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高樂將軍(Charles André Joseph Marie de Gaulle,1890-1970),二戰之前因主張集中運用裝甲及航空兵力,而為世人所知;二戰時,擔任裝甲部隊的指揮官,並成為自由法國(FREE FRENCH, 法國流亡政府)的領袖。隨著1944年法國逐步收復失土,他成為政府領導者,重新建設法國;之後成為第五共和的創建者,其政治思想至今仍影響後繼的政府領導者(戴高樂主義,GAULLISM)。
出生於一個保守的天主教家庭,在PARIS成長與求學(畢業於STANISLAS學院);父親的家族是諾曼弟/勃艮第(法國北部)的貴族遠親,母親的家族則是經營地方性的大企業,具部份愛爾蘭血統。僅管家族有其傳統的一面,但在他一生的際遇中,常扮演幫助、鼓勵的角色。
(1912-1940)軍事生涯
少年時的戴高樂,在Saint-Cyr 軍事學校就讀四年,於1912年畢業,加入步兵單位服役;一戰時的戴高樂(1916年)曾身受重傷被德軍俘獲。戰爭結束後,在魏剛(Maxime Weygand)及貝當將軍( Philippe Pétain)手下服務。1919年,波蘇戰爭爆發(Polish-Soviet War,1919-1921),自願加入援助波蘭的法軍行伍,並取得不錯的戰績,獲得波蘭最高的軍事勳章(Virtuti Militari)。
波蘇戰爭後,原本升至指揮官的戴高樂,可以派駐至波蘭服務,然他選擇回國服務,任教於軍事學校;其軍事理論深受波蘇戰爭經驗影響—使用坦克、快速打擊戰術與有限的壕溝攻防。在”陸軍的未來”一書中,主張創設獨立的裝甲兵團,與其有類似主張的有:英國的富勒( J.F.C. Fuller) , 德國的古德林(Heinz Guderian), 俄國的圖哈克夫斯基(Mikhail Tukhachevsky),波蘭的賽柯斯基將軍(Władysław Sikorski)。他的軍事見解被許多法國軍官排斥,含他的恩師---貝當元帥。
二戰爆發時,戴高樂於德軍突破色當(Sedan)後,以上校階級指揮第四裝甲師;1940年5月17日,擊敗德軍裝甲部隊於Montcornet(只靠200輛戰車,在缺乏空中支援下達成),然對扭轉大局助益有限;5月28日,率領裝甲部隊擊退德軍部隊於Caumont。法國總理雷諾(Paul Reynaud)因其戰績,任命其為將軍抵抗德國入侵;6月6日指派戴高樂為密使,與英國進行軍事協調。
當他自英國搭機,於6月16日下午返回波爾多時,聽到貝當接任總理,並打算與德國談和的消息;他做了人生中的最重大決定:拒絕法國合法政府的投降聲明,繼續與德國對抗到底。6月17日早晨,帶著雷諾在前晚給與的秘密基金---100,000金法郎,離開波爾多,與下午飛抵倫敦。
(1940-1945) 自由法軍
在6月18日傍晚,戴高樂透過BBC在倫敦向全法人民廣播演說;聲明”法國並未輸了整場戰爭”。雖然此項廣播演說只有少數法國民眾得知,但隔日在法國東南部報紙刊登出來(尚未被德軍佔領);BBC也重複播送內容達數日之久,首次演說後,連續數晚,戴高樂繼續向法國人民發表演說,重申抵抗到底的決心。
戴高樂在倫敦發起”自由法國”運動,儘管當時英/美都承認維琪政府(VICHY),邱吉爾仍給予其支持;在1943年,將自由法國總部搬到阿爾及爾(阿爾及利亞,當時還是法國殖民地)。在”大君主作戰”(OPERATION OVERLORD)後,法國開始收復失土時,很快地建立起在自由法軍中的權威地位;當他回到巴黎時,將辦公室設於戰時政府中,宣布續行第三共和憲法,廢除維琪政府時代法令。
(1945-1970,二戰結束後)
戰後,於1944年擔任共和國總統,但因不滿政黨間爭鬥與第四共和憲法(他認為賦與國會太多權力),於1946年1月20日辭職。1958年第四共和因阿爾及利亞獨立瀕臨瓦解,於1958年6月1日擔任總理,被授與6個月的國家”重整計畫”的緊急權限。同年12月,再度當選總統,任內除了提倡法國獨立的核武地位(英國是附屬於美國之下)、推動法德合作與催生”歐洲邦聯”的概念(形成今日的歐盟)為其建樹。逝世後,葬禮於Colombey舉行,沒有邀請任何政要到場,儀式簡樸隆重;為籌措葬禮,甚至需賣掉他生前在Boisserie的住處(後來被基金會買下,成立戴高樂博物館)。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