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3-28 17:36:37| 人氣52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為什麼我一而再地批評應試教育?──答思言先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非常感謝思言先生對我文章的回應,本以為這種文章只是放在一邊被忽視的,誰料贏得一些批評和討論,確實意料之外,頓感欣喜(詳參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ivan229/3/1245975337/20050327155149/)。此文乃是我的一點回應,雖不詳細,也不精妙,但表達了我的基本想法。

  我經常批評應試教育,而且每一篇都是持偏激態度,很容易使人誤會,以為我對應試教育持完全批評態度,最好快快取消它。寫批評文章,說是非,又無任何建議,確不厚道。提出建議亦非易事,因為改善就是用一套邏輯替換另一套邏輯,例如用所謂的素質教育代替應試教育,但是否合理呢?當學生的素質沒有一定程度時,任何改革皆屬枉然。

  首先想說明的是,在我文中的應試教育都是指我親身經歷過的內地教育,與澳門大有相異之處。內地老師審改一份高考考卷,平均只有九十秒時間,而學生需要做三小時。僅作文一項,審卷老師因效率而倉促批改實屬家常便飯,往往錯過精妙之處給了學生低分,毀了他們一生前程。高考的技術含量很高,懂得老師審卷方法的學生分數高,有思想但沒有技術就往往落敗。澳門沒有統一考試,因此沒有這種技術型考試應對法,亦無填鴨式考試,也許是澳門學生之福。

  我讀高中時,教育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出乎意料的是,素質教育沒有教會學生獨立思考,卻弄巧成拙,使獨立思考的東西歸入考試的邏輯。也就是說,本來是課外的東西,現在也一併加進考試內容當中,因此教學進度更見緊張,學生壓力越發沉重。老師戲說這是「素質的應試化」,我說,這是填鴨式的道德考試。我大學就有思想道德課,每人有一本教材,考試時對照考題在書本中尋找答案,最後人人都有八十分。所以我們中國人還是繼續用頭髮造假醬油。

  有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哪一種教育可讓學生得到解放,自發地追求智慧,勇於揭發假醜惡。在教育制度內,是否存在一種教育制度可以超越制度?這個問題自我指涉,似乎無實質解決的可能。因此我採用批評的文字,從教育制度外發出一些聲音,原意不是鼓動學生罷學鬧事。

  魯迅在《吶喊》自序中,有一段廣為引用的鐵籠比喻。套用這個比喻,誠然,應試考試和素質教育皆為鐵籠的化身。人有沒有足夠的力量打破這個鐵籠呢?對此,魯迅絕望,但又反對絕望,所以他開始寫起了小說,第一篇是《狂人日記》,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或者我是比較樂觀的,以為把握到鐵籠的結構,打破鐵籠之日就不甚遠矣,所以為應試教學模式一而再地嘮嘮叨叨。

台長: 樂水
人氣(52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