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10-08 13:03:55| 人氣6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金枝慾孽》亂彈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乘著潮流,也來趁一趁墟,對最近的熱門話題──電視劇《金枝慾孽》的結局大發妄語一番。在此先作聲明,在下實則只看過該劇的最後兩集,若此文中有何對劇中人物的歪曲及誤解,相煩各位忠實擁躉恕罪則個,在下感激。

  接觸該劇以前,已有好些朋友推介我看這套劇集,說這是一套很精彩的政治鬥爭片。但在看過一集以後,我感到有點被騙了,這分明就是一套愛情悲劇。在看結局時,我已很自然地由其而聯想到莎翁的《羅密歐與茱麗葉》了。

  看完結局,認為最大的幸運兒是玉瑩小主,雖說鬥爭,她失敗了;醜事,被揭穿了。然而我們的孫大人始終鐘情於她,甘為其死,於是最後一起來個鴛鴦浴火。“互相擁抱在一起,燒成焦炭,肢體相連”。既然人世無處容身,便不妨從容就義。何況既有愛郎相伴,又可得保家族名聲,百事無憾,可謂死得其所矣。如妃娘娘的弔唁深中肯紊:“是嘔心?還是為有情人能夠同生共死而值得開心?”玉瑩小主貫徹原則,她始終沒有輸。她是最大的贏家。

  令我嘆息的是如妃娘娘。她想要的,一樣也沒有;她討厭的,還是原封不動地放在面前。她所響往的自由天地,她得不到;她所鐘愛的男人,她也得不到;她厭惡勾心鬥角的宮闈生活,卻要每天繼續下去,即使她得到最後勝利又如何,也只不過如劇中某人所說的:不過是得到一個自己不喜歡的男人罷了。但她的存在卻是必要。沒有她應付皇后,爾淳小主在那滿山小黃花的鄉村中不會有閑靜的生活,而玉瑩,孫大人,安貴人等人的親朋戚友恐怕也要遭殃了。如妃娘娘在劇終時說道:“要走,慶幸是你心中有愛。要留,只怪我心中仍然有恨。”真的是恨乎?非也非也。如妃的留下是自願的,當中除了大片無奈,還有她對孔大人及安貴人眷顧的愛。

  印象最深刻的是孫大人的老父推測到兒子之死時的哀痛。野外荒林中,一位老人因得知兒子以死而痛哭流涕,無助地跪了下來,想到白頭人送黑頭人,此情此景,試問孰能不起惻忍之心?

  談談劇中的政治元素給我的感覺(我沒看到,純粹憑感覺推測而言之而已)。就只一個短短的嘉慶年間,在這禁城之內,已能發生那麼驚心動魄的鬥爭(當然這只是虛構的電視劇情,但真正的歷史又能比這好得多少?),想這紫禁城乃明清兩代帝王宮所,倘若每朝帝王在位時後宮均經歷過這種腥風血雨的日子,這紫禁城的戾氣真是有夠重的了。再看我們現今逐步走向全球一體化的社會,不論官場、商場、國與國之間、甚至辦公室的小職員之間也會為一己目標而勾心鬥角,又或對著當權者阿諛奉承,馬屁十足,為著功名利祿而不擇手段。我們的社會就像成了紫禁城一樣,更甚的是,沒有紅墻外的自由天地,只有滿天歌功頌德的媚詞弄得烏煙瘴氣,我們無路可逃,只能在這大染缸中打滾一世。要圖攀上高位,享受功名利祿的耀眼金光麼?我自問沒這種野心,那不認為自己是這塊料。要隨波逐流,攀附權貴以得一己富貴麼?我想“做狗”不會是現今大部分年青人的理想吧?或許還會有人想到要遠離污濁,保持一己之清白。但除了真正避世的“隱士”,我不認為還有其他人能完全不受社會壓力影響,當你的一舉一動還是呈現於別人眼中時,要獨善其身其實並非想像中那麼容易。

  還是那老調子,人生就是一場沒有勝利的賭博。輸,是必然的了。所謂的理想、目標,不過是如何去延遲自己清盤的時間,或是如何使自己輸得光采,輸得無憾的想法而已。

台長: 奉孝
人氣(6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