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6-20 06:02:54| 人氣11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欲海回狂 清朝‧懷西居士周安士著述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欲海回狂
清朝‧懷西居士周安士著述

欲海回狂原序
欲海回狂卷一—法戒錄
欲海回狂卷二—受持篇
欲海回狂卷三—決疑論
內典字義譯註附

《欲海回狂》原序

辛酉季夏,余與周君納涼於荷亭之畔。握手論心,盱衡今古,因及福善禍淫之理,周君喟然長籲而作曰:「色欲之惑人,甚矣哉!賢智猶或不免,況其他乎?」余低回良久,竊思勸人於一時,不如勸人於千古。爰以編輯是書為請。周君曰:「余刊《萬善先資集》,垂二年矣,竣工尚有待也,敢及其他。」余曰:「苟有利於天下,吾無惜乎錙銖。」周君喜,遂發心編輯。既而日復一日,倏至今秋七月庚午,余復舉前言,周君即於是日焚香盥手,握筆構思,每發一論,必欲洞見原本,豁人心目,而又廣搜三教典籍,以備參考。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書成之日,蓂莢三更,乃募工於鐵筆者,繡之梨棗,用廣流傳。惟願見者聞者,作清夜之鐘,饑鄉之穀,日置案頭,以供賞玩,則慧性既開,福緣自固。至於此集之探源發奧,光怪陸離,當世自有巨眼,余又何容贊一詞哉!

康熙廿一年壬戌十一月既望,姑蘇顧萼青林氏題
懿德堪欽(《揚州甘泉縣誌》)
元秦昭,揚州人。弱冠遊京師,已登舟矣,其友鄧某持酒送行,正飲間,忽抬一絕色女子至。鄧令拜昭,曰:「此女係仆與某部某大人所買之妾,乘君之便,祈為帶去。」昭再三不肯,鄧作色曰:「君何如此其固執也。即不能自持,此女即歸於君,不過二千五百緡錢耳。」昭不得已,許之。時天已熱,蚊蟲甚多,女苦無帳,昭令同寢己帳中,由內河經數十日至京,以女交店主娘,自持書訪其人。因問君來曾帶家眷否,昭曰:「只我一人。」其人勃然,慍現於面,然以鄧某之書,勉令接女至家。至夜,方知女未破身,其人慚感不已。次日即馳書報鄧,盛稱昭德。隨往拜昭,謂曰:「閣下真盛德君子也,千古少有。昨日吾甚疑之,蓋以小人之腹,測君子之心耳,慚感無既。」

〔按〕秦昭之心,若非了無人欲,渾全天理,與此絕色女子,日同食,夜同寢,經數十日之久,能無情欲乎哉!秦昭固為盛德君子,此女亦屬貞潔淑媛。懿德貞心,令人景仰。因附於此,用廣流通。民國十一年壬戌,釋印光識。

凡例(十二則)

○是集分三卷。首卷搜羅往事,所以興起其戒淫之心。次卷縷析條分,所以開陳其戒淫之道。末卷設為問答,所以堅固其戒淫之根。由淺入深,不容倒置。
○集中所援因果及古人議論,出於何書者逐一註明,務期可考。設互見他本,則錯舉之,以例其餘。
○古來貞淫二案,每多膾炙人口,苟非事跡顯明,概行刪去。其有現在因果,從未刊行者,間多錄之。
○昔人紀事,往往連篇書寫,不分門類,故閱者易於生厭。茲獨因事標名,因名立勸,處處豁人心目。
○首卷事跡,采於百家之書,其間雅俗繁簡,各各不同,今則僭加改削,如出一手。
○戒淫等書,前人多所發明,然大都徵引舊事,用垂勸戒而已。欲其將下手工夫,一一屈指於中,卷之萬象包羅,則從來未有也。
○勸世之文,有初閱之如長江大河,甚是可喜。及細按之,直一二語可了者。茲集痛革其病,故受持一篇,皆言簡而意賅,名雖戒淫,而經世之道悉備其中,覽者幸勿如走馬觀花,沒其用心之苦。
○淫欲之源,皆生於愛。愛心不斷,如草留根,向春復發,故中卷「不淨等觀」,皆從未有淫欲之前,斷其或有淫欲之念,身體力行,方見其妙。若以躁心閱之,謂其無關於本旨,則伯牙為之撫弦而泣已。
○前二卷中,戒淫之道幾備矣,要其所以然之故,不能無疑。故末卷作百番問答,以成一集之大觀。
○世人切身之患,莫大於生死,不問儒釋,皆當究心。今人視為佛學,諱言久矣。是集既志在利人,何敢畏首畏尾。故中下二卷內,凡生死之故,幽明之說,姑就管窺,述其一二。
○本集三卷,細分之有數十冊,皆算定字數,自為起訖,不惟便於增補,且處處可作斗方,粘之座右。
○著書問世,原係極難之事,俗則不合於文人,雅則難通於儔類,愚者顯之,猶疑其晦;智者精之,已病其粗。雖起聖賢於今日,猶不能盡慊斯人之意,況吾儕後學耶?此集所論戒淫,有為保家而發者,有為保身而發者,有為獲福消災而發者,有為修身養性而發者,有為超生死出三界而發者。譬之藥草肆中,萬物皆備,惟在自識其病者取之耳。

玉峰懷西居士識
援引大藏目次
華嚴經 法華經 般若經 寶積經
楞嚴經 圓覺經 涅槃經 佛本行經
密嚴經 阿含經 法句喻經 過去因果經
梵網經 雜譬喻經 禪秘要經 普耀經
出耀經 威德陀羅尼經 維摩經 三戒經
八師經 處胎經 摩耶經 修行道地經
僧護經 優填王經 提謂經 月上女經
摩鄧女經 業報差別經 蓮華面經 尼乾子經
造像經 七佛滅罪經 禪要呵欲經
大阿彌陀經 優婆塞戒經 四十二章經
日明菩薩經 賢愚因緣經 起世因本經
樓炭正法經 十二因緣經 正法念處經
觀佛三昧經 佛般泥洹經 戒德香經
瑜伽論 智度論 俱舍論 釋迦譜
觀經疏鈔 顯密圓通 準提淨業 法苑珠林
淨土文 正訛集 法喜志 竹窗三筆
現果隨錄 稽古略
援引儒書目次(道書附)
易經 書經 四書 禮記 左傳
列子 莊子 周書異記 史記正義
前漢書 後漢書 淮南子 晉書 宋書
南齊書 梁書 陳書 魏書 北齊書
周書 隋書 南史 北史 唐書
宋史 元史 文獻通考 北山錄 廣仁品
廣仁錄 迪吉錄 懿行錄 知非集
唐氏譜 節義傳 張子語錄 皇明通紀
鄭景仲集 茅鹿門集 羅狀元傳 三教平心論
欲海晨鐘 戒淫彙說 科名勸戒錄 冒憲副紀事
不可不可錄 續筆乘 文昌化書 文昌寶訓
感應篇集解 感應篇說定 感應篇廣疏
感應篇圖說 感應篇瀹註

欲海回狂集卷一
法戒錄
總勸(共二則,一法一戒)
蓋聞:業海茫茫,難斷無如色欲;塵寰擾擾,易犯唯有邪淫。拔山蓋世之英雄,坐此亡身喪國;繡口錦心之才士,因茲敗節墮名。今昔同揆,賢愚共轍。況乃囂風日熾,古道淪亡,輕狂小子,固耽紅粉之場;慧業文人,亦效青衫之濕(*白居易《琵琶行》詩中有「坐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表示白居易對琵琶女的同情。後借指對青樓女子的愛慕)。言窒欲而欲念愈滋,聽戒淫而淫機倍旺。遇嬌姿於道左,目注千翻;逢麗色於閨簾,腸回百折。總是心為形役,識被情牽。殘容俗嫗,偶然簪草、簪花,隨作西施之想;陋質村鬟,設或帶香、帶麝,頓忘東婦之形(*東婦,即「東施效顰」中的東施,凡指醜女)。豈知天地難容,神人震怒。或毀他節行,而妻女酬償;或汙彼聲名,而子孫受報。絕嗣之墳墓,無非刻薄狂生;妓女之祖宗,儘是貪花浪子。當富則玉樓削籍,應貴則金榜除名。笞杖徒流大辟,生遭五等之誅;地獄、餓鬼、畜生,沒受三途之罪。從前恩愛,到此成空;昔日雄心,而今何在?普勸青年烈士、黃卷(*指書籍)名流,發覺悟之心,破色魔之障。芙蓉白麵,須知帶肉骷髏;美貌紅妝,不過蒙衣漏廁。縱對如玉如花之貌,皆存若姊若母之心。未犯淫邪者,宜防失足;曾行惡事者,務勸回頭。更祈展轉流通,迭相化導,必使在在齊歸覺路,人人共出迷津。若視勸戒為迂談,請觀冒公之後報;倘以風流為佳話,再鑒金氏之前車。

冒嵩少(出《冒憲副紀事》)
如皋冒嵩少,諱起宗,己未下第歸,註《太上感應篇》。於「見他色美」下,尤致意焉。時助寫者,其西賓羅憲嶽(*西賓:舊時對私塾教師或僚友們的敬稱)。後羅歸南昌,崇禎戊辰正月,夢一道妝老翁,左右二少年侍,老翁手持一冊,呼左立者誦,羅竊聽之,即「見他色美」註語也。誦畢,老翁曰:「該中。」復呼右立者詠詩,即詠曰:「貪將折桂廣寒宮(*月宮),那信三千色是空。看破世間迷眼相,榜花一到滿城紅。」羅醒,決冒公必中,即以是兆寄其子。及榜發,果登第,後官至憲副(*地方省級政府副長官)。

金聖歎(姑蘇盛傳)
江南金聖歎者,名喟,博學好奇,才思穎敏,自謂世人無出其右。多著淫書以發其英華,所評《西廂》、《水滸》等,極穢褻處,往往摭拾佛經,人服其才,遍傳天下。又著《法華百問》,以己見妄測深經,誤天下耳目。順治辛丑,忽因他事繫獄,竟論棄市(*被依法處死)。
〔按〕原本作荊某,諱之也。今則久遠矣,特為訂正。

勸有官君子(共五則四法一戒 附吏役)
均是人也,或勞心,或勞力,或安富尊榮,或食貧守困。豈天道之不齊哉?抑亦自有以致之也?《詩》曰:「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易》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今世富貴之人,大抵宿生修福之士;子孫享榮華之報,皆是祖父有厚澤之遺;理所固然。但享福之時,又須修福,譬如耕田,年年收穫,即當年年下種。若自逞威權之赫,縱心花柳之場,豈非得人爵而棄天爵乎?所難者,順境常樂,樂則忘善,忘善則淫心生耳。此處若能驀地回光,便是福基深厚。

