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2軍訓期中考題庫(電通一乙、資工一甲、建古一甲、流設一乙、視傳一乙)
1.1990年伊拉克為何入侵科威特?
A:1.經濟因素:兩伊戰爭使伊拉克欠下800億美元外債,戰後重建需款3000億,但伊拉克原油出口不敷使用,盼科威特放棄追討戰爭貸款並賠償損失,但外交協商無效。若佔領科威特可控制大量石油蘊藏,改善伊拉克經濟危機。
2.歷史與領土因素:讫伊拉克以鄂圖曼帝國繼承者自居,而帝國時期科威特隸屬於伊拉克。岂伊拉克海岸線太短,影響原油出口,佔領科威特可取得500公里海岸線,並獲得海軍基地與商港,增加對波斯灣的控制與原油輸出能力
3.政治因素:讫海珊不滿科威特勾結西方及猶太勢力打擊伊拉克,軍事行動打擊阿拉伯叛徒具合理性,且能塑造伊拉克在阿拉伯世界的領導地位。岂研判西方除實施外交、經濟制裁外,難有實際作為。
2. 第一次波斯灣戰爭發生原因為何? A:伊拉克吞併科威特
3.第一次波斯灣戰爭中聯軍在沙烏地阿拉伯的集結行動分為兩階段,代號及其意義各為何?
A:沙漠之盾:聯軍增兵防衛沙烏地阿拉伯;沙漠風暴:聯軍展開攻擊伊拉克軍事行動。
4. 第一次波斯灣戰爭中伊拉克反擊聯軍攻擊最有利的武器為何? A:飛毛腿飛彈。
5. 第一次波斯灣戰爭中聯軍反制伊拉克彈道飛彈的利器為何? A:愛國者飛彈。
6. 第一次波斯灣戰爭中聯軍空中轟炸之重點目標有哪些?
A:總統府、國防部等行政中樞、軍事目標:指揮管制中心、通信中心、防空系統、空軍基地、軍隊營區、生化武器生產與儲存設施。補給網路:倉庫、運輸中心、道路橋樑與鐵路。油電工業設施:煉油廠、電力系統及支援作戰的工業設施。
7.美國發動第二次波斯灣戰爭的理由為何? A:伊拉克研發、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
8.美國執意發動二次波斯灣戰爭,國際輿論的質疑為何?
A:美國是為了掌握伊拉克龐大的石油蘊藏才編織藉口,發動對伊拉克戰爭。
9.何謂斬首行動?
A:在發動軍事攻擊的第一時間內,攻擊敵方領導階層使其喪命,造成敵方指揮體系混亂,瓦解敵方抵抗意志。
*10.第二次波斯灣戰爭時美國無法獲得聯合國之支持,故僅有少數國家派兵參戰,支持美國行動的派兵參戰的有哪些國家? A:英國、澳洲、加拿大
11.何謂轟雷進擊戰術?
A:結合對敵方指揮中書的斬首行動與壓倒性地面武力的高速突進,使敵軍在短時間內陷入孤立而迅速瓦解。
12.何謂不對稱戰爭?
A:簡單地說就是實力相差懸殊的戰爭。
13.恐怖組織有哪些類型
A:民族主義型、宗教極端主義型、極右派意識型、極左派意識型。
14.恐怖組織最常用的恐怖攻擊手段為何? A:炸彈攻擊
*15.伊拉克境內回教主要的宗派有哪些? A:代葉派、遜尼派、庫德派
16.簡述伊拉克目前的狀況。
A:1.反美與宗派暴力充斥、陷入了內戰2.新政府雖已成立,對於國內的亂象束手無策,仍賴美國協助穩定局勢3.英美駐軍頻遭攻擊,傷亡慘重,陷入泥淖。
17.國共戰爭對中國及世界歷史產生哪些影響?
A:對中國之影響:1.導致中國分裂,在海峽兩岸分裂分治2.引發了台灣目前統獨爭議問題3.如果兩岸未分裂,中國早已成為世界強國對世界的影響:1.確立了自由與獨裁之長期對抗2.導致民主與共產陣營40年的冷戰對立
18.國民黨與共產黨對於國家改革手段的主張有何差異?
A:國民黨:以中國固有的傳統道德與價值觀為主軸,也就是在不激烈破壞現狀的基礎上,循序漸進,逐步改革。
共產黨:主張從農村出發,以武裝革命推翻一切舊有的秩序與制度,並對土地財富與社會階級進行重新分配。
19.為何西安事變是早期國共鬥爭的重大轉捩點?
A:民國23年底,中共在國民政府5次圍剿後,逃出贛南根據地,歷經二萬五千里長征,逃竄至陜西延安,國軍對共軍仍然持續圍剿。民國25年12月西安事變發生,最後蔣介石雖被釋放,但國民政府「先安內後攘外」之政策鬆動,使中共獲得喘息機會,並藉由與國民黨共同抗日,逐漸壯大。
*20.對日抗戰前,國內輿論對「先安內後攘外」、「先攘外在安內」有相當多的爭論,說說你的看法,並說明理由。A:略,請自由發揮,敘述己見。
21.人民革命戰爭的三大基本戰略路線為何?
A:黨的建設、統一戰線、武裝鬥爭
22.何謂統一戰線?
A:聯合次要敵人,拉攏中立份子與派系,孤立和打擊主要敵人,並竭力分化敵人,削弱其力量。
23.人民革命戰爭的進程有哪三階段?
A:第一階段:建立地下組織從事地下活動、第二階段:轉換優劣形勢、第三階段:決定性軍事攻勢。
*24.世紀的戰爭是以高科技與資訊為主的形式,你認為人民革命戰爭還有實行和成功的條件嗎? A:略,請自由發揮,敘述己見。
25.抗戰勝利後,東北共軍為何實力暴增?
A:接收了蘇聯扣押的日本關東軍60萬部隊的武器裝備。
文章定位:
人氣(447) | 回應(0)|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