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明何謂颱風??
颱風是熱帶氣旋的一種。
氣象學上,颱風專指北太平洋西部(國際日期線以西,包括南中國海)
洋面上發生,近中心最大持續風速達到12級,
或超過12級以上(即每秒32.6米以上)的熱帶氣旋。
至於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東部發生,達到同樣強度的熱帶氣旋,則稱為颶風。
根據國際氣象組織規定,于北太平洋西部及南中國海發生的熱帶氣旋,
分為五級。
依照世界氣象組織於1998年12月在菲律賓馬尼拉,
召開的第31屆颱風委員會決議,自西元2000年元月一日起,
在國際航空及航海上使用之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地區颱風統一識別方式,
除編號維持現狀外(例如西元2000年第1個颱風編號為0001),
颱風名稱將由現行4組92個名字全部更換,
共分5組,每組28個,編列為140個,依次循環使用,
目前已到第三組囉~~~~
這些名字是由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海域國家或地區,
14個颱風委員會成員所提供(每個成員提供10個)。
各國向外公佈的分級和名稱有時略有所不同。
因為海洋上可能同時出現多個颱風,
美國軍方在關島上設置的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現已移至夏威夷),
在二次大戰時習慣給各個颱風取名字。最初的名字全為女性名稱,
依英文字母排列命名,後來在1979年才開始加入男性的名字。
原因如下:
一般海洋有可能會同時形成好幾個風暴,為了方便分辨,
原本科學家是把每一個颱風標上編碼,
例如:『一七○八』,主要的字義是在一九一七年發生的第八個颱風,
但這種編號方法不容易記起來,容易搞混。
所以,在民國三十六年,美國的氣象局取了一些名字,
並將女性與男性的名字分類成:
在南半球發生的颱風以男性的名字;
在北半球發生的颱風用女性的名字。
在北半球又以經度(解釋)一八○度為界線,
經過幾年後,因為大部分都用女性名字,受到婦女集團的抗議,
因為有暗指女性性格多變的嘲諷意味,為了避免無謂的紛爭,
所以一九七九年,北半球的颱風加入了一些男性名字,和女性混合用。
2000年起,颱風的命名改由國際氣象組織中的颱風委員會負責。
現在西北太平洋及南中國海颱風的名字,由颱風委員會的14個成員,
由中國、北韓、南韓、日本、柬埔寨、越南..等各提供10個名字,
並有組織性的分為5組列表。
實際命名的工作則交由區內的日本氣象廳(東京區域專業氣象中心)負責。
每當日本氣象廳將西北太平洋或南海上的熱帶氣旋確定為熱帶風暴強度時,
即根據列表給予名字,並同時給予一個四位數字的編號。
編號中前兩位為年份,後兩位為熱帶風暴在該年生成的順序。
例如0312,即2003年第12號熱帶風暴
當其達到強熱帶風暴強度時,稱為第12號強熱帶風暴;
當其達到颱風強度時,稱為第12號颱風,
英文名為KROVANH,中文名為“科羅旺”;
0313即2003年第13號熱帶氣暴,英文名為DUJUAN,中文名為“杜鵑”。
此名稱將由設於日本東京隸屬世界氣象組織之區域專業氣象中心(RSMC)負責
依排定之順序統一命名。
至於各國(或地區)轄區內部之颱風報導是否使用這些颱風名稱,
則由各國(或地區)自行決定。
台灣的颱風中文名字命名,
則是由氣象局與香港和澳門的氣象部門協商後確定。
由於新的140個颱風名字原文來自不同國家及地區,不是慣用的人名,
而是包括動物、植物、星象、地名、人名、神話人物、珠寶等各詞,
且非按英文A至Z的排序,十分複雜而不規律。
中央氣象局為了慎重起見,做了民意調查,
超過七成四的民眾還是認為颱風消息報導以颱風編號為主,
輔以國際颱風命名較為合適。
本次7/27形成的鳳凰 Fung-wong 鳥名 ~~在第三組源於香港
上次的卡玫基 Kalmaegi 海鷗~~ 則源於北韓
順序如下(重複循環):
中國 China
北韓 North Korea
香港 Hong Kong
日本 Japan
寮國 Laos
澳門 Macao
馬來西亞 Malaysia
密克羅尼西亞 Micronesia
菲律賓 Philippines
南韓 South Korea
泰國 Thailand
美國 U.S.A.
越南 Vietnam
柬埔寨 Cambodia
由此可知...依重複循環方式,下一個再來的颱風..
就是源於..日本 Japan 的命名叫作:卡莫里 Kammuri 北冕座 囉!!
http://www.ck.tp.edu.tw/~thyu/typhoon.html
~~~五組命名資料表~~
http://www.cwb.gov.tw/V5/education/knowledge/Data/typhoon/ch1/007.htm
http://big5.china.com.cn/zhuanti/weather/txt/2006-07/25/content_7023801.htm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