韓魏公(《宋史》)
宋韓魏公琦,執政時,買妾張氏,有殊色。券成,忽泣下,公問之,曰:「妾本供職郎郭守義妻,前歲為部使者誣劾,故至此耳。」公惻然,使持錢歸,約以事白而來。張去,公白其冤。將調任,張來如約,公不令至前。遣人告曰:「吾位宰相,不可妾士人妻。向日之錢,可無償也。」還其券,反助行貲二十金,使復完聚。張感泣,遙拜而去。後公封魏郡王,諡忠獻,子孫昌熾無比。

〔按〕昔司馬溫公(*司馬光)未有子,夫人為置一妾,乘間送入書房,公略不顧。妾欲試之,取一帙問曰:「此是何書?」公莊色拱手對曰:「此是《尚書》。」妾乃逡巡而退。總之,欲心一淡,便有把持。韓公本領,全在寡欲耳。

曹文忠公(《廣仁品》)
宣德中,曹鼐為泰和典史,因捕盜,獲一美女於驛亭。意欲就公,公曰:「處子其可犯乎?」取片箋,書「曹鼐不可」四字焚之。終宵心不動。天明,召其家領回。後殿試對策,忽飄一紙於前,有「曹鼐不可」四字,於是文思沛然,狀元及第。

〔按〕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不可」之中,大有力量。

王克敬(《不可不可錄》)
王克敬為兩浙鹽運使。時溫州解鹽犯,以一婦人至。王大怒曰:「豈有逮婦人,行千百里外,與吏卒雜處者?汙教甚矣!自今以後,凡係婦人,永不許逮。」

〔按〕官長拘人,往往逮及婦女,此最損德事也。蓋婦人愧恥之心,百倍於男子。無論訶辱窘迫,致彼輕生。即使婉容詢究,而一經見官,彼且膽落魂飛,為終身之玷。嗟乎!自妻與他妻,不過貴賤稍殊耳。假令己之妻女,跪於堂下,官府赫赫臨之,萬目耽耽視之,此時何以為情乎?若王公者,可以高大其門矣。

顧提控(《懿行錄》)
太倉吏顧某,凡迎送官府,主城外江賣餅家。後江以盜誣入獄,顧白其冤。江感之,以十七歲女進焉,使備灑掃。顧弗納,具禮送歸,如是者三。後江益窘,鬻女於商。又數年,顧考滿赴京,撥韓侍郎門下辦事。一日,侍郎出,顧偶坐門首,聞夫人至,旋跪庭中,不敢仰視。夫人曰:「請起。君非太倉顧提控乎?我即江氏女也。賴某商以女畜之,嫁為相公側室,尋繼正房。今日富貴,皆君賜也。第恨無由報惠,幸得相逢,當為相公言之。」侍郎歸,備陳始末,侍郎曰:「仁人也。」竟上其事。孝宗稱歎,命查何部缺官,得除刑部主事。

〔按〕恩不受報,顧提控之仁;報必償恩,江夫人之義。薦賢為國,韓侍郎之忠;立賢無方,聖天子之斷。

劉差某(其兄向王姓者說)
順治壬辰,江甯役劉某,往江北拘人,拘至收禁,須十餘金可贖。囚云:「我有一女,汝囑我家賣之。」劉諾,過江與其妻商議。賣得二十金,盡付焉,劉竟自取。囚知之,一慟而卒。旬日劉病,自言囚在東嶽訴我,我舌將為鐵鉤鉤矣。須臾舌出數寸,七竅流血而死。
〔按〕公門正好修德,若劉差者,會見其入三途矣。

勸將士(共二則一法戒一戒)
茫茫宇宙,皆天地之蒼生,君王之赤子也。不幸當兵戈擾攘之日,夫婦分散,母子流離。此時所恃稍開生路,不至速填溝壑者,惟有將帥耳。一遇無紀律之師,竭其膏,破其節,戕其命,則白雪加霜,紅爐添炭矣。吾今代千百年後之窮民,拜禱千百年後之將士,無屠城郭,無劫鄉村,無焚民房,無掠婦女。見人之父母竄匿逃亡,當作我之父母彷徨莫措想;見人之妻女顛連失所,當作我之妻女恩情難割想。古人云:「富貴豈一家物哉!」當權若不行方便,如入寶山空手回。為將士者,縱不為天地之蒼生計,君王之赤子計,獨不為後世之子孫計乎?早自覺悟,福報無疆。

二曹將軍(《宋史》)
宋將曹彬,慈和謙讓,未曾妄殺。初破遂州,諸將皆欲屠城,公不可。有獲婦女者,悉閉一室,密令衛之。事平,咸訪其家還之。無親者,備禮嫁之。及伐金陵,先焚香約誓:城下之日,不戮一人!後彬子瑋、琮、璨,繼領旄鉞(*鉞:古代將領領兵時由帝王賜給的一種象徵權威的兵器);少子□,追封王爵。實生光獻太后,子孫榮盛無比。時同姓將軍翰,忿江州不下,屠其城,縱兵淫掠,死未三十年,子孫有乞丐於海上者。

〔按〕不染固佳,何如禁軍不掠之為愈乎?蓋彬所密衛之婦女,皆係諸將所掠者,決非曹公自取之而自還之,且自嫁之也。曹公可謂萬世仁將之師矣。

支某(《現果隨錄》)
嘉善諸生支某,康熙己酉春,語友人顧某曰:「吾神魂恍惚,似有怨譴相隨。」及病,顧偕僧西蓮問之。忽腹中作鬼語,曰:「吾於明初為副將,姓洪名洙。主將姚君,見吾妻江氏美,起貪婪心。會某處叛,以殘兵七百,命余征討,余力不能支,全軍覆沒。姚收吾妻,妻遂縊死。銜此深仇,累世圖報。奈姚君末路修行,次世為高僧,再世為大詞林(*大文人),三世為戒行僧,四世為大富人。好施與,皆不能報。今第五世,當戌酉連捷,以某年舞弄刀筆,害鬻茶客四人,削去祿籍,故來相報。」西蓮聞其言有序,勸之,許其誦經、禮懺,以解怨仇。鬼唯諾。遂請西蓮作佛事,支病頓愈。後數日,復作鬼語,西蓮責之。鬼曰:「吾承佛力超生,斷無反復。今來索命者,乃鬻茶客四人,非吾也。恐師疑吾負信,故特相報。」言畢遂去。俄支某病發,不信宿而亡(*信宿:兩三晚上)。

〔按〕佛言: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償二三百年前之債,猶其近焉者。

勸求功名者(共八則四法二戒二法戒)
美色人之所欲也,科第亦人之所欲也。二者若能兼致,何異腰纏十萬,更跨揚州之鶴乎(*飛升成仙)?無如世間最易惑人者,莫過於欲;而與功名為水火者,亦莫過於欲。古今來慧業才人,為愛水大河之所漂沒者,何可勝道?彼或作或輟,平日無志於科名,則亦已矣。向使雪夜寒窗,殘燈獨坐。劬勞之父母,瞻玉兔而神傷;重義之佳人,聽金雞而淚墮。一旦朱衣擯斥,黃榜除名,香閨之屬望徒虛,罔極之深恩未報,此際何以為情乎?男兒欲遂青雲志,須信人間紅粉空。

林茂先(《文昌化書》)
信州林茂先,閉戶讀書。得鄉薦後,有富鄰婦,厭夫不學,慕茂先才名,奔之。茂先曰:「男女有別,禮法不容。天地鬼神,羅列森布。奈何汙吾?」婦慚而退。茂先次舉登第,三子皆登第。
〔按〕《中庸》發端,便說戒慎恐懼,及推論小人,則曰「無所忌憚」。可見修身要圖,實唯敬畏。男女有別,禮法不容,敬也;天地鬼神,羅列森布,畏也。知其夙養深矣。

羅文毅公(《羅狀元本傳》)
羅倫赴會試,舟次姑蘇。夜夢范文正公訪(*范文正公:范仲淹),且曰:「來年狀元屬子」。羅遜謝,公曰:「某年某樓事,動太清矣(*太清:道教所說的「三清」之一。即最高的天神之一「太清太上老君」或最高的仙境之一「太清聖境」)。」羅因憶昔年曾拒奔女於此樓,夢當不妄。及廷試,果然。
〔按〕暗室之中,神目如電,故君子必慎其獨。

楊希仲(《科名勸戒錄》)
成都楊希仲,未第時,在外讀書,有豔婦就之,不納。其妻在鄉,是夕夢神曰:「汝夫勵操客齋,當令魁多士。」寤而莫解其故,及歲暮歸,乃知。明年,舉蜀中第一。
〔按〕《優填王經》云:「女人最為惡,難與為因緣。恩愛一縛著,牽人入罪門。」楊公可謂牽之不動矣。

曹某(《不可不可錄》)
松江曹某,應試南都,寓中有婦奔之,曹趨出。行至中途,見燈火喝道(*在道路上大聲吆喝),入古廟中,竊聽之,乃唱新科榜名。至第六,吏稟云:「此人有短行,已削去,應何人補?」神曰:「曹某不淫寓婦,貞節可嘉,當補之。」及揭曉,果第六。
〔按〕好色之人,有女相就,不啻惡耀臨門;積德之士,有女來奔,乃是福星光照。故曰:禍福無不自己求者。

劉堯舉(《廣仁錄》)
龍舒劉堯舉,僦(租賃)舟應試。調舟人女,舟子防之密。既入試,舟人以重扃棘闈(*扃:門窗箱櫃上的插閂。棘闈:科舉時,為防止傳遞作弊,圍牆上插棘枝,不使人爬越),必無慮,入市良久。而試題皆堯舉私課,出院甚早,遂與之通。劉父母夢黃衣人持榜至,報劉首薦。適欲視榜,忽一人掣去,曰:「劉某近作欺心事,殿一舉矣。」覺言其夢而憂。俄拆卷,劉以雜犯見黜,主司皆歎惜其文。既歸,父母以夢詰之,匿不敢言。次舉乃獲薦,然竟以不第終。
〔按〕舟次倉猝之歡,竟以一省元博之,何如彼其愚也。

鳳陽某生(其友面述)
鳳陽諸生某,家有小池植荷,年久未得花。康熙己酉,某生將往句曲錄遺(*舊時科舉考試正式錄取之後的補錄),忽放一並蒂蓮,父母悅甚,謂是秋闈捷兆,詰朝將置酒賞焉。是夕,某生夫婦歡聚,有侍婢趨過,夫欲調之,婦弗禁,遂私焉。明晨視花,則已折矣。詢之,即此婢也,父母悵甚。折花之夜,某生夢謁帝君,己名已登天榜,帝君忽勾去。涕泣拜禱,三度麾下。及醒,自知不祥,怏怏登道。府學遺才,舊額三名,時往曲句者僅有三人,而某生獨黜。三次大收(*大收:舊時科舉考試的最後選用),亦復如是,垂涕而歸。
〔按〕向使其婦毅然不容,夫必以為妒矣,豈知冥冥之中,保全科第耶!昔叔向之母,因數之諫,欲避妒名,而羊舌氏之族及於難(詳《左傳》),則妒亦安可概論哉!

