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屏風宣佈停演一部戲
我想這是許多藝術團體應注意的警訊
是景氣問題嗎?
我想是其中之一
但我想很重要的一點
我在"實用會議學"課當中
老師恰好是美術的行銷專家
他一再強調
有再好的藝術家
但沒有好的包裝與行銷技術也是空談
說說馬友友
老實說~許多經典的樂曲中
馬友友並不是目前大提琴家拉的最好的
但~他的唱片與音樂會卻是永遠暢銷的
原因就是~
他有的能幹的賢內助~也就是他的經紀人~~
有好的琴藝~令人有信心推銷~
有好的經紀人~可以為藝術家經營~
那藝術家就可以專心發展他的理想
這才是好的行銷法吧!
而放眼看去台灣目前藝術團體的經營方式
很少因為表演而賺錢的吧!
(我想除了某團打明星牌)
我是說即使在怎麼讚的表演
原因即出在沒有做有利的推動
推動藝術生活不是一年兩年就做得到的事
根基在於從小的教育
台灣的教育對於藝術方面是出ㄌ名的不重視
但我想~身為藝術人
有藝術在校園裡推廣~
因為你長久的觀眾群目前就在校園中
而不是一昧地演出
使用的宣傳法卻是單項的~而要求十足的票房~
另一表演團體~綠光劇團
有開放表演訓練班~
我想目的有二~
一是鞏固他的觀眾群
二是收這些學費是劇團重要的經濟來源之一
我待的世紀交響樂團也是在用這方法維持
雖然不是完全靠他~但這收入真的度團體來說是重要的
不過這樣的方式並不是長久之計
因為沒有真正的把團體推廣出去
我想想要長久讓藝術永遠生存
必須從普及的藝術教育著手
藝能科老師!!!加油吧!!!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