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一段可以讓人感動的故事,和寫一千首可以讓人回憶的歌,需要多少時間?如果一首歌,是一個故事,一個年代,也許悲傷,也許嘆息,也許是回味後的微笑,一如一杯咖啡的香息。去看舞台劇之前,其實我沒有多想些什麼,只是回程的時候恍然頓悟,一首歌可以被繼續傳唱下去是因為他牽動了人們心中深處的感動,因此既使時間會磨蝕人們的記憶,空間會阻隔人們內心的情感,但是聽一首好歌,在當時的感動卻會在回憶中成為瞬間的永恆。也許是聽見心靈的山谷振顫的回音,也許只是偶然滴落池塘的淚,成為陣陣漣漪,又或許只是雲輕輕,風淡淡,一陣迎面來的櫻花雨,一陣耳際過的蟲鳥鳴。
而在這個舞台劇中用季節來劃分,也穿插了兩位故事背景的旁白,也就是網友貓和站長羊這兩個角色,而不同與一般的旁白,他們同時也是演員和敘事者,他們用從現代回溯過去的討論和陳述,形成另一種鏡框式的時空美感,也就是今昔呼應和感召的情懷,同時也將當時的時空背景融入一般民眾的生活圈,引領觀眾更容易進入當時的情境。而春夏秋冬的分場是否隱喻著詞人的生命和她的故事轉折?我想這只有劇作家汪其楣知道了吧!只可惜,沒機會訪問她,做為一位女性,書寫女性的心情如何。光只有書中短短的序文,我想是難盡其情。如果能夠用紀錄片的方式紀錄排演經過和幕後花絮和訪談演員編導等,這場演出就不會只被設定為舞台劇,而是更多元而完美的藝術。此外,藉由紀錄片也可以有新的回憶被建構,新的創作被創發。更可以藉由發行,推介舞台藝術的美與感動。
在慎芝的故事中,穿插了許多閃亮的星光,她筆下的歌曲因為這些星星發光,而星星因為她的歌曲閃耀。在舞台劇中的歌舞穿插相當流暢和明快,情境的安排也表現了人物對話的豐富性。從人物所使用的各種語言和南腔北調,表現台灣當時的時空背景,和演藝圈內的人才來自各方。而合唱的音樂性相當高,雖然沒有指揮,但是群星的默契相當一致,卻各有千秋。舞蹈的部分重現了上海的百樂門的繁華。就劇場和舞台設計以及燈光音響設備來說,歌未央找到了好劇場,也得感謝幕後那些無名的英雄(雌)。劇場的升降帷幕除了做出空間效果,也幫助觀眾看到唱詞,而舞台的燈光師把氣氛營造的相當合宜,賓主分明,卻又保留給觀眾選擇目光投射焦點的空間,賦予整齣戲美好的想像。音響設備相當不錯,雜訊低,所以演員可以唱演俱佳,淋漓盡致的演出。當戲劇的主要元素都能夠達到水平,戲劇的演出也相對有可看性。但是,戲劇本身是否感動觀眾,端視觀眾與台上表演者的互動如何,所以如何將觀賞與演出者之間的藩籬撤除?靠的就是現場的氛圍掌控。也就是每一次演出者表演時他要如何讓觀眾感同身受融入她的角色,感覺心中的悲喜,因此,我覺的獨白和背景音樂很關鍵。獨白有時可以透過演出者現場演出,有時可以預錄播放,由表演者演出肢體動作。通常以後者為佳。而這次的表演顯然比重放在歌舞的部分,呈現的是外在的表演,而不是內心的感受,所以儘管舞台效果相當不錯,服裝也很華麗,卻少了一點感動。有時候,最素樸的反而最能夠感動人。太多華麗的修飾,反而沒有平凡的感動。
在整齣舞台劇中,氣氛最令我感動的是秋天,許景純所演唱的〈玫瑰人生〉:
「該你在多少前世,如何還得起,這許多衷曲,這許多愁緒,為了償還你,化作紅豔玫瑰,多刺且多情,開在荊棘裡。這樣的歌詞,寫的是愛情,還是親情?是母親的痛,還是兒女的的苦。」
劉墉曾寫:「女兒是父親前世的情人」,那麼,我想兒子也是母親前世的情人,否則就不會有伊底帕斯的故事。在這一段,慎芝失去了愛子后希,我想,有什麼比西河之痛更讓人難以平復?若不是懷胎的骨中之骨,肉中之肉,若不是當初陪著孩子一步一腳印的成長,看著他從搖籃裡的天使,到成為大人,怎會知道那份為母的悽楚?有時候想著,我自己的父母親也很辛苦,他們給我的愛,我要怎麼還?我千萬不能讓他們白髮人送黑髮人,所以沒有什麼比愛惜自己生命,努力的活著更重要的。也許,我們不像那些天空中美麗璀璨的星星,但是看看地面上那些萬家燈火,不也是一種平凡的美,每家每戶,都有那麼一盞溫暖的光,雖然不能和日月爭輝,卻充滿了平凡真實的愛。如果生命是一首短歌,我希望他是平凡卻動人的歌,能撫慰我心的歌。如果愛是光,我希望愛是家裡餐桌上暈黃柔美的燈光。為我的人生,輕歌,我的歌,未央。為我的愛,輕歌,歌未央,是未央歌?我寫了一首歌詞,為誰人寫?問誰人方知。
歌未央
數一數天上的星星,想問哪一顆是守護你的星?
聽一聽你溫柔聲音,想問哪一句是發自你的心?
歌唱的好輕,好柔,話說的越來越飄忽。
你可聽見有顆心為你不安和悸動?
清清的風,白白的月
點點的螢光,花花的扇
曾經你問我哪一顆星是我?
我說我若擅長以文采織夢,
你可願意為我以筆墨耕種?
躺在草皮上的我們一個時年及笄,一個文甫弱冠。
你微微笑著卻不答,我只能像孩子一樣背過身開始亂拔草。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