直隸兩士(《戒淫彙說》)
明有一士,應試南京。寓對某指揮第,有女窺之,屬意於生。試畢,使婢授意,期於是夜相會,生懼累陰德,卻之。同寓一友,素輕挑,乃偽為生赴約。婢暗中莫辨,引之入。相與就寢,偶忘閉門,適父晨歸,突入見之,大怒,奮劍俱斬,首於有司(*首:投案自首)。明日榜發,在寓者居首列。
〔按〕一登舉子錄,一登鬼子錄,榮辱苦樂,皆天淵矣。念別於幾微之界,而報分於旦夕之間,良可畏哉!

南昌兄弟(《感應篇廣疏》)
南昌有兄弟二人,係雙生,容貌音聲,父母亦難猝辨,至各以衣色別之。及長,同時婚娶,同時入泮,以及榮枯得失,無不皆同。一日應試,同寓一舍,有鄰女挑其兄,兄拒之,並戒其弟。弟佯應,竟偽稱兄而往,且約中後來娶。及榜發,兄獲售(*舊時稱應試取得成功為售),而弟名竟黜。女以貌同莫辨,猶謂中試者,即所私之人也,大喜,助其行貲。及來春,兄復登第,女聞之,私治行裝,意必來榮娶,望之杳然,遂怨恨死。其後,兄享高壽,子孫榮盛。弟早夭,無嗣。
〔按〕命相吉凶,皆宿世之心所造。宿生若行善事,則在胎自具貴相,出胎自值良時;宿生若造惡業,則二者俱反;此命相所以不可不信也。然命相有定,心則無定,禍福之機,乃心所造,非命相所造,是命相不可盡信也。觀南昌兄弟,可以悟已。

勸塾師(共二則一法一戒)
敗名喪節之事,尚不可行於市井,況儼然自命為先生,范生徒於禮義者哉?甯失之板,毋失之圓;甯使人指為朴訥書生,不使人目為風流才士;則庶幾矣。

浙士某(《戒淫彙說》)
明季浙有一士,為某指揮西賓,病寒,令徒入內取被,誤卷母鞋出,墮床下,師徒皆不知。指揮見之,疑妻與通。訊焉,不服。令婢詭以妻命邀師,己持刀伺候,俟門啟,兩殺之。師聞扣門,問何事,婢曰:「主母奉屈。」師怒,斥之去。復強其妻往。師曰:「某位忝西席,敢以冥冥墮行哉?請速回步。」主人怒稍解。明日師辭去,始釋然謝罪,備述其故。師隨登第,位至通顯。
〔按〕紅顏扣戶,白刃臨門。稍一依回,冤殺多人矣。

張德先(余髫年時親見其訃)
崑山張德先,訓蒙於鄉村,與一鄰女通,夫覺之,遂棄館去。康熙壬寅,過其地,欲修舊好,乘夜叩其門,夫又覺之,竟擒毒毆,鄰里交助,立斃。共棄其屍,竟莫有知者。
〔按〕佛言:「諸佛之法,國王大臣不能壞,而僧自壞之。壁如師子之蟲,還食師子。」余於儒門亦云。

勸少年(共四則二法一戒一法戒)
少年誰不欲膺富厚,而淫者偏赤貧;少年誰不欲掇巍科,而淫者偏運蹇;少年誰不欲生貴子,而淫者偏無後;少年誰不欲享高壽,而淫者偏早夭。一日風流,終身困苦。有志者,其不可以仰事俯育之身,暫迷情於花柳也。後生可畏,尚慎旃哉。

唐皋(《唐氏譜》)
歙縣唐皋,少年讀書燈下,有女調之,屢將窗紙舔破。公補訖,因題於上云:「舔破紙窗容易補,損人陰德最難修」。一夕有僧過其門,見一狀元扁,左右懸二燈,即書「舔破」二句,異而詰問,始知神火。後果大魁天下。
〔按〕窗前題語,門外懸燈。感應之機,捷於桴鼓。

茅鹿門(《茅公文集後序》)
歸安茅鹿門(*指茅坤,明代著名散文家),弱冠遊學餘姚(*弱冠:不足二十),師事錢應楊。錢氏有婢竊窺之,佯至書室呼貓,意欲相就。公正色曰:「吾遠出從師,若以非禮相犯,何以歸見父母?又何顏以對汝主?」婢愧而去。後登科,以文章名世。
〔按〕念親,仁也;尊師,義也;守節,禮也;不惑,智也。一不淫,而四善備矣。

陸仲錫(《廣仁品》)
嘉靖中,陸簣齋子仲錫,異才也。隨師邱某居京,窺一對門處子,師弗禁,且告曰:「都城隍最靈,盍禱之?」仲錫因往。是夜忽夢中狂哭,眾駭問,曰:「都城隍追我師徒耳。」詢其故,哭告云:「神查我兩人祿位,吾名下註甲戌狀元,師無所有。神將奏聞上帝,削我祿籍,師則抽腸,以彰顯戮也。」言訖,哭猶未止。而館僮叩戶,適報邱某斃於絞腸痧矣。後陸果以貧賤終身。
〔按〕擇師訓子,最宜詳慎。邱陸師徒,其鑒不遠。

莆田二生(《欲海晨鐘》)
莆田有表兄弟二人,同學甚厚。甲貌醜而富,乙貌美而貧。甲求繼室於富家,必欲觀婿始允。甲懇乙代往,富家許之。將婚,又欲親迎,復懇乙往。方至,天忽大雨,而隔嶺難行,乃止婿宿。乙謙讓至再,又不敢明言取辱。而富家恐失吉期,即欲成禮,乙固辭,不聽。及寢,不敢解衣,次日雨益甚,仍留宿,復不敢近。第三日迎至甲家,甲怒,奔告於縣,縣令雷應龍鞫之(*鞫:審訊)。乙泣訴真情,驗知非偽,乃謂甲曰:「汝妻既同彼宿,義不可歸汝,汝不患無妻。」又謂乙曰:「子不欺暗室,天以是女畀汝(*畀:給予,賜給),聘金吾代償也。」乃以三十金與甲,而令乙為夫婦。
〔按〕欲欺外家者,弄真成假;不欺朋友者,弄假成真。

勸不和其室者(共六則二法四戒 附女人)
琴瑟不調(*此處指夫婦關係相處得不和諧),非男子之過,即女人之失,大抵曲直參半者多,決無各盡其道,而交相怨尤者也。然而當今之天下,乃男子之天下,非女人之天下,則家之不齊,當歸咎男子。語云:「人生莫作婦人身,百般苦樂由他人。」彼其離親別愛,生死隨人,舉目言笑,唯有一夫耳。饑不獨食,寒不獨衣,有足不能出戶,有口無處聲冤,舍其身而身我,舍其父母而父母我。一遇客外之商、遊學之士,孤房獨宿,形影相憐,豈易受哉!我乃鍾情花柳,造業無窮,桑濮之地(*指男女私會之處),一身獨受其歡,天譴之來,舉室盡遭其禍,鐵石為心,亦當墮淚矣。而或身當富貴,便廣置姬妾,薄視糟糠(*指元配妻子),恐懼惟汝,安樂棄余,抑何不恕之甚也。普勸世人,甯甘淡泊,莫羨多情;縱遇紅顏,且思結髮。莫教他年轉女身,閣中含恨淚淋淋。

鄔憶川(《節義傳》)
四明鄔憶川,諱孟震。年二十九,喪妻何氏,誓不更娶,終身不復齒男女事。婦有再醮者,挾貲以通。勃然曰:「若愧為婦,奈何汙吾?」暮夜有奔之者,厲聲叱去,亦竟不與人言。夜攜兩兒,蕭然並臥,儼若寡女。當事者時賜粟帛,扁其門曰「義夫」。子元會仕至新安太守。〔按〕按昏義,男子親迎,再拜奠雁(*古代婚禮,男子到女家迎親,用雁作為禮物,叫「奠雁」),蓋取一與之齊,終身不改之義,非獨婦道為然,夫道亦然也。顧男子以繼嗣為重,一經喪偶,內助無人,不成家道,故於服(*指喪服)終後,不得已而開續娶之途。非因世間男子為政,私自從寬也。嗟乎,人或桑弧未設(*指還沒有兒子),井臼難操(*井臼:打水舂米,指家務勞動),是亦遇之窮耳。苟或不然,則夫婦之倫,原係人道之始,奈何使乾坤之正氣,獨聽巾幗者主張,而鬚眉男子皆屏息以藏耶。卓哉!鄔君,願拜下風矣。

賈御史(《懿行錄》)
明賈御史某,幼聘魏處士女,逾年而女瞽,處士將返幣焉,御史急娶之。魏孺人日請御史置妾(*孺人:明清時七品官的母或妻的封號,所以稱賈御史的妻子為孺人),御史不可。時御史有兄為戶部,納寵京師,孺人請益力,御史復不可。生子衡,弱冠登第,官至刑部主事。
〔按〕古今來娶瞽女者,唐有孫泰,宋有周世南、劉廷式、周恭叔、張漢英數人耳(詳唐宋史),此外不多見也。賈公行履,古人所難,而魏夫人能克配其賢,更足景仰。

史堂(《感應篇圖說》)
史堂微時已娶,及登第,自恨不得富家女為妻,漸至睽隔(*睽:不合),不與同寢。其妻抑鬱成疾,臥病數年,堂不一顧。臨終隔壁呼曰:「我今死矣,爾忍不一視耶?」堂竟不顧。妻死,心不自安,乃從邪說,以土器蓋面,兼用枷索束其屍。是夕見夢於父曰:「女託非人,生遭楚毒,死受厭勝(*厭勝:以巫術詛咒人),然彼亦以女故,壽祿俱削盡矣。」明年堂果死。
〔按〕天順中,都指揮馬良,最為上愛。妻亡,上每慰問。適數日不出,上怪之,左右以新娶對。上怒曰:「這廝夫婦之道尚薄,豈能事我!」杖而疏之。若史堂夫婦,非宿生之怨對乎?覷破怨家,各自尋門走,不覺有味於蓮大師之言。

裴章(《科名勸戒錄》)
河東裴章,父鎮荊州時,有神僧曇照,言章位望過於其父。弱冠,娶李氏,後從職太原,棄妻洛中,別有所挈。李氏自感薄命,布衣蔬食,日誦佛經。又十年,復遇曇照,照驚訝曰:「吾十年前,嘗語郎君必貴,今皆削盡,何也?」章不能諱。照曰:「夫人生魂訴上帝,恐有大難。」後旬日,為其下剖腹於浴釜中,五臟盡出。
〔按〕李氏可謂覷破怨家,各自尋門走矣。

