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7-13 09:32:58| 人氣61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3 收藏 1 轉貼0 訂閱站台

家人欠債要我還怎麼辦?先弄清楚自己的財務界線

個人原則:

一、不做保人:自己父母、兄弟姊妹、夫妻都一樣,何況朋友?絶不作保!

二、救急不救窮:小錢救急可以,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大錢,自己想想有沒有努力工作過?

三丶拒絕情緒勒索:不要跟我來一哭二鬧三上吊的劇情,不吃這一套

四、夫妻、伴侶財務各自獨立:才能永保安康、保有一碗飯

 

*家人欠債要我還怎麼辦?先弄清楚自己的財務界線 
2020/04/09
  
作者:李美虹

「這麼多年來,理財書林林總總、五花八門,談的,都是自己——自己怎麼省錢、怎麼選股、怎麼節稅、怎麼投資——好像理財這件事,執行起來,應當沒有阻力、沒有困惑,沒有家人干擾,沒有別人,只有自己。」

最近剛出新書《與家人的財務界線》的作者李雅雯說,在真實的世界裡,我們必須處理與親人、家人的財務關係,完全無法迴避,很多時候,「人」的問題甚至比「錢」的問題更難處理。

先生背負哥哥卡債及父母房貸
小倆口新婚就要面對財務壓力

16年前,李雅雯和交往了8年的男友(現在的先生)終於決定要結婚,但由於雙方父母都沒有儲蓄,所以包括婚宴、喜餅、金飾、喜帖……都得靠他們自己,但萬萬沒想到,婚前的某一個深夜,男友突然告訴她,他的哥哥被人騙了,欠下200多萬元卡債,還不出來,當天找男友借錢。李雅雯聽到這個消息時,「像在我的喉嚨裡,插了塊玻璃。」

「因為這不是2萬元,而是200萬元,這麼大一筆債務,要還很多年,假如幫忙還債,就會淘空我們自己的家底!」李雅雯認為,未婚夫不該答應幫哥哥還債,因為「誰欠的錢,不就誰還嗎?」但未婚夫卻堅持說:「那是我哥,我不幫,誰幫?」於是兩個月後,未婚夫扛起200萬元債務,用自己的名字信用貸款,幫哥哥還清卡債,這使得他們在婚前的儲蓄歸零,而結婚的所有開支都是借錢來的。

婚後,先生一面還父母的房貸,一面還哥哥的卡債,「這讓我們的財務壓力陡然升高,煎熬無比。」新婚與債務,完全是同時起步。

理財不只是一個人的事
也跟「家人」有關

李雅雯對未婚夫要扛哥哥的卡債之所以那麼害怕,其實是有原因的。原來,李雅雯的媽媽是家中老大,負責養家,12歲小學一畢業,未成年就去當洗髮學徒,她非常勤勞,從早到晚不停幫客人洗頭髮。但結婚後的媽媽,命運也沒有善待她。

李雅雯父親的弟弟是個啞巴,找不到工作,幾十年來,閒晃遊蕩,埋頭賭博,叔叔賭運不好,總想翻本,父親工作30年的退休金,就被叔叔以「急難救助」的藉口,提領一空,而父親每個月全部薪水,也被叔叔拿去下注,統統領走。

叔叔一拿到錢,轉身就還賭債;賭債還完,轉身再賭。20幾年,毫無收斂。如果父親給的錢用完了,叔叔還想翻本,就會再跟李雅雯的媽媽要錢。

「小時候,一整年總有十來次,叔叔會埋伏在門口,等媽媽拉開鐵捲門,就猛跳起來,用胳膊頂住鐵門,拼命往上拉,哀嚎著死命往家裡鑽。我親眼看著媽媽被撞倒了,沒了鞋的那隻腳在地板上一滑,仰面朝天躺在鐵捲門下,然後一聲悶響,叔叔用腳踹了媽媽的頭——咬牙切齒,用盡了全力。我呆站著,看著他把腳收回去,向後擼了擼頭髮。」當時情景讓李雅雯迄今仍歷歷在目。

