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二(12月7日)將是日本偷襲夏威夷珍珠港的80周年,這場戰役使美國正式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形成以日本、德國及義大利的軸心國,對抗以美國、英國、中國為主同盟國的局面,並使當時的日本帝國在三年八個月後覆亡、國土一片廢墟,超過200萬日本軍民死亡。
80年後的今天,亞洲再次出現大國對抗,這次是中國與美國的較量,從貿易、科技、軍事、政治制度到意識形態都有。
無巧不巧,外交界人士、歷史學家及新聞界發現,由習近平主導的中國,如今在國際舞台上的諸多作為,與80年前的大日本帝國,在不少地方驚人地相似,不僅讓人想到,難道歷史在東亞重演?
觀察家指出,21世紀的中國,至少有兩個狀況令人擔憂,一個是儼然與全世界為敵及「戰狼外交」做法;一個是內部決策體系僵化,這兩點多少都可以在80年前的日本作為上看到。
中國強硬對外 有如1930年代日本對抗英美
中國在當今對外關係的強硬作風,類似80年前的日本帝國,這點在去年就已經被提出來,直到今年還被繼續各國專家討論。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日本學習院大學法學部教授井上壽一指出,從1930年代至1941年,全世界被分成日德義三個軸心國,以及以英美兩國為首的集團,可視為法西斯主義及民主價值之間的意識形態之爭。
「今天的狀況有點類似1930年代,也就是中國自豪於其威權體制的成功,並且挑戰民主國家。」
中國外交圈高層撰文警告 「四面樹敵是最糟糕的外交戰略」
早在去年夏天,中國內部就有專家為文警告,「戰狼外交」、與各國為敵的做法,與中國傳統文化背道而馳,恐怕使中國的朋友愈來愈少,這個看法曾在中國內部引起激烈討論。
曾任中國駐辛巴威大使、舊金山總領事及北京外交學院副院長的袁南生,去年撰文指出,1941年日本在偷襲珍珠港之前,已經犯下一連串錯誤,中國應該要記取日本80年前的教訓。
去年9月他在專文中指出,「不與多國同時對抗,是中國千年外交的一個基本規律。四面樹敵是最糟糕的外交戰略與策略。無數歷史事實證明,與多國對抗,不僅是國家的外交災難,更是國家全域性的災難。」
他以1941年的日本為例,日本偷襲珍珠港,導致日本同時與英國、法國、蘇聯、澳洲及中國等國家處於戰爭狀態。
袁南生也引述美國知名歷史學家戴蒙(Jared Diamond)在《劇變:人類社會與國家危機的轉捩點》書中內容,提到1930年代日本帝國統治者高估自己能力,帶來毀滅性後果。
「1941年,正在侵華的日本同時對美國、英國及荷蘭發動突襲,儘管當時日本與蘇聯隨時可能重燃戰火。日本對英國發動進攻還意味,向英國在太平洋地區的領土 - 澳大利亞及紐西蘭開戰,日軍隨後轟炸澳大利亞。」
「1945年,美國兩顆原子彈在日本長崎、廣島爆炸,蘇聯對在東三省的日本關東軍反擊。同年8月15日,日本最終走向了無法避免的結局 - 無條件投降。」
袁南生言論轟動大陸網路圈 過了近一周才被封鎖
日本經濟新聞去年9月曾報導,袁南生身為職業外交官,又曾任中國外交部專門訓練外交官的外交學院黨委書記,因此他這番言論頗有份量。
不僅如此,他這篇文章在中國網路上引起極大討論及正反兩方爭議後,將近一星期才被封鎖。一位消息人士透露,「這表示領導層中的某些人認同他的看法」。
當年日本陸海軍權鬥激烈 類似目前北京內部狀況
日經分析也提到,戰前日本與當今中國的另一個相似處,就是決策體制過於僵化。在戰前日本的政府中,陸軍及海軍的權力鬥爭激烈,因此未能釐清國家戰略的優先順序。雙方無法協調,最後是同時與美國、英國及蘇聯為敵。
如今中國似乎走向與當年日本類似的方向,若北京想要與美國做戰略競爭,就應該改善、加強與亞洲及歐洲各國的關係,藉此孤立美國。
然而,中國做法完全相反,不僅對外態度強硬、作法強硬,而且在與美國對立之外,也同時槓上了澳洲、歐洲、印度,以及部分東南亞國家。
日經分析指出,由於習近平一手掌握大權,北京的溫和派或理智派或許很難拉回對外強硬派的作為,或是講出「不符合政治氣氛」的真話。
根據外交圈消息人士的說法,中國政府及解放軍內部的不同勢力,根據對習近平想法的解讀彼此競爭,競相提出野心勃勃的政策,就只是想獲得習主席的關愛,但習本人不清楚下面的人這些心態。
即使不能解決問題 美中仍應定期辦高峰會
日經報導提到,80年前的教訓是,美中兩國必須維持外交及安全的對話管道,儘管兩國在意識形態及人權等問題仍有頗大歧見。
曾任日本駐聯合國副代表的政治學者北岡伸一認為,「只有習近平才能在南海及台灣等問題上拍板,美國與中國,還有日本與中國,都應該更常舉行領袖高峰會。就算不能解決問題,保持(雙方高層)穩定接觸還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