陳公子(其友曾向家君說)
嘉定陳公子某,為徐文學婿,寵媵婢月蘭,伉儷不和。適有算命婆至,知之,索徐重價,出一小木人付徐,身帶七針,囑其密縫夫枕內,過三夜,婢當失寵。徐如其言。夜半,夫忽狂叫,口吐血沫,徐驚悔,取出斷之。未幾,徐亦狂叫,自稱杭州萬卷書,旬日而死,家遂凋落。〔按〕夫固無良,婦亦自取。主婢業報,均所難免。

婆羅門婦(詳《雜譬喻經》)
佛世有婆羅門,其妻無子,妾生一男,夫甚愛之。妻懷嫉妒,佯為憐惜,私取小針刺兒囟上,沒入於頂,舉家不知,兒遂哭死,妾悲悼幾絕。後微知之,問一僧曰:「欲求心中所願,當修何功德?」僧曰:「受八關齋(*即八戒),所求如意。」妾遂受八戒。七日命終,轉生即為其女,容貌端正,一歲而死。妻哭之哀,過於妾之哭子。復生一女,倍勝於前,未幾又死,如是七返。最後一女,生十四歲,垂嫁而死,晝夜悲慟,不能飲食。停屍棺中,不忍蓋之,日視其屍,顏色益好,經二十餘日。有一羅漢,化作沙門,詣門求見,直言示之。妻始覺悟,旋復視屍,臭不可近。遂求沙門授戒。明日欲往寺中,忽有毒蛇當道。沙門知其為妾,代之懺悔,解其怨結,蛇後命過,便生人中。
〔按〕薄行之夫,前既詳言之矣。妒悍之婦,其惡豈可恕哉!《正法念處經》云:「女人之性,心多嫉妒。以是因緣,女人死後,多墮餓鬼中」。故略舉《內典》一條,以為炯戒。

勸求嗣者(共五則皆法)
子息一端,人知操之自我,而不知主之者天也;人知主之者天,而不知操之者我也。何謂主之者天?世有姬妾滿室,兒孫絕響;孑然一婦,子女盈前者;比比皆是。更有多方滋補而無效,而未沽藥餌者先得矣;百計嘗試而無功,而暫共衾裯者偏遇矣;此天也,非人也。何謂操之自我?蓋斬焉無後者,非今生所造之因,即前世所招之果。豈有明明上天,於我獨行其刻乎?然作惡既已招殃,則修善自應獲福。譬如虎項之鈴,自繫者還從自解。亦如寒潭之內,積水可以成冰,化冰還能為水,此人也,非天也。善求子者,往往於不求中得之,於方便中得之,於慈悲平等中得之。現見前人獲是報,何不依他樣子修。

靳瑜(《懿行錄》)
鎮江靳瑜,五十無子,訓蒙金壇。夫人出貲買鄰女為妾。翁歸,因置酒於房,以鄰女侍,且告之故。公面赤,夫人以為己在也,出而反扃其戶。公遂逾窗出,告夫人曰:「汝意固厚。但此女幼時,我嘗提抱之,恒願其嫁而得所。吾老又多病,不可以辱。」遂還之。次年夫人生子文僖公,十七歲發解(*明清時稱鄉試考中舉人為「發解」),位至宰相。
〔按〕因無子故置妾,既還妾反生子。使不還妾,未必生子也。今人無子,便思娶妾,豈知欲火愈熾,福德愈輕,是猶渴飲鹽湯,彌增其渴。惜乎世人不悟也。

馬封翁(《迪吉錄》)
馬封翁(*封翁:舊時子孫貴顯,父、祖因而受封典的,叫「封君」,也叫「封翁」),中年無子。娶一妾甚豔,每櫛發,見公必避。叩之,乃曰:「父死於任,骸骨難歸,故鬻妾耳。妾未經卒哭,約發以素,是以相避。」公惻然,即日還其母,不索原錢,並助路費,母子拜泣而別。是夕夢神告曰:「天賜汝子,慶流涓涓(*此指子孫不斷絕)。」明年果生一子,因名曰涓,即狀元公也。
〔按〕岳州馮狀元,父無子買妾,得一宦女,還之,未幾妻娠,里中皆夢鼓樂送狀元。與此同。

高封翁(《感應篇瀹註》)
揚州高某,初無子。販貨京口,寓中時聞安息香,一日壁中忽伸進一枝。公潛窺,見一少女獨坐。訪之主人,即其女也。問何以不字(*舊時稱女子出嫁為「字」),曰:「擇婿難耳。」數日,公於鄰中訪一婿以告。主人微嫌其貧。公曰:「吾當借貲與之。」是日即為作伐(*做媒),贈數十金。歸夢神曰:「汝本無子,今當賜汝,可名銓。」逾年,果生一子。後登第,仕至尚書。
〔按〕不起邪心,難矣;為之擇婿,更難。擇婿,難矣;捐貲助其營生,更難。仁人用心,固如此哉!

錢長者(《懿行錄》)
毗陵錢某,貲甲一郡,行善乏嗣。里有喻老,為勢家所逼,求貸於公,公不計券,如數給與。事平,喻挈妻女踵謝。夫人見女有姿色,欲翁娶之,喻氏甚喜。公曰:「乘人之危,不仁;本欲行善,復雜愛欲於其間,不智。」急還之。是夕婦夢神曰:「汝夫厚德,當賜汝貴子。」逾年果生子,名天錫,年十八,鄉會連捷。
〔按〕經云:「淫人婦女者,得絕嗣報。」可以返觀而悟矣。

富翁某(《迪吉錄》)
閩富人某,無子,多美妾,皆不育。時有官赴任,中道妻亡,行李告竭,女泣曰:「母將腐矣,不若鬻我以葬,餘為行貲,父任滿贖可也。」父曰:「我止有汝,安忍為此?」女曰:「舍此無策。」於是涕泣鬻之富人,得錢三百千,而富人不知也。見其幽閒貞靜,行止非常,約發雖以素,略不示憂戚之容。問之不告,叩介紹者,乃知其詳,遂送還其父。父慮錢散無償,翁曰:「不必償矣。」又助路費二百千。未幾,正妻生二子,皆少年登第。
〔按〕馬公所買之妾,是鬻身葬父;富翁所買之妾,是鬻身葬母。若不遇此善人,無以為孝女勸;若不生此貴子,無以為義士勸。

勸求壽者(共三則一法一戒一法戒)
人之有精液也,如樹之有脂也,燈之有膏也。滋之則茂,竭之則枯。《解脫要門》云:「修行之人,若數十年欲心不動,則精髓凝結,漸成舍利。」《道書》曰:「欲念不生,則精氣發於三焦,榮華百脈。」《蘇子》曰:「傷生之事非一,而好色者必死。」無如世人,淫欲關頭,至老不悟。當淫火動時,便起欲念;欲念起時,精氣益耗。精氣既耗,淫火愈動,互相引發,死亡立至。更有服餌熱藥,助火導淫,煎灼五臟,其禍尤慘。至於虧損陰德,削奪壽算,更不必言矣。有志長年者,豈可蹈此覆轍哉?

范縣尹(《迪吉錄》)
唐范某,精於歷數,自算來秋壽祿俱盡。時欲就職江西,訪之日者(*舊時占候卜筮的人),日者曰:「君大限在來年七月矣,何以遠官為?」范曰:「某亦自知,但欲得微俸以嫁女耳。」及之任,買得一婢,詰之姓張,父嘗為某堰官,乃故友也。歎曰:「吾女不愁不嫁。」擇一賢婿,先以女妝嫁焉。秩滿歸京(*秩滿:官吏任期屆滿),仍遇日者,見而駭之,問故,以直告,歎曰:「子今福壽未可量也。」後歷官數任而卒。
〔按〕人若康健時常想死日,則何善不為?何惡不戒?惜乎,不念歸期耳。菩薩八念中,有一念死,其義深哉。

王某(思仁目擊)
崑山庠生子王某,弱冠時,與一鄰女有約,往來不絕。其父時用夏楚(*古代學校的體罰用具,鞭子或棒類),卒不戒。一日傷於胸,得嘔血症,百藥不效。畢姻甫三載,遂身故。其婦哀毀數年,亦卒。
〔按〕昔有宮人,多懷春疾。醫者曰:「須敕數十少年藥之(*舊時皇帝允許稱「敕」)。」帝如其言,閱月,宮人皆肥澤,拜帝謝恩,諸少年俯伏於後,枯瘠無復人狀。帝問是何物,對曰:「此是藥渣。」王某既自身為藥渣矣,又欲服藥,將焉用之?

王沈二人(《感應篇集解》)
宋開禧初,簡州進士王行庵,弱而寡欲。其表弟沈某色力強壯,肆情花柳。王屢規之,不聽。一日沈自外歸,目擊其妻與人苟合,正欲取器擊之,手臂忽不能舉,浩歎而卒,時年三十一。丁卯冬,王偶患疾,設醮(*醮:舊時一種禱神的祭禮),道士拜疏,伏地良久,起云:「查公壽算,止得五旬,以兩次不淫人女,延壽三紀(*十二年為一紀),後果至八十有六。
〔按〕野草閑花,固宜永斷,即夫婦之際,亦當相敬如賓。唐薛昌緒與妻會,必有禮容,先命女僕通語再四,然後秉燭造室,高談雅論,茶果而退。或欲就宿,必請曰:「昌緒以繼嗣事重,欲卜一嘉會。」此雖近迂,然欲矯枉必先過正。故錄之,以備韋弦(*韋弦:有益的規勸)。

勸遇難者(共三則二法一戒)
顛沛流離之際,完一婦女節,功必倍之;損一婦女節,過亦倍之。得失天淵,尤宜謹守,是在強為善而已矣。

汪一清(《續筆乘》)
嘉靖末,漳庠汪一清,遇亂被獲。見賊執一婦至,乃同學友妻也,竟認為妹,許其贖出。賊乃同閉一室,相對月餘,不起邪念。後得贖歸,友泣拜謝之,汪隨登第。
〔按〕達旦之義,再見汪君。古往今來,幾人仿佛?

張文啟(《不可不可錄》)
明末福建張文啟,與周某避寇山中。有少女先在,見二人,倉皇欲避。張曰:「去必遇寇,吾等皆誠實人,決不相犯。」中夜,周欲私之,張力阻得免。及旦,張惡周在,同之出山,知寇已退,速訪其家迎之。張後為黃姓者婿,奩具甚厚,觀之,即其女也,生二子,皆登第。
〔按〕周生業報,固自在後,惜乎未之知耳。

池州舟子(池州人述)
康熙癸卯,池州大水。有人駕舟救一少女,將汙之,女仍入水,遇樹得生。逾年女嫁他村,合巹之明日,女見其舅,即前逼己之人。大恨,泣告送嫁者,遂自縊死。
〔按〕後女家與之構訟,其事始聞於人。

勸醫士(共二則皆法)
淫欲關頭,他人破之難,醫家破之易。何則?人想病時,欲心自淡,今則所見無非病人,其易一也;人惟不知衛生,所以斫喪,今則精於調攝,其易二也;男女之體,本是革囊,滿盛惡露,只因薄皮所覆,瞞盡天下英雄,今既識得病源,不啻洞見肺腑,其易三也。勉之哉。

聶從志(《文昌寶訓》)
宋嘉祐間,黃靖國為儀州判官,被攝至冥,主者曰:「汝官儀州,曾知一美事乎?」取簿示之,乃醫者聶從志,於某年月日,在華亭楊宅行醫,拒奔婦李氏。上帝敕其延壽三紀,三世登科。其後一一皆驗。
〔按〕禁止邪淫,鬼神便稱美事,則反此者可知矣!

