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過有人說,因為移民社會的性格,所以大家對於這個島沒有太多的愛護;也有朋友說儒家思想注重「個人」修養的結果;也有人說是現代社會個人主義的興盛與猖獗,以及台灣目前的社會風氣影響,那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大家那麼的自私?
先從我的班上談起。在台灣設計學系每年都有一次盛大的聯合成果展叫做「新一代」,幾乎所有的大專院校都會參加,像是大拜拜一樣。而場地是在台北世貿,租金則是貴的嚇人,沒有因為學生比較便宜,也還要繳展覽期間的水電費,如果有展覽過的人應該知道我在說什麼。
能不能帶著畢業作品出去展覽通常都要過好幾關,通過老師、教授的篩選。而我們去年的學長姐就有人在出發前被刷下來,那都已經繳的昂貴場地費怎麼辦呢?還有其他的費用像是專刊、場地木工等等的費用要怎麼算呢?由於一開始他們沒有討論到這些細節,所以最後沒得參展的人只有得到幾百塊的慰問金。
而我們班就開始爭論這個問題。有一組已經參加大大小小比賽都拿到獎金的同學,也是畢籌會,跳出來說「這就像你報考研究所一樣阿!總不能叫人家退你錢,只能認賠。」首先考研究所是自由報名,而畢展經費也是從大家以前繳的班費開始累積,這怎能相提並論呢?況且考試是個人的能力,而展覽是最後取決於老師的決定(出國前的班導還放話回來砍人)又怎能歸咎於個人或是團體?
再者以使用者付費的觀點,最後哪些人去展覽不就應該分攤那些錢嗎?除非你願意讓不得展覽作品的人在展場賣雞排!還有,被砍掉的人就已經夠慘了,而且有些人還是個人組,那他連一點點的錢(場地費既使打折歸還也才1~2000元)也拿不到嗎?我該說大家都很有自信可以參加展覽?還是該說大家快畢業了所以根本不想管其他人死活?自己能不虧有賺到就好?大家都會說錢很難賺,只會要其他人認賠,誰甘願那麼傻?況且畢展的基金不會有人浮報嗎?
還有大三下的時候,友系建築系發起抗議學校師資太差的活動。而那天我上系主任的課的時候他說「好險我們沒有參加,你看看他們今年錄取分數掉了多少!」究竟學校老師是「錄取分」的高低重要?還是學生的前途重要?收了優秀的學生進來後再糟蹋他會比較好嗎?
當我上週在敦南誠品遇到剛畢業的學長(當完兵),聽到他說無論是男生或女生工作都超難找,也已經換了好幾份工作,不知道學校如果知道這些事情會有何感想。「那這樣去新一代好像對於找工作也沒用吧?」我問,學長只是笑笑的沒有回答。
在看到學校之外,這個社會上無論是名人或是政客,那個人不是為了自己的或是政黨的利益著想?當農村破產、六年超過一萬六千人自殺、多少鄉村小學裁廢、卡債壓死多少人、移工被逼起暴動、畢業等於失業、財富差距擴大…等等的社會萬象,滿腹的民怨使公民走上街頭,但卻沒有看到一個真的是為大家著想的跳出來。保皇黨說因為呂秀蓮上台會分不到一杯羹,大夜班的宋先生是為了選市長,在野的立委也只是想爭取曝光因為明年選舉,馬先生把群眾抬走也等著2008,施先生則說訴求不能太多會模糊焦點也不知道他有沒有看到更多生民塗炭,只知道群眾被抬走時他消失後一句道歉,宗教領袖說他不干政,李作家說「這些人夠了!」
這就是很可笑的民主!當人民都死光跑光了還主個屁阿!你們這些人不就是為了自己明哲保身嗎?你有看到其他人的處境嗎?幹!
這就是台灣人的自私自利!無論是全國上下瀰漫的就是這種風氣,「自私」以外還有什麼?難道所謂的「平等」就只能出現在歐洲嗎?人們連一點點的「同理心」也沒有?會願意捐錢關心上電視的弱勢,但如果關愛之家搬進來不知道誰會同意?當我講起「社會主義」大家還只是聯想到共產黨,對於這個已經快崩盤的社會大家有關心嗎?人吃人,踩著別人往上爬,這是台灣最佳寫照!至於天下為公嗎?吃屎吧!
要倒的、要革命的不只是一個人,而是整個變態的社會!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