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居華府的資深媒體工作者王景弘在本報4月28日、29日連載的〈凱利證詞與台灣新憲〉,敏銳觀察到了美國國務院主管亞太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凱利在國會眾議院作證時,「內容可謂充滿複雜、矛盾、妥協的心理」,一方面認知台灣「現狀」是一個國家,另一方面卻又搬出「一個中國」政策而不承認台灣是一個國家;王景弘指出,國際社會所接受的所謂「一個中國」政策,根本是虛構,因為「一個中國」並不是「現狀」,一邊一國才是真實的現狀,他強調,台灣「現狀」就是一個主權國家,因此,沒有「台灣獨立」的問題,也沒有改變「現狀」的問題,只有國際社會是否承認台灣是一個國家的問題,美國可以虛偽而不承認台灣為國家,但不能要求台灣不堅持國家地位,或把堅持國家地位視之為改變現狀;王景弘以歷史省思的角度籲請美國,身為全球民主國家的領袖,應該帶頭承認台灣已經是主權國家的現狀,否則,台灣主體意識只會日益高漲,台灣人民為了爭取國際承認而要求國家正名的壓力,也只會與日俱增。
就在總統府秘書長邱義仁、國安會副秘書長柯承亨為了陳總統520就職演說內容、2006年公投制新憲而赴美溝通,馬不停蹄展開48小時的旋風式會談行程之際,王景弘〈凱利證詞與台灣新憲〉一文適時發表,箇中論點周延犀利,我們認為,確實多有值得台美當局進行歷史反思、擬訂現實政策的參考價值。王景弘〈凱利證詞與台灣新憲〉一文的核心論述,在於證成台灣的「現狀」就是一個主權國家,且以有著相當說服力論點指出,今天的台灣之所以不被視為具有國際人格,且遭中國的北京政府一再擠壓、打壓,美國在某種程度上,難辭其咎。王景弘援引的事證,在於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之時擔任國務院「中華民國事務處」處長費浩偉的說法:在1978年12月31日晚間11時59分59秒,美國還承認中華民國是一個「國家」,但一秒鐘之後,「中華民國」什麼都沒有改變,美國已不承認中華民國是一個「國家」。王景弘指出,由此可見,變的是美國的「政策」,並不是「中華民國」的國際人格。
我們同意費浩偉、王景弘的論點,亦即1978年12月31日晚間11時59分59秒之前,台灣是以「中華民國」為國號,是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的主權國家,這是歷史當時存在的「現狀」,但在「一秒鐘之後」,美國基於冷戰體制「聯中制蘇」的戰略需要而承認北京政府是「一個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且因1972年2月28日簽訂的《上海公報》當中,美國「認知到,在台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也就正是因為兩岸歷史的荒謬、美國決策的失誤,遂讓以「中華民國」為國號的台灣在「一秒鐘之後」失去國際人格,亦即不論是「中華民國」或「台灣」的這塊土地上的這個政府、這群人民,不被國際社會承認是有國際人格的主權國家。
我們也注意到美國「傳統基金會」的資深研究員譚慎格(JohnJ.Tkacik,Jr.)日昨發表在台灣媒體的〈美國對台政策的矛盾〉一文指出,「美國從來沒有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愈來愈多的美國人民也開始要求他們的政府解釋「為何不早放棄『一個中國』政策」,以能「逐漸重塑亞洲整體的政治地貌」。事實上,對於美國承認北京政府是「一個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台灣方面並沒有強烈的反彈或非議,甚至於在1996年的李登輝當選台灣首度實施的民選總統之後,以「中華民國」為國號的台灣政府也不再去跟北京政府爭奪「一個中國」的唯一合法代表權,因為台灣人民立基於台灣自我認同的國族意識正在萌芽、凝聚,最有力的證明在於國族身分認同的民調數據變化。
1989年11月民調顯示52%台灣人民認為「自己是中國人」,26%受訪者認為「自己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只有16%的受訪者認為「自己是台灣人」,惟在2003年11月的民調顯示,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比率降至7%,「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比率則為41%,認同「自己是台灣人」的比率則是44%,而在2004年初的最新調查顯示,認同「自己是台灣人」的比率已達57%;台灣人民對於自我的國族身分認同變化,從1989年到2004年的民調顯示,認為「自己是台灣人」的比例從16%增至57%,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從52%降到7%以下,充分顯示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這群人民,國民主體意識逐年遞增,國際社會自然不可再把台灣的國際人格屬性納編於「一個中國」的框架之下。
面對著1996、2000、2004年的台灣總統民選結果,都是由確認台灣的國家主權屬性而提出「特殊國與國關係」、「一邊一國」的李登輝、陳水扁當選,誠如王景弘所言,美國政府必須思考「是否放棄虛構的一個中國政策,承認在台灣的民主國家」,甚且「應該帶頭承認台灣已經是主權國家的現狀」;惟也不容諱言,台灣要能找回國際人格的主權國家身分,阿扁團隊也得加把勁強化對內對外的論述工作,王景弘說得好,箇中過程「必然要經過許多討論、辯論、解釋和折衷、妥協」,但是一定得要努力突破中國不顧民主,霸道的擅定所謂「台獨紅線」,不能讓其誤導宣傳在國際間得逞。 .....2004-04-30【台灣日報】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