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投資護城河 --- 書摘心得
作者 -Pat Dosey
這本書的基本觀念跟巴菲特很像
相同的是都在尋找有強大護城河 (競爭力)的績優公司
不同的是巴菲特著重ROE ,本書作者強調ROA的重要性
這本書更進一步提出如何利用ROA 進行操作的買進與賣出的依據....摘要如下
所謂的優秀企業,是指「更容易長期產生高資本報酬率的企業」。
最常見的四種「誤判護城河」:
1. 優異商品:優異的商品可以拉抬短期績效,但通常無法形成護城河。例子:乙醇。
2. 龐大市佔率:該問的問題不是企業是否有高市佔率,而是企業如何達成高市佔率,如此可以檢視現在的主導地位是否能抵禦外來競爭。例子:柯達、通用汽車。
3. 卓越執行力:企業的成功只是因為比同業經實,很可能它是在非常艱困與競爭激烈的產業裡營運。而效率是讓企業蓬勃發展的唯一方法。例子:
4. 傑出管理者:管理者來來去去,我們無法得知我們寄予厚望的傑出管理者三年後是否還在公司。且研究顯示管理者對企業的影響並不如想像中大。
企業的四種護城河:
1. 無形資產:企業可能有無形資產,例如品牌、專利或法規授權,讓它得以銷售競爭對手無法跟進的產品或服務。
不管大家對品牌如何熟悉,只要品牌無法提供定價能力或提高顧客忠誠度(只要競爭對手降低價錢,將造成營收降低及獲利衰退),它就不是競爭優勢。
無法創造高資本報酬率的法令核准(煉油廠不是,砂石場是),它就不是競爭優勢。
容易遭人提出異議的專利組合(企業的專利組合不夠多元化,獲該企業無後繼專利接替)它就不是競爭優勢。
2. 轉換成本:企業銷售的產品或服務可能讓顧客難以割捨,因此衍生顧客轉換成本,讓公司有定價能力
企業讓顧客難以改用競爭對手的產品或服務時,就創造出轉換成本。顧客比較不可能轉換時,企業就可以要求高一點的價格,維持高資本報酬率。
轉換成本種類:與顧客的事業緊密結合(QuickBook挑戰微軟)、金錢上的成本(甲骨文的資料庫)、重新訓練的成本(AutoCAD)、風險成本(精密鑄件的渦輪葉片)。
3. 網絡效應:有些幸運的企業因為網絡經濟而受惠,這是一種很強大的經濟護城河,可以長期封鎖競爭者。(e-Bay、office)
節點效應:網絡型事業只要多投入50%的資金,節點數將從190成長到435,成長近乎130%。但網絡效應有地域性,(奇摩拍賣在台灣打敗e-Bay)。
4. 成本優勢:有些企業有源自流程、位置、規模或取得獨特資產的成本優勢,讓他們得以用比競爭對手更低的成本,提供商品或服務。
成本優勢的來源:
a. 較便宜的流程:競爭對手模仿低成本或自行開發新流程後,成本優勢通常會跟著流失。(西南航空)
b. 較好的位置:成本優勢比流程更好,這類優勢重點在於又重又便宜(價值重量比比對手佳),而且又在產地附近消耗(砂石場、垃圾場)。
c. 獨特的資產:這類優勢是可取得全球獨特的資產,通常只有大宗物質的生產者有這樣的優勢。(礦產、巴西的阿拉克魯士紙漿生產公司)
d. 較大的規模:企業的絕對大小沒有比競爭對手的相對大小來的重要。經濟規模何企業作什麼事業無關,但經濟規模可以創造持久的競爭優勢。(台灣的有線電視、天然氣)
護城河受到侵蝕
1. 遭到取代:數位相機取代軟片及寶麗來。
2. 產業結構改變:超商取代原有雜貨店、東歐及中國的廉價勞力興起。
3. 不好的成長:經營者不善處理盈餘亂投資。
4. 客戶不願支付高額成本,轉向廉價的替代方案
5. 重大的意外事件,企業在一夕間毀滅。
尋找護城河流程
1. 企業有穩定且高的資本報酬率嗎?
2. 企業有一種或多種的競爭優勢嗎?
3. 企業的競爭優勢有多強大、時間可能持續多久?
自我結語:
本書提到很重要的觀點:「所謂的優秀企業,是指『更容易長期產生高資本報酬率的企業』」
此觀點與巴菲特在年報中尋找企業條件的第2點持續穩定的獲利、第3點高股東報酬率完全符合。
書中採用的初步篩選方法:10年的淨利率、ROA、權益乘數、ROE追蹤。
將四種比率一起看的結果可看出企業的報酬率是否提高或衰減,而提高或衰減的原因是源於負債或是盈餘。找出穩定獲利的企業後,再來要做的功課就是找出,企業為何能持續獲利的原因,以及分析企業能維持優勢的時間
善用零碎時間的法科準備方式,Ez法科有聲書
Google 搜尋關鍵字"Ez法科有聲書" 如有需要可至賣場參考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