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KER STREET STATION , METROPOLITAN RAILWAY 1893
THE WORLD'S FIRST UNDERGROUND RAILWAY
四條地鐵交會處
Bakerloo Line
Circle Line
Jubilee Line
Metropolitan Line
☆☆London Planetarium
By 1958 the London Planetarium was completed, the first in Britain. It is still one of the largest in the world. Since the planetarium was opened, there have been some changes both to the auditorium and the surrounding spaces. The original marble entrance lobby beneath the dome has undergone several alterations until it's present existence as the finalé of the Spirit of London ride.
☆☆Madame-tussauds
塔索夫人蠟像館開放於1835年,而天文館啟用於1958年。200年來,蠟像館吸引了全世界各地前來的好奇遊客。今日,蠟像館聲望崇隆,而現在的展覽也包含了超過400尊微妙微肖的蠟像。主要展覽區有花園派對、恐怖屋和「倫敦精神」等。
「倫敦精神」是遊客坐在倫敦特有的計程車中經歷時光之旅,快速見聞400年來的倫敦生活。它也是城中最富娛樂性的活動。這裡展示出1666年到1960年之間的倫敦。
塔索夫人在1835年開始製作蠟像,最初是由法國大革命中的著名受難者蠟像開始。她在貝克街成立了展覽館,而她的兒子將這些收藏品移到現址。主要的展覽是「花園派對」(The Garden Party),這裡呈現出許多生動的社會名流。「超級巨星」(Super Stars)專門展至英國娛樂業的巨星模型。「大廳」(Grand Hall)則包含許多皇室、政治人物和世界領袖等的蠟像。
「恐怖屋」(The Chamber of Horror)是最著名的部分。自法國大革命、維多利亞時期的倫敦到20世紀,500年來的罪案之連環殺手都在此重現。世界上最危險和恐怖的罪犯和兇手如可里本醫生(Dr. Crippen),蓋瑞葛里摩(Gary Gilmore),和開膛手傑克等。而世界著名的人物如瓊考林斯、麥可傑克森、美國總統和英國首相等的人像也都在此陳列。
天文館對神秘的星球和太陽系以四十分鐘的演出做了極佳慨述。其互動式太空展示包含了星球的模型、衛星和太空船。 塔索夫人蠟像館和天文館是倫敦的兩個重要景點。每天有超過八千人造訪此地。對孩童特別具有吸引力。
40年來,世界著名的倫敦天文館以在綠色巨蛋圓頂上放映的銀河之旅星球秀吸引遊客。這場旅程是以兩個宇宙展開的互動展覽開始展覽,呈現出微型宇宙。現在有兩個新的展示:「驚奇電子星球II」(Amazing Digistar II),使用世界最先進的投影設備結合多媒體特效呈現出壯麗的影像。宇宙觀光之旅是讓遊客進入一艘太空船,因為鄰近的星球爆炸,他們被迫離開他們的星球,這場旅程經過太陽系,你可以見到許多令人驚奇的太空活動。
位置:
塔索夫人蠟像館和天文館座落於梅爾本街(Maylebone Rd.)。
資料來源:Tuss. P (網址已移除)
杜莎夫人蠟像館
:Baker Street
:Marylebone Road
:(0207) 935 6861
:6月至9月9:00—17:30,10月至5月10:00—17:30
:成人£10,16歲以下£6.5;同時購買天文館費用成人£12.5,16歲以下£8
想同時與英國皇室、詹姆士龐德、達賴喇嘛等名人齊聚一堂嗎?在杜莎夫人蠟像館(Madame Tussaud's)中,各國明星、政要都栩栩如生圍繞在你周圍,堪稱是全世界最具水準的蠟像館之一。
杜莎夫人蠟像館的最大特色除了幾可擬真的蠟像外,就是精心營造出的各種情境,其中以恐怖屋(Chamber of Horrors)最為出名,在陰森灰暗的地牢中展示各種犯罪行為,包括倫敦知名的開膛手傑克。大廳中聚集了所有各國領袖、知名人物以及所有皇室成員,不過戴安娜卻獨自站在一隅,仍然是眾人注目的焦點。進入蠟像館後首先來到花園派對展覽區,可看到許多運動和影視明星蠟像,接著來到蠟像製作工作室,播放製作蠟像的過程錄影片,以及相關模型。杜莎夫人原先是以製作法國大革命的石膏面模,展開她的蠟像製作生涯,多年迄今,杜莎蠟像館的蠟像經常令人真假難分,蠟像館會在遊客出入的地方放置蠟像,常常製造出令人吃驚的有趣效果。
杜莎蠟像館的最後一站「倫敦精神」(The Spirit of London),用樂園電動車的方式介紹倫敦400年來的歷史,以倫敦自鼠疫、大火中浴火重生至今的現代化,來呈現所謂的倫敦精神。杜莎蠟像館較適合青少年年齡層,但也有不少未失赤子之心的成年人前往一遊。
天文館
:Baker Street
:Marylebone Road
:(0207) 935 6861
:6月—8月10:20—17:00,9月—5月,週一至週五12:00—17:00,週末10:20—17:00
:成人£6,16歲以下£4;同時購買杜莎夫人蠟像館費用成人£12.5,16歲以下£8
與杜莎蠟像館比鄰而居的天文館(Planetarium),每小時播放長度約40分鐘的星象奇景,運用電腦影像製作,在天文館的圓頂屋頂上投影展現至今人類所知的天文宇宙知識,解釋各種星象的變換,太陽系與宇宙各星球的關係,相當寓教於樂。
福爾摩斯博物館
:Baker Street
:221b Baker St
:(0207) 935 8866
:9:30—18:00
:成人£5
口叼煙斗,總是帶著一頂獵帽的福爾摩斯,在柯南道爾(Sir Arthur Conan Doyle)筆下成為聞名全球的名偵探,與他的助手華生醫生帶領讀者破案無數。小說中福爾摩斯所居住的地方為貝克街(Baker St)221b號,1990年在這個地點成立了福爾摩斯博物館(Sherlock Holmes Museum),館內的佈置擺設都以小說中提及的情節為佐,更增添福爾摩斯舊居的真實性。
小說中福爾摩斯和華生住在貝克街221b的二樓,前方是他們共用的書房,後端則是福爾摩斯的臥室,書房中陳列許多福爾福斯「道具」,如獵鹿帽、放大鏡、煙斗、煤氣燈等。博物館三樓則呈現不同小說中的知名場景,等福爾摩斯迷來細細比對。
小說中福爾摩斯的房東是韓德森太太(Mrs. Hudson),買票之後博物館給的收據就是一張由韓德森太太出具的住宿證明,相當有趣。事實上,地鐵貝克街站的牆上滿是福爾摩斯側面像瓷磚,一出地鐵站更可看到一位身著福爾摩斯裝的偵探散發名片,博物館對面也有福爾摩斯紀念品店。
攝政公園
攝政公園(Regent's Park)原為皇室獵場,1817至1828年間由約翰納許重新建構,本來設計為攝政王行宮,但後來僅完成部份別墅,但仍成為倫敦最著名的公園之一。攝政公園最活躍的季節在夏季,露天劇場經常舉辦各種音樂戲劇表演,最有名的就是莎翁名劇仲夏夜之夢。
資料來源:MOOK(
http://travel.mook.com.tw/global/Europe/United_Kingdom/London/city_area_4.html)
註:Madame Tussaud's 翻譯的名稱各不相同,我覺得,還是唸英文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