李雅雯說,叔叔總會從媽媽的收銀機裡,抽走一疊疊鈔票,拿去還賭債。「或許,我先生哥哥的卡債問題,讓我在潛意識裡,覺得自己變成了媽媽,也變成了爸爸;這件事情,讓我時而理智、時而冷靜,時而歇斯底里,只想大哭一場。」

「我公公是農夫,純樸、嚴謹,重視家庭,他認為幫助家人、互相扶持,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而我的媽媽是商人,叔叔有賭博惡習,媽媽認為幫助家人、填家人的財務坑洞,是非常危險的事情。」李雅雯繼承了媽媽的「恐懼感」,先生則繼承了公公的「道德感」,於是那段還債的日子,他們兩個人花更長的時間賺錢,也花更長的時間埋怨,兩人爭吵、憤怒、指責、退縮,一來一往,消磨著彼此的志氣。

畫出每個人的金錢圈 
發現5大理財摩擦力

理財,不是自己做到極致,就能成功;更多時候,要處理好「親密的人」,才能繼續前進。「如果你去聆聽每個人的理財困境,你會發現,每個人的故事裡,都有一個『家人』:奢侈的太太、賭博的老公、沒安全感的婆婆、投資失敗的小叔……每一個家人,都是『不能控制的人』,這些家人,都成了我們理財路上的『關鍵人』。如果解決不了關鍵人的問題,理財路上,就只能匍匐前進。」李雅雯有感而發地說。

心理學博士強納森.瑞奇(Jonathan Rich),也是知名的婚姻金錢諮商師在《愛在今年蔓延時》(Love and Money)著作裡,畫了一個大圓圈,稱做「金錢圈」。

強納森.瑞奇解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金錢圈」,每一個圈圈,代表的是「誰可以用你的錢」。有的人金錢圈很小,甚至小到就只有自己,自己賺的自己花,別人賺的別人花,互不相干;有的人金錢圈很大,可能會把最親的父母、手足包含進來,再把親戚包含進來,甚至是很親密的朋友也會包含進來,這些人都可以分享自己的錢,所以,這種人的圈圈很大。

李雅雯想起當年先生告訴她的話:「我工作的目的,就是希望我自己、我自己的家人(親密的人)都幸福。」她突然意識到,先生的金錢圈和自己的金錢圈範圍完全不同——先生的圈圈比她的大,李雅雯的圈圈比先生小,難怪大伯卡債的問題,夫妻兩人之間會有這麼大的衝突。

「這些年,我聽了很多人生故事。我們談錢,卻談出了人生——被家人勒索、被霸凌、被恨、被愛、被依賴,又被背叛。」李雅雯發現,人與錢的困境有一定的模式,大約可分成5大類型(理財摩擦力):

類型➊ 金錢圈

我的錢要給誰用?弟弟欠錢我該幫嗎?

例如大伯就不在李雅雯的「金錢圈」內,卻在她先生的「金錢圈」內。他們夫妻兩人的範圍不同,爭執就一觸即發。很多夫妻或伴侶都有類似困境。

類型➋ 金錢依賴

小姑離婚了,住在家裡,讓我付水電費?

指的是由家族裡的「情感依賴」轉移到了「金錢依賴」。像她叔叔,依賴李雅雯的爸爸、媽媽,長期索取賭資,就是典型的例子。

類型➌ 金錢義務
公公一個月需要拿5萬元奉養金?

指的是什麼身分,該盡什麼樣的金錢責任,通常,人們會起衝突,就是對「責任」的內容有了歧見。例如李雅雯的公公認為兒子該還房貸,兒子卻不滿,這就推高了家庭衝突,造成壓力。

類型➍ 金錢性格
老婆太會花錢怎麼辦?

