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灰燼之前
畫家:你究竟如何得以見到一切事物表面下的東西?...
我窮盡一生,從來無法透過遮掩的布料猜出
我渴望的女性胴體。我只看見色彩及它們的閃爍。
每一次,我總是訝異於自己的錯誤。...若說
這世界並無外貌,那麼便不可能畫出它的形象。
能畫的,只是燃燒著他輪廓的光線。...
雕刻師:如果一切都注定要化為灰燼,那又何必作畫?
畫家:人人皆可為照亮世界的柴堆貢獻自己的一小段柴薪。
雕刻師:我也一樣,不能否認我也以我的硝酸添加了一些燃燒之物。
雕刻師沈默片刻。
然後,他轉移目光,凝視他的露台,又說--
這個世界有一個專屬於它的外貌。通常是夢。
有時候你必須要拉起床前的帷幕,展現相愛的軀體。
另些時候,你必須展現橋樑與村落、塔樓與亭台、船隻與火車、屋舍當中的人物以及他們的牲畜。
然而有的時刻,薄霧或是山巒就足夠。
有些時候,一棵在疾風中傾彎的樹便已足夠。
甚至有時,單是黑夜便已足夠。並不需要向靈魂展現其所渴望或是失卻事物的夢境。
摩姆說,第10節,《羅馬露台》
二.黑色憂鬱
從前,Khole意味「憂鬱」。在先古人的眼中,
憂鬱當中的怒氣,就是黑暗裡頭的黑。
永遠沒有足夠的黑色足以表達生與死間,
分裂著這個世界的強烈對比。...
不應該說生與死間,
應該像上帝那樣果決地說:
在性與地獄之間。
聖西杭神父說,第25節,《羅馬露台》
三.生之漫流
從天而降的雨水將色彩化為烏有。
憤怒與肉體之樂同樣引人興奮、令人暈眩。
鶚與海鷗說,終於沖倒不斷拍打的堤岸,
並終於漫流入街巷間的大洋,
是快樂的。
摩姆說,第25節,《羅馬露台》
四.死亡麕集
有屍首的地方鷹鳥結集。〈約伯記〉39:30。
《羅馬露台》第45節引了聖經這句話。
五.所以懸浮在空中
絕望的人像壁畫裡的人物一樣
懸浮在空中 活著
不呼吸不說話不傾聽任何人
聳立在薩連納灣的峭壁
是一堵面向海洋的牆
《羅馬露台》第20節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