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年初一開始,中正文化中心都會有檔期,今年也不例外。不過~今年有一點不一樣的地方,是文化局交給媒體辦的,或許是因為如此,所以今年的攤位有很多都撞在一起,也因為這樣,而導致攤位不合大打出手...(連刀子都拿出來了...)。
今年分為六個區:有民俗、技藝、小吃、鄉土、圖書、冒險體驗區。分區是不錯,只不過居然會把相同的攤位,不是互相擺在隔壁,就是在對面...(一言不合的情況下...就打架囉...)。
他們不喜歡擺的位置,主辦單位又不出面解決,在沒辦法的情況下,呆呆只好跟他們換位置了......。可是...換了位置之後...呆呆的生意好像給它有點差ㄋ...唉...算了...大家開心就好囉~~
民俗區裡有很多小時候的回憶。”吹糖”顧名思義就是把糖用吹的,吹成你喜歡的圖案,早期的吹糖,是只有吹出圓形而已,隨著時代的進步,現在已有各種不同的圖案了。
”糖”是早期年代小朋友唯一的零食,光是一個糖,可以變化出很多不一樣的造型,有最早期的棉花糖、糖葫蘆、龍鬚糖、椪糖、糖葱......等。或許是早期的社會還沒那麼發達,小朋友只要有糖吃就很開心了,不像現在,光是”糖”,怎麼可能滿足現在的小朋友呢?是不是因為”好還要更好的原因”而導致變的有點不滿足呢?這...呆太呆了...很難理解...。
這就是糖葱快完成的照片。糖葱是用蔗糖加水下去煮熟的(須隔水煮),煮熟後在放進擦油的鍋子裡等待冷卻,在等待的過程中,須不斷的幫”糖”翻身,以免糖會黏著鍋子。待糖冷卻後(不能全部冷卻,還需要有一點點溫度,這樣才能拉),就可以開始將糖拿出進行拉搓的動作了,拉搓的動作需要一點技巧,將糖反覆的拉搓時,可以發現原本金黃色的糖慢慢的轉變成白色了。等到空氣都包進糖漿之後,就用棍子將糖弄成一節一節的,等待完全凝固成固體狀後,在用剪刀剪成適當的長度,就可以吃囉~~
呆呆基於好奇的心態,硬要老闆給呆拉幾下糖葱,還好沒把老闆的糖給拉壞...。呆呆有吃剛做好,還有一點熱熱的糖葱,有點溫度的糖葱不會很脆,不過也很好吃,要吃脆一點的,就要等它完全變冷後在吃,那會很脆很可口唷~~
由於那時元宵節快到了(現在已經過了...),所以賣燈籠的生意特別好,不過他們的燈籠有點小貴,雖然呆呆很想要買一個來玩玩,不過~基於價格上的考量,呆呆決定領不用錢的燈籠就好了。
每年元宵節的當天,中正文化中心跟愛河燈會區都會發不用錢的燈籠,雖然是紙做的,不過~可以自己動手做,不但有樂趣還可以環保唷~~
布袋戲是最早期的木偶。起源於三百多年前的落地秀才梁炳麟,屢次赴考名落孫山的他,靠說書為生。為避免觸及朝庭禁忌,梁炳麟參考傀儡戲,採手擎方式,操作木偶,嘲諷之言出自人偶之口。梁炳麟藉劇情,展現平生所做詩文。風頭一出,轟動閩南一代,一時失意書生競相效尤,是當時知識份子普遍間的娛樂。也就成了今日的布袋戲。
本來是可以當場教人製作布袋戲的,不過因為場地的關係,所以...只能買賣而已。
呆呆最喜歡的是孫悟空,因為他的棍子可以轉來轉去,呆呆每天都在玩,還好呆的老闆不常過來,不然就慘囉~~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