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6-20 18:04:00| 人氣1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圓月映花都----總在開始的時候,結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常常在想怎麼樣的人會出軌和劈腿,而他們又是由於什麼緣故而出軌,出軌難道就是十分obscene+ profane的事情嗎?你不知道你在什麼時候會遇到屬於你生命中的「那個人」,在今日這個時點有著一個人一直陪伴的你,你愛他珍惜他同時視他為一生至寶,也感激他對你的呵護和陪伴,但有天他愛上了另一個更適合自己的人,那個「被拉扯成三角形的心型」,在某種意味上,是不是也成了愛情神話中一尖端鋒利的暗器,未知何時?由誰?在戀人聯集的心上劃下第一刀,但是誰又能絕決地將自己和第三者的角色,像小學時代那樣,用一條在桌面上的粗白粉筆線簡易地區隔開來;片中的露易絲一再和自己的男朋友雷米說也許自己不是最適合他的人,而他有一天會遇到比自己更適合他的人,同時鼓勵他和其他的女人多認識、一同出遊,不忍心傷害別人,但最後她卻傷了自己的心。那個外來者有錯嗎?露易絲、雷米有錯嗎?霍桑紅字裡頭的三人行,誰才為外來介入者?在生命的當口,現在珍惜擁有的人事物在下一秒又會轉化成何種面貌?張愛玲說:「在時間有涯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誰又能預知所謂的「那一步」又會發生在哪一個當下呢?如果沒有,那誰又該扛下背叛愛情的罪名呢?雖然無可厚非地無法不考量道德意識的涉入,但在愛情那條道路上,也許並沒有絕對的對錯。

整部電影最令我眼睛為之一亮之處即是,露易絲和宴會陌生男子交媾後,帶著迷離的眼神癡坐在咖啡館的一隅,繼而開啟她和兒童插畫家的對話,插畫家給她看一張紙,上頭大概有兩個圖,詢問她選擇哪一個,她則反問他為何要這樣問,他告訴她,他的圖是用來引孩子入睡的,同時也給孩子一個入夢的可能;但露易絲卻開始說自己睡不著,插畫家卻告訴他因為昨夜是滿月「昨天晚上誰也沒睡,即使是上了床的人」,同時,宣稱她為「道地的巴黎人」,似乎暗示她無法在周遭環境氛圍的投射中發覺自己的處境,圓月時,人們通常難以入睡,圓月帶給人一種團圓的想望,同時也是暗夜中的指南針,但是指向何方?指出了什麼?事實?看清楚!大圓月亮的凝視,猶如另一個凝視者(gazer),一個巨大的發光體,悄然無聲地觀照著芸芸眾生但同時像是一面明鏡,花都巴黎的浪漫自由氣氛使人陶醉、目眩神迷,唯有在滿月月暈的映照之下,一切底層的真實、假面的幻夢才實質地顯影,也讓露易絲拾回自己原初的心緒。此外,這個轉折點不僅僅帶出了露易絲心中的矛盾掙扎悔恨,甚或回應了片頭那句法國的古老諺語「擁有兩個女人的男人會失去靈魂,擁有兩個家的人會失去理性。」,令我不禁想問那擁有兩個以上的男人的女人和擁有兩個以上女人的男人,他們的精神生活和實質生活又是怎樣的一個樣態呢?似乎不自覺地就會陷落到A或B的兩難選擇困境,該回巴黎市中心的我家還是該回市郊的你家?該和你在家做甜蜜小倆口還是該和朋友出外恣意狂歡?甚至是該選這張還是那張作為兒童繪本的插畫?露易絲追求自由和愛情並存,希望在愛情的保護傘之下,能保有自己的空間和隱私;留有獨處的時間和自己好好相處,也意欲保有和其他男人繾綣尋歡的自由,露易絲和雷米所要求的相處模式為「我允許你的自由,但我要你也允諾我的」,這樣的前提反而衍生出另一種混戰,因為想要滿足自己的慾望而提出的妥協,和心裡真實的想法相違背,雖無意擺弄唱高調的愛情,但到最後不僅僅是兩者不可得兼,而反成了自己愛情和自由意念下的俘虜,這也許是她自己所始料未得吧。

侯麥的敘事基調似乎總是十分地徐緩,劇情高低潮很少,總得要在人物字裡行間的對話和建構好的圖像中去尋找、去理解他想述說的故事,所以在一開始時往往使人感到沈悶,但到故事結尾處往往有令人恍然大悟的驚喜。一開始,片頭的鏡頭照著一個街口慢慢的往右帶,帶出了一棟有個故事的屋子,有一對戀人生活在其中,但隨著情節的發展,不同的人物進進出出這幢屋子,故事的主人翁每次進出心境、態度、作為,都有另一次的承轉;結局揭曉時,鏡頭跟著露易絲的離開而移動,最後,定格在她隻身無奈地向前方走去消失的那個街口,那個愛情孳長蔓延的地方,也許,愛情總在開始的地方結束,沒有什麼道理也沒有什麼絕對性,一如葉落風起,何時起風?何時落葉?沒有人能有答案,唯一能預想的只是終究都會停歇的。

台長: ܤ ---Cow
人氣(1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