指的是花錢的習慣。有的伴侶,甚至同住的家人之間,因為對吃什麼、玩什麼的標準不同,累積許多壓力。這類壓力很細微、很折磨,時間很長,對一個人存錢的效率很有殺傷力。

類型➎ 金錢藍圖

先生覺得這種生活品質就可以,我不滿意。

指的是「人生的小劇本」歧異。每個人對自己「現在要過什麼生活」、「未來要過什麼生活」,在腦中都有一個基本的圖像。夫妻、伴侶之間,假如「小劇本」不同,就可能會吵個不停,所有為理財而做的努力,也很容易半途而廢。

鬆開舊的金錢界線
重新畫一條新的金錢界線

李雅雯解釋,金錢界線就好比16年前大伯欠下的卡債,實際上是他「花園裡的草枯萎了」,他自己應該承擔後果;結果,李雅雯的先生卻踏進大伯的後院,幫他除草、澆水、施肥,回過頭,分身乏術,荒廢了自己的後院。結果,沒有一個人為自己籬笆裡的草坪負責,最終,兩塊草皮都奄奄一息。

「所以,劃清界線不但保護自己,更是保護別人。」李雅雯建議,當遇上金錢界線不清楚時,應該保持冷靜,學會怎麼拒絕家人,如何面對內心,跟壓力說「不」,不放棄自我控制,顯示出真正的自己,拒絕經歷沮喪、糾結的金錢困境。

「如果不學會拉出這條線、消弭這條線,你的金錢生活、理財歷程,絕不可能一帆風順。」李雅雯提醒:「記住,我們是在『拉一條線』,不是『築一道牆』。」

李雅雯舉她的朋友K為例,K的媽媽整日不斷往廟裡跑,聽經修行。大前年,為了「洗業力」,K的媽媽把50萬元的現金,全捐給了廟裡,接著每天穿梭廟堂,成了堅定的「修行居士」,以「廟務大志工」自居。

K的媽媽住在家裡,全靠K支付水電瓦斯費、生活費,兩手不沾陽春水,生活全靠K支應。K除了每個月養家,還付給媽媽5千元的孝養金,而這5千元的孝養金,在媽媽成了「居士」後,顯得不夠「有誠意」。

K的媽媽要求他,要提高每個月的金額——一個月5千元太少,不夠她準備三牲料理——K在此時,非常警醒,他思考之後,開始拉高「限制」。

K和媽媽坐下來,談論自己的怒氣,他毫不保留地說出自己的感覺、自己的需要、自己的情緒,但他只是談論自己,而不評論媽媽(這很重要)。K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的媽媽已然「依賴成性」,但是,他沒有打算改變她,沒有打算責罵「她」,他仍然「接納媽媽」就是這個樣子。

他不壓抑、也不抱怨,接下來,K開始對媽媽的金援設定界線。他告訴媽媽:「我只能給妳5千元,沒有更多了。」當媽媽大聲抱怨、指責、哭泣、發洩情緒的時候,他只是以同理心,了解她為什麼生氣,但完美地控制自己,不發怒、不煩躁,只是重複說:「我很遺憾妳覺得自己命苦,也了解妳會覺得我不孝順,我了解。」

緊接著,K不描述、也不解釋,自己為什麼不提高給媽媽的奉養金。他只是重複著、堅定著、堅持自己要給的金額,毫不動搖。剛開始,K確實需要費點力、頂住媽媽的壓力。但隨著時間過去,媽媽的情緒消退,他發現,媽媽竟然慢慢接受了事實,甚至,反過來對K的生活變得更加敏感,更加關心。

引導家人認清
每個人都有財務界線

李雅雯表示,談論自己的怒氣,目的是在幫助我們對自己的需求更加敏感,而且要學著說出來,不壓抑自己的感受,這是開始跟父母溝通,也是開始跟自己連結。

辨認父母的類型,目的不是要「指責」父母,而是「指認」父母,亦即認出父母的傾向,然後接納他們,而非推開他們。但是,接納並不是「包容」,而是你必須認清楚,父母跟我們一樣,是理智的、是善良的、是有愛的,只是「扭曲」了,被「錯誤引導」,造成「沒有界線感」、「沒有責任感」,這是他們的「現狀」,而不是「本性」。

所以,當我們認清父母的狀態,洞察他的潛力,信任他會改變,他能改變,他在你的引導下,會學得到「界線」——這就是我們引導他們的最終目的。

台長: 愛德華
人氣(613) | 回應(0)| 推薦 (3)| 收藏 (1)|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