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常常上書店。但是真的會下手買書的動機,除非是書的作者經過我長時間的觀察,再看看作者之前的作品,覺得這本書值得花錢去買,可以當成睡前的案頭書的考驗!不然對於書店裡琳瑯滿目的出版書,我頂多坐在書店裡翻翻即可,要我花幾百塊去買一本華麗不實、空口說白話的書,那可真是令人覺得浪費、徒呼負負哩!
舊時代所謂的『作家』,給人的感覺就如同『金庸』、『柏楊』、『梁實秋』、『胡適』、『白先勇』、『朱西寧』、『林海音』、『蕭麗紅』等人一般,具有文壇的崇高地位,畢竟要出書成為作家,多少肚子裡總得要有點兒墨水(其實是要有很深的文字素養),要出書成為作家可是不容易的呢。然而自從網路的興起,人人都可以架設網站,當起網主、文字、義象傳千里成為自個兒的作家,『作家』一多,從虛擬網路一躍成為實體書作家的機會大增,倒是蓬勃了平面出版業、速成造就了更多的新作家;但是面對書店裡書架上一本本閃爍耀眼、出奇制勝、甚至於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書的封面,總會讓人看的眼花撩亂,當口的感覺~~猶如看見網路上的網站一般,總以『Click Me !~ Click Me!』揮手呼喊消費者去翻閱他的封面,然後掏出錢購買。
不過在這個人人都可當作家的年代,『書』也步入了如同『流行音樂』般『分眾』的走向!有人喜歡繪本書,那『幾米』的幾本著作鐵定入榜;有人偏好美容書,ㄟ~『蕭薔』不是又出了本婀娜多姿還附帶SK2贈品的『蕭薔的愛美主義』;有人將感情投射俊男美女的作者,那『吳若權、吳淡如』有如奪命連環出書的快筆,其出書頻率之快絕對超過讀者掏錢購買的速度;有人喜歡重鹹口味的書,有個女作家出了一本『別愛陌生人』~~巴里島性冒險的旅遊的書(曾在蘋果日報連載),則屬於此類…..。在日日有新書出版的現在,一本書內涵的品質可能就抵不過其封面外表的華麗、撒狗血的文案來得引人注意!一些人也利用其本身的名氣來進行成為一位作家的虛名!明星可以出書、脫星也可以出書、企業家可以出書、主播可以出書……,連在網路上個人新聞台上偶然被追捧、名不見經傳的大學生,都能被雜誌社當成創業作的出書!?當然,在眾多的『魚目』裡,總可以挖掘出幾顆『珍珠』,瑕不能掩瑜,在人人都可當出書當作家的年代,還是不能磨滅這等的功勞哩。
不過以上的文字都不是批評,這純粹是我個人『主觀』的看法,畢竟一位所謂的『作家』能夠有出版商不怕死的為其出書,表示應該有其市場的考量!只是昨天我又去了一趟『誠品』,翻翻旅遊書,看到在傳播圈一對有名的夫妻出了一本名為『兩個人的日本』的新書,基於我剛從日本旅遊回來,一時好奇的翻了一下,我才發覺,原來著名的出版社也會利用名人出了一些不知所云的書來,而這家出版商近年來還出版過金光閃閃的【哈利波特】中文版,大賺新台幣四億元咧。
其實這本『兩個人的日本』是延續了作者夫妻前一本『兩個人的義大利』的後續遊記,若是以男作家本身身兼著名周刊的社長、報紙歷屆小說獎得主,加上女作者曾為知名主播、旅遊節目的主持人,兩人出了這麼一本應該歸類在『夫妻蜜月指南』領域裡的旅遊書,實在有點牽強!而文章上所搭配的旅遊照片,其質感卻感覺又好像是臨時被出版商打鴨子上架的粗糙?若以名人出書的高標準來看,要讓讀者掏出錢買書,買下去總有點不甘心。
當然囉,『遊記』寫法千百種,個人巧妙不同,讀者各取所需、各有所好,倒也沒有一定的標準!書會賣、作者會紅、出版商壓寶就跟樂透彩開獎一樣,人人都想賣、個個沒把握,是沒人猜的準的。反正利用名氣,原本的純作家開始上電台主持節目、原來是節目主持人也開始出書當作家,魚幫水、水助魚,得名又得利;而若沒名氣的作者,不充實本身內涵,不是扒光衣服販賣寫真,不然就是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出書自曝與某某影星婚搞肉體關係的緋聞….。前幾天有人提倡『讀書救國』的口號,因為咱們國家未來的棟樑、主人翁平均的文字使用能力、組織能力已經敗落到令國文老師慘不忍賭的境界!這一點我也有同感,當我要部屬寫篇公文、存證信函..等之類的文書,左等右等卻見他把頭髮拔光、指甲咬盡,半天也蹦不出個字兒來。而出版界儘是囫圇吞棗的找一些平時不讀書的名人出書,出一些莫名其妙、不知所云的書,而下一代的消費者(非讀者)也看猴戲似的胡亂照單全收,您說台灣讀者閱讀、寫作的素質如何提高呢?
