人間福報2003.02.22
【本報斗六訊】草嶺崛山歷經九二一大地震後,豐富的貝類化石露出,雲林縣文史工作者陳南榮帶領一批研究化石的學員探勘,認為值得保存,成為大自然的教室,供學生戶外研習,或供專家學者作學術研究。
九二一大地震造成草嶺崛山「走山」的景象令人驚奇,崩塌面積卅餘公頃,因土石鬆動,容易引發土石流,行政院九二一重建推動委員會乃規畫整治,作植樹、種花等綠化復育、水土保持工作。
文史工作者陳南榮對史前文化有深入的研究,且用心為雲林縣博物館催生,經常到山區、溪谷作化石、遺址研究,當他發現崛畓山藏有豐富的化石,數次進入探訪「生命的痕跡」,每次都有收穫,認為是一座寶山。採化石是一門學問,除了理論,還須實際操作,才能真正了解各類化石所代表的義意。
最近有數名跟隨陳南榮研究化石的學員,上過室內課程後,在陳老師帶領下,攜帶鐵鎚和鑿子登上崛山採化石。
「採化石可遇不可求」陳南榮說,專家只知道哪裡可能有哪些化石,但真要找到完美的化石,還是要靠運氣,經一天的採集,七、八名學員都有所獲,主要為貝類(廿多種)、海膽、螃蟹等,它們的年代距今約五百萬年,是造陸運動時,從海底浮現的古生物遺跡,這些化石帶回整理後,將擇日展示成果。
陳南榮說,崛山的化石豐富,但這地區的地層仍不穩定,且植栽復育不久,下大雨或颱風來襲,容易發生土石流等危險事件,天候不佳時,不可登山工作。
雲林草嶺發現可能是鯨魚脊髓骨的化石
(中央社記者葉松菁雲林縣十八日電) 在台灣考古界頗具知名度的台灣雅石文史工作室負責人陳南榮,在九二一大地震後前往雲林草嶺崩塌地探勘,發現許多貝殼化石,最近的挖掘再度發現可能是鯨魚脊髓骨的化石,將待進一步證實。
陳南榮今天表示,從草嶺地區地震後出土許多海洋生物化石,可以證實草嶺地區數百萬年前是在海底的說法,而且可能是一個淺海的潟湖,出土的化石對草嶺的觀光及學術研究非常有幫助。
目前是斗六高中教師的陳南榮指出,鯨魚化石還有其他部位尚未出土,惟恐珍貴化石遭到豪雨沖刷消失,在九月十七日再度邀請台灣採集化石專家薛文吉、王良傑兩人,前往草嶺九二一大地震崩塌地採集化石標本,王良傑在半山腰處發現了第二塊珍貴的鯨魚化石,極可能是脊髓骨。
目前為止,在草嶺已經發現的貝殼化石中,有貝殼類的文蛤、骨螺、西施蛤、橫簾蛤、鶉螺、網狀法螺、錐螺、筍螺、織紋蛤、日月圓鏡蛤、竹檉蛤、有孔蟲等,甲殼類動物螃蟹化石有靜蟹、文吉長臂蟹等,其他還有鯊魚的牙齒與脊椎骨、船蛆、海膽、植物等六十幾種化石,專家們認為,已足以編寫「雲林縣草嶺貝殼化石誌」。(新浪新聞 89/09/18 )
300萬年貝化石 地震出土
〔記者周麗蘭╱草嶺報導〕九二一地震造成雲林縣草嶺發生大規模走山,原在地層內部深藏不露的貝殼化石終因山崩而出土,推估年代遠達三百萬年以上,由於與具五百萬年化石的樟湖貝殼化石區相距約數十公里,而初步採集的化石種類與樟湖貝殼化石十分類似,對於是否同一地層、年代,學者專家表示有待進一步確認。
古坑鄉長謝淑亞在獲知上情後表示,一定會盡力搶救這些見證滄海桑田的寶貝,若有必要的話將親自北上邀請師範大學教授胡忠恆南下規劃。
古坑鄉繼樟湖風景區因地底深藏五百萬年的貝殼化石而名聞遐邇後,九二一地震曾造成廿九人罹難的草嶺堀★山,也被發現有貝類化石出土,且藏量豐富﹔日前草嶺村民搭載遊客參觀大崩山時,發現崩塌的石塊內竟有貝殼化石,仔細搜尋發現腳下俯拾即是。
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也是國內化石專家胡忠恆獲悉後,委託中華民國礦物協會顧問薛文吉,在研究貝殼化石多年的斗六高中老師陳南榮陪同下,上山勘查採集。
薛文吉及陳南榮勘查發現,海拔一千公尺左右的堀★山走山後,隱藏泥岩、砂頁岩的化石大量出土,種類包括鶉螺、橫簾蛤、縱簾蛤、綴殼螺、船蛤、織紋螺、螃蟹、生痕等數十種化石,仍藏於石塊內者,外型算是完整,至於暴露於崩塌地上者,有漸漸風化跡象。此外更發現,連路邊崩塌土石也有螃蟹化石,可見範圍之廣。
陳南榮指出,據中央地質調查所七十二年研究,草嶺地區露出之岩層屬晚中新世至上新世之桂竹林層、錦水頁岩及卓蘭層,推估年代至少距今兩、三百萬年,有待國內化石權威胡忠恆教授親自前來確認,給草嶺貝殼化石揭開身世之謎。
薛文吉、陳南榮認為,雖然化石年代有待儀器做最後確認,但幾可確定草嶺在百萬年前曾處於海底,歷經滄海桑田而深藏不露,又藉著大自然地震爆發力,讓古老歷史重現。(自由電子新聞網 2000/5/23)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