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看了「龍應台當官」一書,提及龍應台在成為母親後的一個心情。
她認為自己當了媽媽後,真的認為世上只有兩種人:好人和壞人。
標準是喜愛小孩與否。
當下小郭認為自己是壞人那一邊。
當然,我不儘同意龍應台的判準。也有自己的想法。
直到讀了下面這篇文章後,小郭隱隱發現自己想說的話是這樣的:
世上真的只有兩種人:關心自己父母或長輩(不是連宋陣營的那一種長輩)的好人,和另外一種人。
覺得人要去喜愛一個幼小的孩童,想去關愛他,其實是一件發自內心、天性的事。
不用多說,鮮少人不愛親近小孩的。
相反的,去關愛自己年邁已然衰老的長輩,卻是我們直覺和天性無法辦到的事。也許很多的生物學家可以從演化或性擇的觀點來詮釋這件事。
例如,為存續繁衍,我們的基因造就了我們大部分人容易接受一張稚嫩的臉龐,往往人們會大喊「好可愛唷」。而不會將目光和關注放在我們的長輩身上。
但幸好我們是人類,我們的文明積累使我們有機會超脫某部分的生物性,克服直覺、克服天性,讓我們知道長輩會被歲月削弱,他們的體力、智力會慢慢地縮小成小孩、或該說回復為小孩呢?
而我這麼認為:一個社會的文明正是如此得以呈現,一個敬老的社會不會是忽略小孩權益的社會、也不可能是一個不值得你我仔細看顧的社群。
文明不應該只是憑靠人類的生物性、直覺和天性來維繫,還必然涵括這樣的克制和超越。
有一次張小燕訪問蔡康永,問及了他父親過世後,他的感受。記得蔡康永是這麼回覆的:我鬆了一口氣,因為不用再那麼提心吊膽。從小我就在老人堆裡生活,早已習慣了照料老人,也習慣了留心周遭老人家的一舉一動和需求。在我心裡,老人家是這麼脆弱而需要照顧,而我們的社會基本上是為年輕人而存在的社會,所以一般人即便和老人家相處,大概也容易忽略他們的存在,因此,我就更傾向時時刻刻留意我周遭的老人了。
難怪,蔡康永會鬆了一口氣。
在這點,我也有同感。
所以現在雖然搬出來住了,但三不五時總會找一些理由回家看看爸媽。
話說回來,對老人家的擔憂也許是我們基因中的一部分吧!
註:2004年1月9日 上午 01:29 寫。
--------------------------------
你留意過自己的父母嗎?
如果你在一個平凡的家庭長大
如果你的父母還健在
不管你有沒有和他們同住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媽媽的廚房不再像以前那麼乾淨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家中的碗筷好像沒洗乾淨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母親的鍋子不再雪亮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親的花草樹木已漸荒廢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家中的地板衣櫃經常沾滿灰塵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母親煮的菜太鹹太難吃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母經常忘記關瓦斯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老父老母的一些習慣不再是習慣時,
就像他們不再想要天天洗澡時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母不再愛吃青脆的蔬果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母愛吃煮得爛爛的菜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母喜歡吃稀飯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他們過馬路行動反應都慢了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在吃飯時間他們老是咳個不停
千萬別誤以為他們感冒或著涼,(那是吞嚥神經老化的現象)
如果有一天,你發覺他們不再愛出門…
如果有這麼一天
我要告訴你,你要警覺父母真的已經老了
器官已經退化到需要別人照料了
如果你不能照料,請你替他們找人照料
並請你請你千萬千萬要常常探望
不要讓他們覺得被遺棄了
每個人都會老
父母比我們先老
我們要用角色互換的心情去照料他
才會有耐心、才不會有怨言
當父母不能料理自己的時候,為人子女要警覺,
他們可能會大小便失禁、可能會很多事都做不好,
如果房間有異味,可能他們自己也聞不到,
請不要嫌他髒或嫌他臭,為人子女的只能幫他清理,
並請維持他們的『自尊心』。
當他們不再愛洗澡時,
請抽空定期幫他們洗身體,
因為縱使他們自己洗也可能洗不乾淨。
當我們在享受食物的時候,
請替他們準備一份大小適當、容易咀嚼的一小碗,
因為他們不愛吃可能是牙齒咬不動了。
從我們出生開始,
餵奶換尿布、生病的不眠不休照料、
教我們生活基本能力、供給讀書、吃喝玩樂和補習,
關心和行動永遠都不停歇。
如果有一天,
他們真的動不了了,
角色互換不也是應該的嗎?
為人子女者要切記,
看父母就是看自己的未來,
孝順要及時。
如果有一天,
你像他們一樣老時,你希望怎麼過?
現在的你,
是在當單身寄生蟲、還是已婚雙料或多料寄生蟲?
你留意過自己的父母嗎?
--
火星、金星的春天究竟是什麼樣子呢?村上龍,《你根本不懂愛》。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