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醒來已經快中午了,再幫那幾位豬女買午餐吃完也都下午了。雖然降雨機率百分之十,但我看天空越來越覺得不準。大頭剛退掉下午的課但很龜毛的不跟我們去,寧可在家閒晃,豬女!我和勇女出發,第一次遇到加油站的員工很貼心幫我蓋油孔!
到了三義意外的接到我們主要的路線,苗130線,在木雕博物館旁。山路的部分其實沒很長,但上下坡都還滿大的。兩邊的數都長的很高,幾呼都快蓋住天空了。但勇女說「遠航有在這邊失事嗎?我有看到紀念碑ㄟ」不禁讓我挫了一下,好險現在是白天。
山路結束後,新聞上說的是很美的梯田,但其實沒有很壯觀,我腦海的印象是像大陸湖南的那長…令我們大驚的是,那一棟棟的豪華別墅!雖然平常在市區也看的到,但就沒有那個FU,還是要有山景搭配才能襯托出來。就連旁邊的鐵皮屋都還仿歐洲建築ㄟ!我老了一定也要來一棟當民宿(如果釣到凱子的話哈)。平原也越走越寬闊,就比較難注意有沒特殊雅緻的建築。
到了一所國中,意外的發現山腳國小就在旁邊了!那四棟充滿日式風情、金城武廣告的場景,就這樣在我們眼前!門窗都關起來,我們只能從木窗外探頭探腦。有一間當作音樂教室,但鋪上巧拼就沒有質感了。可能怕小朋友刮壞地板吧?能在這種教室上課還真幸福,應該對於他們的美感也有加分效果吧!還有老師跑來跟我們說,文宣還沒印好但可以上網看喔!我趁著太陽大的時候趕緊擺POSE請勇女快拍,而她都很ㄍ一ㄥ(裝衿持)不肯入鏡。躺在窗台上,望著藍白的天空,一大享受!
告別了山腳國小我們往市區前進。但是繞了好久找不到老街,問了一個年輕人她才意會出我們要去的地方。雖然她說會有兩根尖尖的我沒看到,還是被我找到了!原來這是「房裡里」,就是房裡老街。最大的合院是蔡家,但週末才開放參觀,可惜。我們沿著老街走,看到一個轉角「土角巷」,走了進去彎曲的小路,喔!這就是報上說的~
我們繞了出來回到那個轉角原本想往下走,旁邊的阿婆就跑過來用台語跟我們說「你們是從哪裡來阿?」「有沒有看那個李家住宅阿?」「就是有兩個圓圓的那個阿!」一問三不知,沒有導遊還真有差!哈!「那個李家是醫生然後給人家招婿~」她還故意裝小聲,像是在講八卦一樣,好熱情好可愛!「還有媽祖廟也可以看一下,那個聽說最近要翻修了啦」我們聽完再走進去一次,在那屋裡面的人,這次換成阿伯,就很大聲的跟我們說「那個李家就進去一直走啦」「阿那個媽祖廟就在轉彎啦」哈哈!也太神了吧?在屋裡面都可以偷聽到阿婆說的,還很熱心的在牆的另端大聲的介紹!這就是最道地的台灣味,不是嗎?
之後我們也參觀完了他們推薦的私房景點,「兩個圓圓的」原來是講一個三合院門口的兩棵樹,的確修的很圓…參觀了好幾個老街,從北埔、湖口到房裡,這個最樸實,有最濃厚的人情味,但缺點就是很多房子都損壞沒有重修。我真的很建議,要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就應該好好利用這些老街。保有古早味的房子,內部也可以有新有舊,就像巴黎一樣。可以是一間走在時尚尖端的設計公司,也可以是間復古的餐廳。古蹟可以活化阿!不要讓他只是一灘死水。等我有錢就開間餐廳然後請那些阿婆當廚師或是當waiter,也把他們在這的歷史紀錄下來。
而且發現老街裡的房子儘管再小,還是要保留一個庭園,種花種樹,這跟都市人連陽台都打掉形成對比。還有應該讓社區達成共識,不要在老街的附近在蓋些過高的建築,檔去了老街的天空也搶去風采、強暴視覺。讓我想起北京那些被拆毀的胡同,還有在紫禁城後面那個外空掉下來的蛋。也讓我想起那孤伶伶的台北承恩門,還有過度商業化的淡水老街,以及將永遠被大巨蛋呼巴掌的松山菸廠。華人對於歷史古蹟還真不重視,好險蘇州請來貝律銘,才不會破畫拙政園的風采。
當我們要回程就開始下起雨,天空看似傍晚但其實才三點半。原本打算去豐原吃清水排骨麵,但怕落湯雞回家,改去勇女到大四才第一次去的勝興車站!但還沒到那我們就被吸引到一家餐廳「哇!好漂亮」我們異口同聲,但我明明記得不是在泰安嗎?餐廳名叫「桃花源」,套餐粉貴,我們只吃的起下午茶,畢竟是風景區不能和一般餐廳比。非假日的關係只有兩桌客人。
餐廳架高應該是避開馬路的視線,讓你望出去看到的是山景,落地窗外是大大的水池,真有FU~餐廳的椅子套上的是普普風的名人頭套,有瑪麗蓮夢露、毛澤東和徐志摩。等雨停了要離開時還提醒我們下個週末有樂團表演。
但到了勝興車站勇女也只能看一眼,天黑了開的店也沒幾家。而且霧氣多到我很想大喊「師~~父~~!你在哪裡~~~~?」自以為雲深不知處。
照片
http://photo.xuite.net/afishlun/1282366
都是阿勇小姐大刀贊助~!
畢竟我沒相機...SAD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