言歸正傳!
我最近正在閱讀一本大陸作家『余秋雨』所寫的歐洲遊記(註)~~~『行者無疆』。面對此本五百餘頁的旅遊散文書,我又犯了一個看不完這本書的老毛病,非得在睡前在床上翻翻這本書,而每次翻著、翻著,我都會再從頭看起!!這倒不是我年老健忘、痴呆上身所致,而是每次都得再看看已經過目卻又讓人要翻回去回味回味作者雋詠的文筆;一方面佩服作者把這些城市的歷史、人文、地理、交通、建築、藝術….,轉化成文字的駕馭能力,在字裡行間還滲出了作者文學的素養、思緒的濃郁、觀察的精確;一方面卻又想把作者的文字強記佔為己有,諸不知,這些由作者所表現出來的文字,非得花了作者幾十年思考、寫作、觀察….等功課,才能表現出來內蘊、深厚的文章,見賢思齊可以,若是胡亂模仿,就會畫虎不成反類犬,流於東施笑顰(ㄆ一ㄣˊ)的尷尬局面了。
1999年余秋雨先生以希臘作為起點,首途雅典、邁錫尼等古城以及克里特島;然後越過地中海,前往埃及,沿尼羅河南下;再穿過阿拉伯沙漠北上;從蘇伊士運河進入西奈沙漠,往以色列、巴勒斯坦、約旦、伊拉克、伊朗等中東地區;再前往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最後,從喜馬拉雅山腳,回到終點-中國,寫成了『千年一嘆』一書。2000年他再次旅行歐洲、北極等地,成就了『行者無疆』本書。我才剛跟著作者旅行到第一站的『南歐』,除了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外,我最喜歡余秋雨先生對哥倫布遠航前曾到訪過西班牙小鎮『薩拉曼卡』裡,西班牙最古老大學『薩拉曼卡大學』圖書館中的貝殼屋所寫下【貝殼未碎】的描述,看完真是回味無窮,不忍翻去!在此節錄一小段………..:
【…貝殼屋有個台階可上,無人阻攔。進去幾步就是一個洞窟般的大廳,四周古柱森然,此時已是黃昏,天色暗然,大廳古柱尖更是陰氣森森,像是不小心誤入了一個酋長的巢穴,一個恐怖王府,但我心裡明白,這王府的名稱就叫時間…。哥倫布當年一定來到這裡,薩拉曼卡大學不大,貝殼屋當時新建,他沒有不來的道理。這個航海迷一見滿牆的貝殼一定笑逐眼開了吧?.….五百多年來貝殼未碎、古柱未倒本是一個奇蹟,更大的奇蹟是五百多年後它們仍不已自身的資格讓人供養,只是默默地支撐在一起作了大學圖書館的門廊,就像一代元勛已經鬚髮皓然還樂呵呵地為還子們看家護院…。】
【我猜想大學當局做這番設計是要讓所有的青年學生每天走一走這道門廊,但不知有多少學生能夠體會,這裡有一個巨大的象徵。今天圖書管理的任何一本書都比不上牆上貝殼的年歲,而貝殼還只是個路標,指引著更為悠久和未知的世界。因此,燈光明亮的現代書庫只是白沫一閃,人類求知的道路仍然如古柱下無燈的恐怖,老牆上對水的渴念。等著吧,當今自以為是的學者們全部退出歷史,這滿牆的貝殼仍不會破碎。】
【歐洲文明的本性,本不在紙頁間。】
愛德華
~~~~~~~~~~~~~~~~~~~
註;作者:余秋雨
1946 年生,浙江餘姚人,中國大陸著名的文化史論學者、作家。上海寫作協會會長、上海戲劇學院教授,復旦大學、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東南大學、寧波大學客座教授。所著《霜冷長河》、《千年一嘆》、《鞦韆架》、《文化苦旅》、《山居筆記》、《余秋雨台灣演講》等長期位居全球華文書籍排行榜前列,是目前世界各華人社區中影響最大的作家之一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