陳醫師(《感應篇廣疏》)
餘干陳某,嘗醫活一貧士,士感之。一日暮宿其家,值士他往,妻欲出陪,陳止之。婦曰:「姑意也。」陳曰:「不可。」婦低回良久。陳連曰:「不可不可。」後幾不自持,遂取筆書曰:「不可二字甚難。」天明辭去。後陳之子應試,試官欲棄其文,忽聞連呼「不可」。細閱之,決意欲去。遂大聲曰:「不可二字甚難。」不得已,強錄之。及謁見,乃知其故。
〔按〕其子幾不中式,皆從乃父幾不自持來。

勸商農工賈(共六則皆戒 附豪仆)
商農工賈,當自念曰:「吾等或靠經營,或靠手藝,披星戴月,冒暑沖寒,不過欲少積錙銖耳。人有妻女,我亦有妻女;人有姊妹,我亦有姊妹。他人若起惡念,我必切齒銜仇;我若稍有邪心,彼亦摩牙抱恨。現見某某為姦淫事,疾病死亡,官非破敗,甚至鬻女賣男,棄家蕩產,只為一念之差,以致如此。吾今早自覺悟,便當斷此邪心。見女之老者,當作母想;長者當作姊想,少者當作妹想,幼者當作女想。不談閨閫(*指內室)之事,不看淫邪之書。兼之步步積陰功,時時行方便,則福壽自然日增,子孫自然榮茂。世間便宜,孰過於此。」

木商某(《戒淫彙說》)
嘉靖末,宜興節婦陳氏,有姿色。一木商見之,百端誘餌,知不可犯,乃夜擲木其家,聞官以盜,又賄胥吏窘辱(*胥吏:官府中辦理文書之類的小吏),以冀其從。婦日夜禱玄壇,一日夢神曰:「已命黑虎矣。」未幾,木客入山,有黑虎躍出,越數人而食之。
〔按〕此等惡人,投畀豺虎,固不足惜。獨惜其白髮高堂,紅顏少婦在千鄉萬里外,哭望天涯,骸櫬(*棺材)俱無著耳。客居之士,所當痛心而鏤骨矣。

王勤政(《感應篇圖說》)
滁陽王勤政,與一婦通,有偕奔之約,而虞其夫追及。未幾,夫為婦所制而死。王駭,奔江山縣,自謂可脫。饑投食店,業店者供二人食,王問故,曰:「頃有被發人隨汝,非二人乎?」王知為怨鬼,詣郡自首而伏辜焉。
〔按〕怨鬼既隨,不能自主。其自首也,怨鬼有以使之也。

麻村二人(《不可不可錄》)
麻村甲乙二人,居止不遠。甲戀一孀婦,其妻懷恨。乙使己妻挑之,遂通焉。積久,乙妻亦恨。一夕甲在孀婦家,渴而趨歸,至門首,忽聞乙與妻語,大怒,還至孀婦家,取斧而往。道經乙門,欲先淫其妻以報焉。乙妻亦怨夫之不歸也,姑從甲意。時乙在甲家,度甲將歸,私欲殺之,持斧立自門首,聞門內男子聲,急叩門,甲持斧躍出,乙持斧砍入,暗中大叫。鄰里執炬來勸,乙見姦夫即甲也,大驚,問甲曰:「汝何處得斧?」甲曰:「本欲斷姦夫頭,因汙汝妻,姑饒汝命。」乙曰:「吾何曾奸汝妻?」甲指其斧曰:「此非我廚下缺柄斧乎?」乙語塞。眾皆曰:「此天報也。」譁然而散。
〔按〕淫人妻女,妻女人淫。與慶封之易內何異!

戈阿己(目擊其審單)
康熙己酉,崑山戈阿己,淫一邱氏婦,時往焉。一日曰:「我殺汝夫,何如?」婦怒,止之。其夕竟操刀往,妻不覺。乘暗揮刃,適邱如廁,誤傷其女,邱聞之官,戈戮於市。
〔按〕奸人之妻,反惡其夫。只此一念,天網難逃。

南京工某(余成童時親聞)
康熙辛亥冬,南京有工某,僦居崑山。通於賣麵之妻,夫覺之,遷避一村。未幾,工亦遷至。一夕夫自外歸,潛聞私語,密自開門,取麵刀暗中斫之,正中其腦,連被捆榻下。夫以為死,叩鄰取火,火至並殺其妻,而姦夫已失所在矣。明日有人報曰「某處荻葦中有死人。血流遍體,但裹一濕棉被,冰結如膠。」視之,即工某也,相距里許,隔一大河。蓋裹被渡河,冰水入腦而死者。
〔按〕臨白刃,至痛也;渡冰河,至寒也;暴屍骸,至羞也;別妻子,至慘也。而皆於淫念致之。所以《楞嚴經》云:「菩薩見欲,如避火坑。」

張甫(萬人目擊)
太倉張甫,素有淫掠之行,良家婦女,亦間遭其汙。後投郡城顯宦家,勢益橫。康熙壬戌秋,被害者羅其惡事,控於軍門。當事鞫得其實,拷掠備至,枷示閶門(*閶門:蘇州城西門),限其絕命而後釋。
〔按〕余閶門目睹後,適梓人(*指刻板工人)進此板書樣,故並刊之。

勸親狎妓童者(共二則皆戒)
妓女之流毒,甚矣哉。竭人精氣,耗人貨財,離人夫婦,朴者親之而淫蕩,智者戀之而昏迷。迎新送舊,藏垢納污,此亦天下之至穢者也,而俗士甘之,奇已。至於龍陽(*龍陽:戰國時魏有寵臣,食邑龍陽,號龍陽君,以後稱男色為龍陽),尤屬多事,幸得為男矣,無可被汙矣。乃於無可汙之處,而必求其汙之之道,豈非自尋煩惱耶!不知何人作俑,其習至今存也。潔白之士,宜並戒之。

趙劉二子(都中競傳)
宛平民趙林,與劉方遠,飲妓家。妓之舊好王宗義至,劉毆之,立斃。聞於官。劉囑妓誣供趙殺,趙抵死。一日劉方宴客,客忽揪其發,作趙聲罵曰:「爾實殺人。嫁禍於我,我已訴陰司,攝汝輩矣。」未幾,劉與娼俱死。
〔按〕楊邦乂足不涉茶房酒肆,一日被友誘入妓館,遂至焚衣自責。較之趙劉,優劣何如。

張崇義(友人目擊)
康熙辛亥,山西永甯州銀匠張崇義,比(*親近)一頑童武根耳子,寢食與俱。一日張醉,先就枕,根耳子見鋪內有物,竟拉殺張,竊之而逃。時適五鼓,逃出東門,門尚未啟,次早獲之,擬斬立決。
〔按〕俊童在家,每彰閨醜。張生之變,猶屬意外耳。

勸悔過(共三則各兼法戒)
邪淫之事,世人犯者甚多,雖一時不見惡報,然冥冥之中,有默消其福者,有陰奪其算者,有削去其科名者,有死於蛇虎、刀兵、官非水旱者,更有自身暫脫而報於子孫,今世未償而酬於來世者。譬如密羅之雀,處處無逃;亦如漏器之魚,漸漸就死。今人舉足動步,皆臨暗廁深坑,恬不知畏。一旦業報到來,手腳忙亂,如落湯螃蟹,嗟何及哉!普勸世人,早自覺知,生大恐怖,發大羞慚,起大勇猛於佛菩薩前,一一懺悔,則罪從心起,還從心滅,積德既久,自可挽回。若欲超出三界,又當發菩薩誓願,願未來世度盡一切眾生,所有淫業罪報,盡行救拔,使彼蓮花化生,不由胎獄,則不惟惡業消除,抑且獲福無量。故《涅槃經》云:「譬如毯花(*毯花:棉花),雖有千斤,終不能敵真金一兩。如恒河中投一升鹽,水無鹹味。屠刀放下,還同不壞之身;水底回頭,便立菩提之岸。」火急進步,時不待人,若智若愚,皆當自勉。

洪燾(《迪吉錄》)
明洪燾,文忠公次子也。一日如廁,被亡仆拉至陰府,見一貴人中坐,緋衣綠衣者左右侍立,洪以前程為問,綠衣者出一冊於袖中,其字如蚊,己名下不能盡閱,後註云:「合參知政事,以某日汙室女某,降秘閣修撰,轉運副使。」洪悚然淚下,綠衣者曰:「但力行善事,猶可挽回。」既蘇,已死三日。遂勇於為善。後公以秘撰兩浙漕召,甚恐,竟無恙。以上壽終,官至端明殿學士。
〔按〕最易犯者莫如媵婢,豈知折福乃爾哉,慎之慎之。

項夢原(《知非集》)
北直項夢原,原名德棻,夢己中辛卯鄉科,以汙兩少婢削去。遂誓戒邪淫,力行善事。刻《金剛經》,歲施之。後夢至一所,見黃紙第八名為項姓,中一字模糊,下為「原」字。因易名「夢原」。壬子鄉試中二十九名,己未會試中第二名,心甚疑之。及殿試,二甲第五(*二甲:第二等),方悟合鼎甲之數恰是第八(*鼎甲:科舉考試中進士一甲前三名的總稱。即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狀元居鼎甲之首,別稱鼎元),而榜紙實黃也,後官至副憲。
〔按〕戒淫善矣,並流通內典,善之善者也,奚但滅罪哉?

