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photox.pchome.com.tw/s07/910618/110/125120335589/)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
![](https://photox.pchome.com.tw/s07/910618/91/125120311227/)
有人將七夕等同於情人節,其實它與西方情人節有所不同。
西方情人節來2/14(典故之一 )源自古羅馬,
修士瓦倫丁犧牲自己為戀人們操辦婚禮的故事,
主要是未婚青年的節日。
牛郎織女故事傳承到後來,
是牛郎挑著兩個孩子去與織女相會,
這樣兩個主角就不是未婚戀人,而是夫妻了。
再者,“情人”二字在我國主要指非婚兩性關係,
包括婚外戀關係,傳統觀念較強的人們不易接受這個名稱。
所以學者賀學君先生主張七夕節應稱為“夫妻節”,
這會更符合傳到後來的牛郎織女傳說情節。
而馮驥才先生則主張七夕節應稱作“愛情節”,
那麼這個中國式的愛情節就不僅是戀人們的節日,
也是夫妻偕同孩子來過的節日,這種過法很有新意也很有意義。
我認為這些意見都有道理,學者固然有宣揚自己主張的權利與責任,
但最後還要看大家做了怎樣的選擇。
![](https://photox.pchome.com.tw/s07/910618/91/125120314541/)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閃耀,
一道白茫茫的銀河象一座天橋橫貫南北,在河的東西兩岸,
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遙遙相對,
那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
七夕坐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習俗,
古時候,天上的主宰玉皇大帝的第七位公主叫做織女,
花容月貌,手藝高明,天天為天宮織錦。
有一美男神叫做牛郎,由於勤於牧牛耕種,
因此玉帝就把織女許配給他。
但是沒想到兩人卻因為愛情繾綣而漸漸廢馳了工作,
玉帝非常擔憂,就命令喜鵲(現為吉祥的象徵)轉告二人,
每隔七天才允許二人相聚一次,其餘日子都要工作。
但是這隻喜鵲粗心大意,竟把命令傳錯了,
說是每天都可以相聚一次,因此二人還是過著恩愛的生活,
終於把每天的工作廢馳了。玉帝聽到這個消息,十分生氣,
就下令二人每年七月七日才能相聚一次,
並用髮簪在空中劃了一道境界,把二人隔離。
這道境界就是天上的銀河。同時,為處罰喜鵲的失職,
命令喜鵲在每年的七月七日晚上,要集合同類,
在銀河上搭起一座長橋,好讓牛郎與織女過橋相聚。
每當二人相聚之時,互相傾訴一年來的思慕之情,
不斷地淌著傷心的眼淚,
因此,每年七月七日的晚上,空中常常會下著毛毛細雨。
![](https://photox.pchome.com.tw/s07/910618/91/125120448952/)
相傳,在每年的這個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在鵲橋相會之時。
因為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
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
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稱為乞巧節。
![](https://photox.pchome.com.tw/s07/910618/91/125120452378/)
另外七夕也是「註生娘娘」及「七娘媽」的誕辰。
「註生娘娘」陳靖姑,又稱「臨水夫人」是福建蒲田縣臨水人。
她之所以被人們奉祀為生育之神,
是因為相傳她曾救了很多的產婦。
據說:宋代蒲城有個叫徐清叟的人,他的媳婦懷胎十七個月,
還沒有生產,有一天,一個婦人自稱姓陳專醫生產專程來拜訪他,
吩咐他準備一間房間,房內的地板挖一個洞,把孕婦移到樓上,
並且命令僕人拿著棍子在樓下看守,不久孕婦就生下一條大蛇,
僕人看見立刻就把牠打死,孕婦才得以平安。
徐清叟很高興要送珠寶表示感謝,但是陳姓婦人卻不接受,
只要求一條手帕就離開了。多年以後,徐清叟調任福州,
在一座陳夫人廟裡面,發現了這條手帕,於是他就奏請朝廷,
封贈神號。據說,福州的註生娘娘廟,有配祀三十六婆姐,
也就是璘王所賜的三十六個宮女,本省祀奉註生娘娘,
只配祀十二婆姐,是略數的。
![](https://photox.pchome.com.tw/s07/910618/90/125120455359/)
七月七日也是魁星夫子的誕辰,「魁星」是星宿的名稱,
也就是北斗第一顆星。因為一般相信魁星是「文章之府」,
所以一般人,特別敬奉魁星,現在一般各地的寺廟,
也有奉祀魁星,而且把魁星列為「五文昌」之一,
而稱他叫「魁星夫子」。
拜魁星和拜織女一樣,都是在月光下進行。
祭拜時常玩一種「取功名」的遊戲助興,
用桂圓、榛子、花生三種乾果,分別代表狀元、榜眼、探花三甲,
其中一個人手拿三種乾果各一顆,往桌上投,隨它自己滾動,
看哪一種乾果滾到某人面前停下來,
那麼那個人就代表那一種鼎甲,一直到大家都有功名為止。
一般讀書人時,在清朝時大多購買青蛙來放生,
以拜魁星(因為古代的奎與蛙的古字相通,
奎又演變為魁星,所以買青蛙放生來祝賀他的生辰,
並且戒食青蛙表示尊敬);臺灣祭拜魁星用羊或犬來祭拜,
稱為「魁星會」,這是因為取其角的諧音,以為高中的吉兆。
![](https://photox.pchome.com.tw/s07/910618/91/125120471033/)
「七月七,曬棉衣」的風俗起源於漢代。
據說漢朝建章宮的北邊有個叫太掖池的地方,
池的西邊有漢武帝的曬衣閣,到七月七日的時候常見到宮女在曬衣服。
漢代登樓曬衣服的風俗到魏晉時演變出曬書的習俗。
![](https://photox.pchome.com.tw/s07/910618/90/125120474246/)
據說司馬懿因為權力太大而受到魏武帝的猜忌,
因此裝瘋躺在家中,魏武帝派人去探查,
正好是在七月七日那天,假裝瘋病的司馬懿卻在家中曬書,
派去的人回去稟告,魏武帝命令司馬懿立刻回朝任職,
若不去就要拘捕她,司馬懿不得不回朝從命,
當時的文人都講求虛名,往往用曬書來顯示自己的知識淵博,
因此形成曬書的風氣。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