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3-03 01:18:26| 人氣5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斷背山與同志運動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下列文章是我的同學林輝所寫的,在此轉載,期盼供大家分享。

由李安執導的《斷背山》在美國拿了多個電影獎項,國際上風頭一時無兩。電影的背景是二十世紀中的美國懷俄明州,描述的是兩個男人一段橫跨二十年的戀愛,而這段感情在世俗社會的壓抑下,只能在渺無人煙的斷背山上實現。就像電影中的名句:『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斷背山』,對於電影中的兩位男主角,斷背山不只是一個地方,更是他們對社會解除壓抑的期望。而這些社會加諸同志身上的壓力,亦是過去百年來的同志運動最希望可以打破的加鎖。

同性戀在過去一百年來,由一個社會的禁忌、一個不能被討論的議題,變成現時普遍被西方文化所接納,中間的路其實一點也不易走。同志運動在二十世紀初開始萌芽,在由基督教文明主導的美國土地上,第一個爭取同志權利的組織在1924年在芝加哥成立,但不到幾個月便被警察拉人封舖。雖然之後有一些歐洲國家逐漸將同性性行為非刑事化,但真正的同志運動要到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才開始上軌道。那時候,社會對同性戀的認識非常有限,常被認為是變態和怪異的,科學家也認為同性戀屬於精神病一種,再加上宗教的影響,那個時代的同性戀者所受的壓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針對當時社會對於性傾向的盲點,有一位金賽博士做了兩個影響深遠的研究報告,叫做《男性性行為》和《女性性行為》。他不相信人性傾向是絕對的,其中有一個很有趣的研究,就是要受訪者為自己評分,0-6分,0分是絕對異性戀,3分是雙性戀,6分是絕對同性戀,結果出乎許多人意料地,他發現大部分人給自己的評分都是1或2,即是說主要是異性戀,但也有一部份的同性戀傾向。而選擇5和6,即是傾向同性戀的人,竟接近十分一之多!

這反映出,同性戀並不是想像中怪異,事實上大部份人,或多或少,也有同性戀的傾向,有的,只是程度上的分別。亦有科學家指出,同性戀並不只是一個選擇,而且可能是與生俱來,存在於人類的基因之中,科學家也早已確認同性戀並不是精神病,而只是有別於異性戀的一種性傾向。

雖然到了今天,社會對同性戀的接納已大有改善,但在世界上超過七十個國家中,同性戀仍然是犯法,在一些國家例如伊朗,同性戀更可以被判死刑,美國也要到03年才全面將同性性行為非刑事化。在香港,同志們含辛茹苦等到肛交年齡與可以異性戀者看齊,政府卻要上訴反對;而反性傾向歧視條例,在一些衛道團體千方百計阻撓下,看來也會胎死腹中;至於同性婚姻就更是遙遙無期。我猜想,如果那些衛道之士願意用心去看一看《斷背山》,會否發現當他們將自己的價值觀強加於別人的時候,其實就是對同性戀者取大的傷害?

台長: Edmond
人氣(5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彩虹同志(同志心情、資訊) | 個人分類: 社區及好友資訊 |
此分類下一篇:請支持第二屆國際不再恐同日香港區遊行!
此分類上一篇:今天,我們哭了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