田某(《不可不可錄》)
明季田某,丰姿俊雅,婦人往往奔之。田心知其非而不能戒。讀書於南山寺,見神人白日告之曰:「汝有大福,因花柳多情,削去殆盡,若自今改過,猶不失為進士御史。」田急猛省懺悔,其爵果如神言。
〔按〕《解脫要門》云:「若懺悔淫業,須觀女根如毒蛇口,其罪自滅。」犯淫戒者不可不知。

勸犯根本重罪者(共三則皆戒)
《華嚴經》云:「邪淫之罪,能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妻不貞良;二者得不如意眷屬。」《罪福報應經》云:「淫人婦女者,死入地獄,男抱銅柱,女臥鐵床。從地獄出,常生下處,墮雞鴨中。」雖然,此猶泛言淫業也。若乃至親尊長、僧尼淨眾,而有烝穢染汙(*烝:與母輩通姦),則名根本重罪,死墮無間地獄。屠割燒磨,無暫停息。此界壞時,寄生他界;他界復壞,更寄他方。具如經說,言之可畏。若世人不知,曾犯此罪,或雖無其事,而有其心,亦名為犯。須知此人三寸氣斷,必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宜乘康健之時,於三寶前,苦切懺悔,誓度十方一切眾生,使彼皆出三界,我然後方成正覺。則雖有定業,自然消除。昔阿闍世王,犯大逆罪,以懺悔懇切故,在地獄中,不過如世間牢獄五百日苦(詳《菩薩本行經》)。足見懺悔功德,不可思議。倘然一日因循,難免長劫苦楚。

朱公取卷(本房吳履聲述)
宿松令朱維高,康熙己酉,入江南內簾,取中一卷,夜夢鬼曰:「此人不可中。」因手書一「淫」字。問其詳,曰:「此人奸繼母之女,已干天譴。」次日偶忘其夢,以此卷呈,主試者大加稱賞,忽以筆抹「險阻」二字,朱稟云:「中卷內有此字者甚多,似不應抹。」主試者悔之,命朱洗去。及洗,而墨跡潰透數層矣。忽憶前夢,遂決意擯去。
〔按〕北俱盧洲,當男女會合時,同至樹旁,樹枝四面垂下,自然得諸臥具。若此女係母姨姊妹,樹枝不垂,強意汙之,樹即枯死(出《起世因本經》)。可見骨肉之間,大犯天忌,擯出孫山,未足以懲其罪也。

許兆馨(《感應篇說定》)
晉江許兆馨,戊午孝廉也。往福寧州,謁本房座師(*明清舉人、進士稱其本科主考官為「座師」),偶過尼庵,悅一少年尼,挑之不從,遂以勢脅之,強汙焉。次日無故發狂,嚼舌兩斷而死。
〔按〕此是花報,果在地獄。

進香舟人(姑蘇間進香者述)
順治初年,有夫婦進九華香,夜宿舟中,有人窺其妻美,夜半詐為夫而淫之。次早方覺,慚而縊死。夫大痛,買棺殯於道。朝禮畢,載其柩歸。至家,則其妻先在焉。駭以為鬼,婦曰:「汝送我先歸耳。」夫益駭。發棺視之,則死者乃同舟人也。項上有索,如縊死狀。由是遠近傳播,朝禮者,益加嚴肅。
〔按〕進香之人,定係信男女,報之所以速而奇也。

勸發心出世(引經十則八法二戒)
昔世尊在祇園精舍,有四比丘,共論世間何者最苦,一言淫欲,一言饑渴,一言瞋恚,一言驚怖,共諍不止。佛言:「汝等所論,未究苦義,天下之苦,莫過有身。饑渴、瞋恚、色欲、怨仇,皆因有身。身者,眾苦之本,禍患之源。」(出《法句經》)即如淫欲一事,有女人之身,即愛男子;有男子之身,即愛女人。敗名喪節,損福削壽,靡不由之。縱或矢貞守操,現享富貴,而享富貴時,必造惡業。一日行兇,萬劫受報,所得不償所失。即或享福之時,又修善業,直至生天,而天福一盡,復入輪回。所以經云:「轉輪聖王,王四大天下,飛行自在,福盡還作牛領中蟲。」則知業緣福報,總歸墮落之因;地獄天宮,儘是輪回之處。若不發出世之心,趣菩提之路,而徒屑屑焉,今日修善,明日改惡,轉輪於三途八難,非所望於血性男子也。雖然,曲高者和自寡,此言可為知者道。
如來降誕(《釋迦如來譜》,此條雖無與乎戒淫,然欲為下文張本,不得不述應化原由。庶使一段大事因緣,不至泯沒耳。)

本師釋迦牟尼佛,於無量劫前,已經成道。為欲救度眾生故,分身無數,處處示現降生耳。即以此土釋迦言之,即天竺國淨飯王之太子也。未降生前,在兜率天宮,名善慧菩薩。時天竺國有聖王,名淨飯王,聖後名摩耶夫人,皆過去古佛,現身為國王國母。菩薩即乘六牙白象,騰空入夫人右脅,聖母即覺身體安樂,如服甘露;智慧辯才,應時具足;諸天妙膳,自然而至。將及彌月,聖母引諸宮女遊於園中,偶舉右手,攀波羅叉樹枝,太子於右脅忽然而生,放大光明,遍照天地。萬天聖眾,讚歎歡喜。地上忽湧香水二池,一冷一熱,浴太子身。又虛空中九龍吐水以應之,四大天王抱持太子,忉利天王以天衣承接。爾時太子,各於方面自行七步,曰:「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時淨飯王坐寶殿上,適議國政,忽聞大臣擊歡喜鼓,奏誕聖子。欲以寶輦載之入宮,毗首羯磨天化作七寶車,四大天王為之御,諸天於虛空中燒微妙香,供養太子。太子身具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十九出家,三十成道。此其大略之毫末也,詳在大藏諸經,不可殫述。
不染世緣(《佛本行經》及《過去因果經》)

爾時淨飯王,聘耶輸陀羅為太子妃,具足姻禮。復增二妃,一名瞿夷,二名鹿野,即為三妃。起三宮殿,采女三千,侍御太子。第一宮采女,當於初夜;第二宮采女,當於半夜;第三宮采女,當於後夜。宮中復奏千萬音樂,晝夜不絕。爾時太子恒與其妃,行住坐臥,無有世俗之意。於靜夜中但修禪觀,未嘗與妃有夫婦之道。

菩薩降魔(《觀佛三昧海經》)

魔王波旬見太子勇猛修行,欲敗其道,遍集天兵,毒龍惡鬼,詣太子所,刀輪火箭,四面雲集。太子入慈心三昧,不能為害。波旬大怒,復遣三女,天冠纓絡、容儀晃耀,乘七寶車,安施寶帳,無量玉女各奏天樂,身中毛孔皆出妙香,至太子所,下車合掌,安詳徐步,禮敬太子。手執寶器,盛天甘露,獻太子,言:「太子生時,萬神侍衛,何棄天位,來此樹下?我是天女,六天無雙,願以微身,奉上太子,乞遂下情。」爾時太子身心不動,但以眉間白毫旋向三女。三女自見身內:膿血洟(*鼻涕)唾、九孔筋脈、大腸小腸、生藏熟藏,其間各有無量諸蟲,宛轉遊戲。三女爾時即便嘔吐。又見自首:一化為蛇,一化為狐,一化為狗。背上負一老母,發白麵皺,猶如僵屍;胸前復抱一死小兒,六竅流膿。三女驚怖,匍匐而去。

醜訶美女(《雜譬喻經》)
佛世一婆羅門,生女端正,豔麗無雙。乃懸金於外,募有能訶我女為醜者,當與之金,九十日內竟無應者。引至佛所,佛便訶言:「此女甚醜,無有一好。」阿難白佛言:「此女實好,而佛言惡?」佛言:「人眼不視色,是為好眼,耳鼻舌亦爾。身不著細滑,是為好身;手不盜他財,是為好手。今此女眼視色、耳聽音、鼻嗅香,身著細滑,手喜盜財,如此之者,皆不好也。」

佛破男欲(《出曜經》)
拘睒彌國,有摩因提,生女端正,將詣佛所,願給箕帚(*作妻妾)。佛言:「汝以女為好耶?」曰:「從頭至足,周旋觀之,無不好也。」佛言:「惑哉肉眼!吾觀從頭至足無一好也。汝見頭上有發,發但是毛,象馬之尾,亦皆爾也。發下有髑髏,髑髏是骨,屠家豬頭,骨亦皆爾。頭中有腦,腦者如泥,臊臭逆鼻,下之著地,莫能蹈者。目者是池,決之純汁。鼻中有洟,口但有唾,腹藏肝肺,皆爾腥臊,腸胃膀胱,但盛屎尿。四肢手足,骨骨相拄,筋攣皮縮,但恃氣息以動作之。譬如木人,機關作之,作之既訖,解剝其體,節節相離,首足狼籍。人亦如是,好在何處?」

佛破女欲(《摩鄧女經》)
佛告摩鄧女(*又作摩鄧伽女,淫女,曾以幻術迷惑釋加牟尼佛的弟子阿難):「汝愛阿難何等?」女言:「我愛阿難眼,愛阿難鼻,愛阿難口,愛阿難耳,愛阿難行步。」佛言:「眼中但有淚、鼻中但有涕、口中但有唾、耳中但有垢、身中但有屎尿,臭處不淨。其夫妻者,便有惡露;惡露中便生兒子。已有兒子,便有死亡;已有死亡,便有哭泣。於是身中,有何所益?」

目連卻婦(《禪秘要經》)
長老目連,得羅漢道。本婦欲從之,盛服莊嚴,欲壞目連。目連即說偈言:「汝身骨乾立,皮肉相纏裹。不淨內充滿,無一是好物。我心如虛空,一切無所著。正使天欲來,不能染我心。」

沙彌守戒(《賢愚因緣經》)
佛世安陀國有優婆塞,供養一比丘、一沙彌,日日饋膳。一日舉家出門,獨存十六歲幼女,容貌無雙,偶忘饋膳,食時既至,比丘遣沙彌自取。女聞叩門,知為沙彌,喜而延入,倍現淫態,謂沙彌言:「吾家財寶,其數無量。若遂我願,當為汝婦。」沙彌自念:我有何罪,遇此惡緣。寧喪身命,終不破戒。若欲逃去,彼必牽住,路人見之,反取污辱。乃方便告云:「汝可閉門,我入一房暫停須臾,當即如願。」女出閉門。沙彌入室,見一剃刀,心甚歡喜,乃脫衣服,合掌跪向拘尸那城,佛涅槃處,涕泣發願:「我今不破佛菩薩戒及和尚戒,自捨身命,願我世世生生,出家修道,究竟成佛。」遂自刎死,流血滂沱。其女見之,欲心頓息,大生悔恨,自斷其發。父適歸家,叩門不啟,使人逾入,見女如是,駭問其由。女默不答,心自思惟:若以實對,甚可羞慚;若言沙彌辱我,必墮地獄,受苦無極。展轉熟思,即以實告。父因入房,合掌作禮。國王聞之,禮拜讚歎,見聞者皆發菩提之心。

抱眠罪果(《僧護經》)
僧護比丘,從龍宮出,經歷一處,備見種種可畏之事:殿堂壁柱,及諸器皿,皆血肉所成,火燒受苦,共有五十六事(詳在經中)。內有二沙彌,眠臥相抱,猛火燒身,苦不休息。出問世尊,世尊一一答之(詳在經中)。又云:「汝見二沙彌者,是地獄人。迦葉佛時是出家人,共一被褥,相抱眠臥,故入地獄;火燒被褥中,相抱受苦,至今不息。」

