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吸引我進戲院看沉睡的青春
是因為看了鄭芬芬對於這故事的發想起源
她說:我看過一則社會新聞,報導四個小孩放學或是放假時去玩水,結果大浪來了,把三個人都捲走,只剩下一個小朋友活著。這篇新聞只佔很小的版面,小小欄位中一直在寫三個死去小朋友的名字,以及他們的父母、師長有多懷念他們。但我就一直在想,那活下來的那一個小朋友呢?為何沒有報導他的名字、也沒說他活下來以後怎麼樣。我覺得,死去的人就是死了,雖然他的父母確實很難過,但活下來的那一個,他一下子失去了三個好朋友,他應該會是更難過的人。
【
http://www.wretch.cc/blog/keepingwatch&article_id=10611748】
雖說整部片的劇情鋪陳並不是太流暢
只須意會而不須言傳的字幕也稍嫌多餘
除此之外
對於一些細節的畫面處裡
我卻很喜歡
當青青(郭碧婷/飾)戴起黑框眼鏡熟練的修起子涵(張孝全/飾)的進水錶
導演藉由拆解手錶零件的一連串畫面
似乎引領著每個自認平凡的人看見自己專屬的時間/專屬的存在
在拆解重組的過程裡彷彿有著最細微末節的人生脈絡
還有子涵每次修錶的三百塊裡
我看見愛情裡久違的簡單與純真
折成三顆紙球的三百元
讓我連結到了國中時期
書信往來的純情
總會搭配各式各樣的摺紙情書
那種經歷過又已塵封的記憶_翻湧的令人昏眩而又為之著迷
真是的
我愛死了子涵什麼話也沒說只留下三顆紙球在櫃檯的舉動
還有瘋狂預演要跟青青說的第一句話:『我是妳國中同學!我是妳國中同學!我是妳國中同學!∞......』
反之青青只是看似不在意的回句:『我還是你老師勒!』
而那看似無所謂的表象卻帶出青青內心對於『變化』的竊喜
因為子涵的出現
青青才有拆閱塵封記憶的衝動
塵封的紀念冊/塵封的頑皮豹玩偶/塵封的口琴/塵封的柔軟
然而
整齣戲的起點-人格分裂
從電影開始主角睡姿的轉換開始就已一目了然
並未特別的故弄玄虛
雖說在看電影前
不小心讀了篇影評
該死的作者就已大剌剌的闡述這是部人格分裂的電影
對我來說未看的電影卻早先一步得知怎麼回事
簡直像被雷劈到一樣嘛
我顫抖的對卓說
只被罵了句:『妳不知道看影評一向只能瞇著眼草草看過嗎!』
anyway…對於沉睡的青春
一開始就得知怎麼回事其實沒那麼嚴重
因為我真正關切的是在逃脫裡也另有一番存在的依據
即便病了/瘋了/受折磨了
卻
總會留有著一份深刻的情感是不足以同外人說的
除非
你很幸運的遇到一個感同身受的人
那是一種看似雜亂而又得已撫慰的事情
而或許可以沉睡的青春也不見得不精采
即便病了/瘋了/受折磨了
官方網站:
http://www.j-ent.com.tw/keepingwat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