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的社会,如果坚持‘保持不变’的话,
那他也许会很快的被社会淘汰了。
就拿月饼来当例子:
琳琅满目的口味以及包装,
真的深深让我感觉到如今的人是买包装多过买实料。
总结:适当的改变会更加的事半功倍。
回来!
这次不谈月饼,谈别的。
那谈什么呢?
肉骨茶。
如果没有错的话,
肉骨茶是新马一带的地道食物。
吃着它 , 就等如品尝着浓浓的南洋风情。
在新加坡及马来西亚的街头熟食摊中 , 总会看到贩卖肉骨茶的摊档。
当地人最爱在早上叫一道肉骨茶来吃 , 因为它是最经济实惠的早餐。
在午饭和晚饭时吃的人也不少 , 足可饱肚 , 而且味道亦佳。
因此从早到晚 , 常可看见挤在小饭中心吃肉骨茶的人。
吃肉骨茶时 , 店主会捧来一大碗猪骨汤 , 外加一碗白饭 , 并附以清茶。
猪骨的肉肥瘦均匀 , 肉质鲜美 , 用来佐饭最好不过。
而由猪骨和药材所熬成的汤则是精华所在 , 味道独特 , 令人回味无穷。
汤可以与饭混在一起吃 , 也可以大口大口的喝 , 但最后总会落得一滴不剩。 饭后再喝上一杯甘香的清茶 , 的确是最佳的享受。
做肉骨茶最考究的地方 , 就在于汤底。
熬汤该用什么药材、汤料 , 分量该下多少 , 成败都取决于此。
有些做出来的会较清淡 , 有些则较浓郁 , 每家店都不一样 , 而煮汤的材料和秘方自然便成了店家的商业秘密。
据说不少当地的华人家庭还有着家传的肉骨茶秘方 , 闲时便会煮来一家人吃。
现在市面上还推出了即食式的肉骨茶汤料包 , 只要买回家和着猪骨一起煮便成 , 味道如何则不得而知 , 但却总嫌失去了原来的风味。
![](https://photox.pchome.com.tw/s08/eepro/5/124627898871)
肉骨茶并不是什么贵族式的食品 , 相反它却是起源于低下阶层 , 是南洋一带普罗大众常吃的餐食。
肉骨茶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 , 最初起源于仍是殖民地的马来亚。
当时有不少中国人被卖猪仔到南洋来 , 他们大都在码头一带充当苦力 , 做着搬运货物的工作 , 因此便需要在每天的早上 , 吃一顿既便宜又丰富的早餐 , 好有气力去应付一天的工作。
于是肉骨茶便应运而生 , 它既能吃饱肚子 , 所含的药材又能补身 , 而所费却不多 , 因此大受华人的欢迎。
这样流传下来 , 经过不断的发展和改良 , 便成为了流行于新马华人社会的特色食品。
哇……
看来今天的废话比较多。
介绍大家!
肉骨茶面!
别小看这碗面喔,老板可下足材料的喔:
排骨、三层肉、软骨、肉丸、香菇、炸豆枝、羊角豆、青菜……
但是!最要得注意的是,辣椒干!
如果不小心咬到的话……
就会像这样!
哈哈哈!
大家不妨一试吧。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