業識化蟲(《法句喻經》)
佛世有清信士,供養三寶。臨終之時,其妻在傍,悲傷痛苦,夫聞哀戀,即時命終,魂神不去,在婦鼻內,化作一蟲。時有道人,見婦哀哭,善言勸諭。其婦爾時,涕淚交出,蟲便墮地,婦見而慚,欲以腳蹈。道人急告曰:「止止,莫殺,是汝夫君!」婦曰:「吾夫奉經持戒,精進難及,何緣為此?」道人曰:「因汝恩愛,臨終哭泣,動其戀慕,故墮蟲身。」道人為蟲說法,蟲聞懺悔,命終生天。
〔按〕臨命終時,最為要緊。一念偶錯,前功盡棄。慎之。

欲海回狂集卷二
受持篇
居官門(共計十科,七十有五條,多屬治國平天下之事。)
〔發明〕萬惡之首,實唯邪淫。況居高位,式化匪輕(*式化:作為榜樣來教化下民)。作君股肱,納誨宜勤。為民父母,訓俗須殷。敢竭芻蕘(*指草野之人),獻之公庭。擴而充之,存乎其人。

翼贊皇猷第一 輔君以清心寡欲。時陳福善禍淫之理。∥不進淫書。不獻美女。∥常言少置妃嬪。∥疏請禁天下編輯淫書。裁節梨園教坊(*舊時演戲的場所)。流通三教典籍。(八條,初成主德,次盡臣道,次福及宮中,末恩流海內)
鼓勵風俗第二 增修節義傳。贈義夫節婦扁額,仍不許置酒高會。刊行善書。嚴喪中娶妻生子律。∥禁畜娼優。禁編造淫書。禁賣小說。禁寫春畫。禁造泥美人。禁貨淫藥及淫具。禁賭博。禁掠賣男女。禁賽會迎神。男女無故不入尼院。婦女不豔遊。∥妾不衣帛。婢無膏沐。稅沽酒。(十八條,初尚禮教,次禁囂靡,末崇節儉)

約束軍士第三 嚴禁姦淫虜掠。不許混入尼庵。(二條,初通禁,次特禁)
不輕准呈狀第四 離人夫婦。株連尼孀。∥姦情無實。童年男女。(四條,初存厚,次原情)

勿逮婦人第五 非關大逆。事在赦前。有夫男者。∥適欲遣嫁。新婚之女。臨產之婦。∥我將遠出。我方醉怒。(八條,初論事,次諒情,末審己)
勿輕逮婦人第六 良時令節。酷暑嚴寒。事尚可遲。∥路遠經宿。∥可以調和。勢家所訟。未經三思。∥現在出家。多年守寡。良家之女。有孕之婦。新遭火盜。(十二條,初揆時,次度地,次量事,末觀人)

謹防物議第七 不以美女幼童結權貴。不縱幕賓及子弟、親戚、僕從,遊妓館。不於任所納妾聯姻。∥不賞花玩月。不受助淫藥餌。不納舞女歌童。不赴優觴妓席。(七條,初恐失名節,次恐損威望)
用刑仁術第八 生員犯奸,教官撲責。僧道違律,易服施刑。∥婦人有罪,著衣行杖。重罪女犯,另置一牢。(四條,初貴賤有等,次男女有別)

毋置妾第九 有子。年老。姬媵滿前。已造淫業。∥家有悍妻。有俊仆。多方求子不效。∥自身顯達,妻在故鄉。(八條,初論理,次量勢,末度情。以下通士庶)

不敢作妾第十 同姓女。儒家女。尼孀女。∥祖父之婢。(四條,初以在外者言,次以在家者言)
居家門(共十科,一百條,多屬齊家之事)

〔發明〕具此鬚眉,號曰丈夫。一家之中,瞻我仰我,苟失其正,萬事俱左。天惡淫人,如棄涕唾。邪淫之報,更仆難數。說之傷心,聞之悽楚。聊陳管見,不辭口苦。遵此居家,芳流千古。

杜邪第一 妓女不許入門。梨園不許入門。賭博挾妓者不許入門。∥師巫不許入門。藥婆不許入門。貨淫具者不許入門。(六條,初絕能淫之輩,次斷導淫之緣)

遠嫌第二 同胞兄弟,不入寢室。嫂叔相見,笑不露齒。男女五歲不同臥,十歲不同食。不互穿小衣。出嫁姊妹,不至其臥房。從堂姊妹嫂叔,不私見。服外姊妹不相見(*服外:表示關係較疏遠)。抱幼妹侄女,不裸形,不嗚口。∥女子無故不見姑夫。妻之姊妹不相見。婿至外家,不進內室。妾之兄弟,不見主母。∥養媳雖幼,勿使共食。非至戚,內外不通問。非大禮,內外不通問。(十五條,初同姓,次異姓,末同異姓)

肅閨第三 家中不聞悍婦聲。婦女不豔妝,不佩香囊。不觀燈看戲。不窺門。少飲酒。無穢語。相敬如賓。笑不露齒。暑不袒裼。男子暑月下體重衣,女人三衣。衣服不曬外,不薰香。名刺書簡,妻女不代筆。妾不近僮仆。∥奴不裸形。婢不入市。(十五條,初妻妾,次仆婢)

家教第四 對子女,夫婦不戲。∥男子過十歲,不近婢。往親友家,勿使入內。行路教以正視。不許多飲酒。不許觀燈、看戲、遊春。不許習博弈、□蒱(*□蒱:古代博戲。□,同「樗」)、鬥牌、擲骰。勿近狂徒。勿從譭謗三寶之師。使早修不淨等觀。使常知福善禍淫。∥幼女勿使僮仆抱。六歲以上,不出門庭。不許飲酒。不許覽山歌、小說。勿學詩、畫、琴、棋。常使持經念佛。教以四德三從。(十八條,初端其本,次訓子,末訓女)

冠婚第五 未冠不先婚。贅婿及養媳,未婚各不相見。洞房無戲謔聲。∥子已冠,父節欲。子已婚,父絕欲。(五條,初夫道,次父道)

喪祭第六 三年之喪,不娶妻妾。夫婦不同寢。期之喪,夫婦僅同寢。∥父母忌日,不同寢。將忌三日,僅同寢。(五條,初喪略,次祭略)

宴會第七 不尚聲樂。不酣歌狂飲。妾婢不侑觴(*侑觴:勸酒)。∥孀婦非至戚,不邀飲,不留宿。女親在家,臥室宜遠徙。親戚所隨婢媵,臥榻不離其主母。少年女僕邀遠客,必使其夫同往。(七條,初男,次女)

遠慮第八 家主常早起晚睡,門戶謹嚴。不與迎神賽會。∥子女謹樸者,婚嫁宜遲。流動者,婚嫁宜早。太幼勿聯姻,勿過信媒妁。勿輕以女為養媳。有二子者喪偶勿娶,一子者宜娶妾,恐淩虐原配子女故。少年孀婦有志者守,無力者嫁。∥不畜美貌乳母。不彰豔妾名。奴婢不令同處食,同室臥。不畜豔婢。不畜俊僮。∥不藏戲文小說、美女圖像、樂器。(十五條,初防意外事,次婚嫁等事,次妾媵等事,末器玩等事)

世諱第九 父子同居防聚麀。兄弟同居防亂宗。∥親戚同居防亂姓。室女通外防閨醜。(四條,初防倫紀之壞,次防德名之損)

御下第十 寬待奴僕,常作子想,於諸媵婢,常作女想。∥妻不在家,婢媵不臥寢室。脫靴帽、換衣服,勿用婢。洗男子溺器,不用婢。奴僕早婚配。新婚者不遠遣。婢媵父母備價來贖,速還其券。家生女,聽仆遣嫁。奴婢通姦宜遠逐之,勿酷毒拷掠。罵奴婢,不及其父母妻室,彼若罵他人,亦嚴禁之。(十條,初總言稱心之厚,次備到政寬)

廣戒門(共十科,一百二十條,多屬修身正心之事)

〔發明〕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阿難此語,苦口叮嚀。載於《阿含》,《增益》之經。吾述「廣戒」,本此菩心。莫謂人微,其言亦輕。凡百君子,洗耳來聽。

守身第一 不敢以父母之遺體,隕節敗名,令人不齒。不敢以父母之遺體,少年斫喪,多病早夭。∥不敢以父母之遺體,顯犯王法,身投憲網。∥不敢以父母之遺體,上干天譴,福祿俱消。不敢以父母之遺體,造絕嗣因,斬焉無後。(五條,初以名壽言,次以國法言,末以果報言)

攝心第二 務絕愛心。貪心。驕心。侈肆心。逸樂心。妒忌心。怙惡心。迷戀心。隨逐心。退惰心。∥常發慈心。悲心。恕心。智慧心。厭惡心。羞愧心。恐懼心。懺悔心。堅固心。出世心。(二十條,初去妄,次存誠)

言語第三 與女人言,不現情欲相,不談夫妻胎產事。不傳閨門語。不破人婚姻。不代人作伐(作伐:作媒)。不介紹買婢妾。不以穢語罵仇家。不出風流綺語。∥乍見遊女,不以告人。不言某處劇戲。不說女人貞淫好醜。不論服飾妍媸。不言某家有賢女、長女、美女。不問某家婦有孕與否。不讚歎淫書。常言善惡必有報應。常言死後神明不滅。(十六條,初自積陰功,次斷人邪念)

文藝第四 多閱內典。少撰詩賦。∥見詩書所載節婦,常起敬心。所載美女,不起染心。於苟且事,不起隨喜心。賀祖父、伯叔、兄弟、姊妹畢姻詩文,不低回涵泳。∥常善著書。不評閱傳奇事。著節婦傳,不稱其貌。不翻貞節事案。不流通婦女詩文。篡修史冊,遇導淫之事,痛加刪削,誹謗僧尼者,尤甚。(十二條,初預養善心,次防微杜漸,末志存利益)

出外第五 不往茶軒酒肆。不赴娼優席。不遊春。不觀審錄姦情事。∥不宿孀婦家。訪友不默入中堂。不窺內室。不抱他家女孩。不與婢婦言笑。∥見婦人不有意整容。不揣度是何人妻女,嫁否、孕否、賢否。見婦人衣服簪珥,不念是何人物。對他家亡婦像,不注目視,不念其妍媸。見人類異類行欲,心不隨喜。∥與男子同被,不解下衣。不同浴同廁。(十六條,初慎所往,次絕嫌疑,次清念慮,末修容止)

相與第六 譭謗三寶者勿友。編撰淫書者勿友。談論閨門者勿友。親狎妓童者勿友。好酒賭博者勿友。∥常勸人歸依三寶。流通善書。深信因果。持不二色戒。修不淨觀法。(十條,初擇友,次忠告)

時令忌第七 佛降生日。成道日。天地交會。國忌。三光之下。雷電風雨。六齋十齋日。三元五臘日。八王日。大寒大暑。∥父母誕忌。夫婦誕日。(十二條,初公戒,次私戒)

