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有一個朋友失戀,而樓下車行老闆陪著他買醉,其實也不能用買醉的字眼,就是陪他喝喝酒(應該不是我帶賽吧)。
老闆是個非常好客的人,但是有一點我還滿不認同的,就是幾杯黃湯下肚就會開始碎碎念,但是我知道他的意識是清醒的,他的酒量沒那麼差。
不過那天因為有人失戀,我運動回來也在下面跟他們聊天,就對我有滿多不認同的,但必須藉由喝酒才要說,所以我覺得他根本就行醉意不醉,覺得我在處世不OK。
可是我卻想要為自己平反,我覺得我不過就是不喜歡喝酒,也每次都溜掉,因為真的很討厭一群裝醉的人將話一直重複的一說再說。但他真的好像覺得我不愛喝他很不爽,好像不給他面子一樣,所以他對我有所微詞,說我要會應酬,這樣才容易成功之類的.......
每個人對交朋友的界定都不一樣,他把他自己的喜好興趣去套用在別人的身上,難道就一定要喝的爛醉才叫交朋友嗎???
我個人到不覺得,每個人的興趣都不一樣,出了社會接觸到多方面的思想,漸漸明白這世間的一切,皆由不同價值觀的衝突與平衡而構築得來的。
在很久以前,我曾評論過主觀跟客觀,好像是在雅典奧運的時候寫的,但是隨著年齡跟經驗的累積,我可以在對主觀意識跟客觀意識在作更多的延伸。
每個人都生長在不同的環境,接觸不同的人,經由許多自身的體驗,而漸漸的去發展出一套符合自己的準則,我覺得可以統稱叫歷練或是經驗。
然後對許多的事情有不同的看法跟見解,這時我們可以稱為是一個主觀,由自己的經驗去評論分析許多的問題事物,就是一種主觀意識的表現。
我們常常在生活上會去面臨到評論的問題,像是朋友來找我們評評理,然後我們會根據自己的經驗或是思考過的想法去幫他做的解答,勝利的一方總是覺得妳真是”客觀”,失敗的一方,也許心中不是滋味,但是會覺得是我們太主觀了,他本身並無什麼對錯。
有什麼是客觀的???? 其實我們在做任何的評論都由我們自身的想法來去評斷,也就是我的主觀意識去套用在別人的身上,這樣的問題換作是我該怎麼處理。
認同你的看法就說你公正你很客觀,不認同的就說你很主觀,反正道理是講給聽的懂得人聽的。
這其中有無對錯,誰知曉﹖於我看來,沒有永恆的對錯,只有常變的好壞。
我們常常聽到”世事無絕對”,我也認同沒有絕對只有相對,在佛家來說相對是一種因果。
簡單的例子就是:你會烙賽(果)因為你暴飲暴食或食物不乾淨(因)。
我們被甩了這是果,是因為我忽略他或是有其他的外力介入了我們這是因。
常常有許多的長輩每次都跟我們說,你懂什麼,然後去限制我們不能做這個不能做那個,甚至有些時候會去幫我們做出決定,就說聽我的準沒錯,不信你可以試試看,這也是他們用他自己的主觀去套用在我們的身上,之後由我們去承擔這樣的後果,他們決定了答案,我們卻要承擔負面的後果。
隨著時代環境的變遷,加上資訊的蓬勃發展,很多的年輕人在很早的時期都有自己的一套想法,這是符合他們世代的邏輯思考,我們卻喜歡用我們世代的邏輯去評論他們的邏輯。
好比太極者無極而生,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這些其實都是相對的,這個世界上沒有所謂的"絕對"只有"相對",一個人可以是面惡心善,當然也可以是人面獸心,誰說長的面目可憎就是壞人,長的斯文就是好人,所以世界沒有絕對,也可以回到因果論。
回到正題,常常我們會很去介意別人對我們的看法,我的髮型好不好看,我的穿著時不時尚流不流行,甚至我跟他合不合適,我喜歡他會不會拒絕,然後開始自找麻煩想東想西,自己讓自己受傷,年齡有沒有關係,身高有沒有關係,距離有沒有關係??? 一切都是自己太在意別人的主觀而庸人自擾。
一個藝術家跟創作者的作品,時常接受到大家的評論,一個宗教也時常需要接受大家的檢驗。
「世上一切的衝突,全因人們對觀念的執著而引起。」不知道是誰說的,但是講的十分貼切,就是執著。
執著也是一種觀念,但是否能夠試著去愛愛自己,不要在在意別人的想法或看法,只要你覺得是對的事,你就自在的去表現,反正不一許多人會認同,但自我的肯定也是很重要的,不是嗎?
我愛自己一點,反正自由的定義:就是以不妨礙他人的自由為自由。
只要我喜歡,不妨礙到你有什麼不可以。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