胎產忌第八 孕婦不絕房事,子殤於痘。勞形者,子女患驚。勞神者,子女患淫。服熱藥者,子女患瘡,常多血證。起居輕佻,子女形體不正。孕婦飲酒,子女淫佚。精氣損耗,子女怯弱。∥產後行欲,夫婦癆傷。(八條,初胎前,次產後)

妻妾忌第九 非地。非道。懷娠。產未四月。抱兒。乳兒。病。其父母誕忌。∥作他女想,父母之媳想。(十條,初身孽,次意孽)

雜錄第十 見婦人,目不逆送,不出穢語。不同婦女乘涼。不往觀迎親者。不懼內。不虐內。小溺不視下。不故意出精。∥拭去市井中所粘助淫方。過尼孀牆下,不小溺。遙見婦女不小溺。暗不裸形。(十一條,初絕鄙薄態,次存長厚心)。

滅罪門(共七科,六十條,多屬誠意之事)
〔發明〕光陰如箭,日月如流,業報一至,欲避無由。乘此康健,勇猛回頭。六根不動,八苦齊休。(*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

親近三寶第一 參究禪學。常修淨土。∥紹隆佛種。莊嚴佛像。修造殿宇。∥流通經典。持誦神咒。∥常參訪大德高僧,四事供養。勿念僧尼過。∥居官常護法。(十條,初總歸,次佛寶,次法寶,次僧寶,末總結)

發宏誓願第二 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四條,初悲心,次智心,末圓滿心)

懺除業障第三 懺悔無始已來,邪淫六親尊長之罪。懺悔邪淫出家四眾之罪。懺悔邪淫朋友妻妾之罪。懺悔邪淫奴僕婢媵之罪。懺悔邪淫歌童妓女之罪。懺悔邪淫神女仙姑之罪。懺悔邪淫天龍八部之罪。懺悔邪淫鬼魅妖狐之罪。懺悔邪淫餓鬼畜生之罪。如是一切罪垢願乞消滅。∥又代宿世今生父母六親懺悔。又代國王師長懺悔。又代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懺悔。又代朋友知識懺悔。又代無量劫來債主怨家懺悔。又代地獄餓鬼畜生懺悔。又代刀兵饑饉疾疫眾生懺悔。又代諸天諸仙懺悔。又代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苦惱有情懺悔。如是一切罪垢,願乞消滅。(二十條,初自懺,次代懺)

修福利人第四 施戒淫書。取人淫書付火。∥保全婦女節。∥助貲嫁女。代贖良家女。收養兒。施胎產良方。(七條,初布施智慧,次布施聲名,末布施財帛)

現在覺悟第五 見妻妾產育,受諸苦惱,當作累他想,默念佛號,願其世世不受女身,往生佛國。見子女疾苦,及諸產育,亦當作累他想,度脫想。見婢媵懷抱兒女,亦當作累他想,度脫想。∥遙想數世後子孫,代代娶妻,代代嫁女,代代產育,代代生死,亦當作累他想,度脫想。(四條,初因見生覺,次因想生覺)

隨喜功德第六 見貞節事。見貧女長女得嫁。見人夫婦復合。見善書。∥見人離欲出家,皆當贊成,助之歡喜。(五條,初世間功德,次出世間功德)

罪滅之相第七 忽然不想欲事。忽然覺女身污穢。忽然厭惡娼優。忽然欲毀淫詞小說。∥忽然發慈悲心。忽然信因果。忽然肯布施。忽然尊信三寶。忽然自知將來必死。忽然厭惡此身,發出世之想。(十條,初專以淫見,次不專以淫見)

經要門(經分四科,二十四條,多屬格物致知之事)

〔發明〕我聞在昔,鳩摩羅什,臨滅度時,矢天誓曰:「余譯經典,字字誠實。苟有虛言,舌當腐出。」及至茶毗,萬人目擊,舌獨不壞,如蓮之赤。三藏真言,有此威力。天宮龍宮,寶而弗失。供以香花,浮屠萬級(*浮屠:佛塔)。痛彼凡夫,有目不識。覿面錯過,尤堪歎惜。我今盥手,敬錄數筆。拜登梨棗(*梨棗:舊時刻書多用梨木或棗木,因以「梨棗」指代書版),流通萬邑。共斬淫魔,遺世獨立。

菩薩訶欲分第一
《大寶積經》云:「菩薩觀諸眾生,愚癡顛倒,耽嗜淫欲,於母姊妹,尚生陵逼,況復其餘?觀是事已,作是念言:苦哉世間,此等眾生,曾處母胎,臥息停止。生由產門,如何無恥。共行斯事,極可憐憫。墮於地獄畜生閻羅鬼趣,無暫停息。譬如生盲,群狗逼逐,臨大坑澗。彼諸眾生,亦復如是。譬如圂豬,行處糞穢,兼又食啖,初無厭惡。彼諸眾生,亦復如是。我當為彼宣說妙法,令其永斷諸欲煩惱。」

《月上女經》云:「汝等昔或作我父,我或與汝昔為母,互作父母及兄弟,云何於此生欲心?我或往昔殺汝等,汝等或復殺我來,各作怨仇互相殺,云何於此生欲想?」

《智度論》云:「菩薩觀諸衰中,女衰最重。刀、火、雷、電、霹靂、怨家、毒蛇之屬,猶可暫近。女人慳妒、瞋諂、妖穢、鬥諍、貪嫉,不可親近。」

《增一阿含經》云:「莫與女交通,亦莫共言語。有能遠離者,則離於八難(*見聞佛法有障礙的八難處,即地獄、餓鬼、畜生、北俱盧洲、無想天、盲聾喑啞、世智辯聰、佛前佛後)。」

《長阿含經》云:「阿難白佛言:佛滅度後,諸女人輩,來受誨者,當如之何?佛言:莫與相見。阿難又白:設相見時,當如之何?佛言:莫與共語。阿難又白:設與語者,當如之何?佛言:當自檢心。」

《密嚴經》云:「男女相耽愛,精血共和合,如蟲生臭泥,此中生亦爾。」

(上共六章。首二,悲憫一切。三四五,斷絕淫根。末,斥其不淨以結之)。

邪淫罪報分第二
《法苑珠林》云:「佛言邪淫有十罪:一者常慮彼夫所殺;二者夫婦不睦;三者惡增善減;四者妻子孤寡;五者財產日耗;六者惡事常被人疑;七者親友誹謗;八者廣結怨家;九者死入地獄;十者報盡為男,妻不貞潔,報盡為女,多人共一夫。」

《八師經》云:「邪淫犯人婦女,或為夫主所獲,臨時得殃,禍及門族。或為王法收捕,酷毒掠治;地獄畜生,次第而受;縱得為人,閨門淫亂。吾見是故,不敢復淫。」

《薩遮尼乾子經》云:「自妻不知足,好淫他人婦,是人無慚愧,受苦常無樂。」

《優婆塞戒經》云:「若於非時、非處、非女、處女,若屬自身,是名邪淫。若屬自身,而作他想;屬他之人,而作自想,亦名邪淫。如是邪淫,亦有輕重,從重煩惱,則得重罪;從輕煩惱,則得輕罪。」

《涅槃經》云:「菩薩雖不與女人和合,然見男女隨逐,便生貪著,即名毀破淨戒。」

《造像功德經》云:「佛告彌勒,有四種因緣,令諸男子受黃門身:一者殘害他形,乃至畜生;二者於持戒沙門,瞋笑譭謗;三者情多貪欲,故心犯戒;四者親近犯戒人,復勸他犯。若有男子,先行此事,後起信心,造佛形像,不受斯報。復有四種業,能令丈夫受二形身:一者於尊敬所,而有烝穢;二者於男子身,非處染著;三者即於自身而行欲事;四者衒賣女色(*衒:炫耀),而與他人。若有眾生,曾行此事,深自悔責,造佛形像,不受此身。」

(上共六章。首二三,以惡人言;四,以善人言;五,以出家人言;末,勸其懺悔)。

戒淫功德分第三
《七佛滅罪經》云:「受持淫戒,有五善神侍衛:一名貞潔,二名無欲,三名淨潔,四名無染,五名蕩滌。」
《佛般泥洹經》云:「佛告柰女不邪淫者,有五增福:一多人稱譽,二不畏縣官,三身得安隱,四死生天上,五從立清淨,得泥洹道。」
《戒德香經》云:「不淫佚者,不犯他妻,所在化生蓮花之中。」
《楞嚴經》云:「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若不斷淫,必落魔道。必使淫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於佛菩提,斯可希冀。」

《提謂經》云:「年三長齋月,月六齋日,三光之下,及八王日,並須忌之。」
《禪要訶欲經》云:「行者求道,持戒修定,應除六欲:所謂色欲、形容欲、威儀欲、言聲欲、細滑欲、人相欲,著上諸欲,令觀可惡不淨之相。」

(上共六章。首二,言眾福歸集。三四,言出離生死。五六,示以戒之之法)。

警悟在俗分第四
《菩薩訶色欲法》云:「女色者,世間之枷鎖,凡夫戀著,不能自拔。女色者,世間之重患,凡夫困之,至死不免。女色者,世間之衰禍,凡夫遭之,無厄不至。行者既得捨之,若復顧念,是為從獄得出,還復思入;從狂得正,而復樂之。」

又云:「女人之相,其言如蜜,其心如毒。譬如淵停澄鏡,而蛟龍居之;金山寶窟,而師子處之。室家不和,婦人之由;毀宗敗族,婦人之罪。實是陰賊,滅人慧明。譬如高羅,群鳥落之,不能奮飛。又如密網,眾魚投之,刳腸俎幾。是以智者知而遠之,不為此物之所惑也。」

《大寶積經》云:「當知婦人,是眾苦本,是障礙本,是殺害本,是繫縛本,是怨對本,是生盲本。當知婦人,滅聖慧眼。當知婦人,是熱鐵花,散佈於地,足蹈其上。」又云:「何因緣故,名為婦人?所言婦者,名加重擔,能令眾生,負於重擔,遍周行故。」

又云:「我觀一切千世界中,眾生大怨,無過妻妾女色諸欲。於女色等,所纏縛故,於諸善法,多生障礙。」

《四十二章經》云:「人繫於妻子舍宅,甚於牢獄。牢獄有散釋之期,妻子無遠離之念。」

 

新莊除毛 美睫教學 塑膠鋼模 打擊樂 美睫課程 台北裝璜 室內設計 新莊飄眉 台北搬家 桃園美睫 鋼模廠
中和搬家 桃園搬家 台北飄眉 八德美容 紋繡教學 搬廠房 全省搬家 壓鑄 抗老保養品 清粉刺 射出鋼模
美容教學 新莊美睫 桃園除毛 永和搬家 美甲教學 搬鋼琴 新竹霧眉 臺北美甲 金庫搬運 板橋搬家 美甲教學
新北搬家 空間設計 霧眉 平價搬家 塑膠射出 搬家公司 射出模具 系統家具 美睫店 模具設計 塑膠模具

台長: ETON
人氣(11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家庭生活(育兒、親子關係、婚姻)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