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白楊步道並不在原先安排的行程內,由於同事Elaine的推薦,所以臨時起意,前往一探究竟。
白楊步道位於太魯閣國家公園內,天祥以西約五百公尺的中橫公路上。步道開鑿起初並不是以觀光為考量點,而是1984年台電為了開發「立霧溪水力發電計畫」,所闢建的施工道路之一,完成後引發各界關注,擔心一旦計畫完成,立霧溪中游的水皆被引用發電,下游河床將乾涸,靠立霧溪水切割所形成得太魯閣峽谷,將無水而難以繼續發育,峽谷景觀將大受影響,經建會彙集各方意見決定擱置計畫。
步道之初須先通過一條長約四百公尺的隧道。我既不是武陵人,也不以捕魚為業,行走其中卻也有「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之感。黑暗與未知的恐懼,以及美麗景色的期待,在心中錯綜。
走出隧道,滿山青翠與險峻溪谷映入眼簾,湍急溪水的轟轟巨響耳邊環繞。四月涼爽的氣候,倚溪而行,是感官與心情的雙重享受。途中經過五個長短不一的隧道,或輕鬆走過,或摸黑盲行,感受迥異。
發現白楊瀑布是途中的一大驚喜。兩條銀白絲絹垂掛山上,讓我久佇凝望許久……
白楊瀑布的水來自於斷崖的上方,瀑布最早的名稱是「達歐拉斯」瀑布。這個名字的由來是因為瀑布附近有一泰雅族舊部落─「達歐拉斯」部落,其族人在此見到瀑布後即以部落之名稱之。
早期泰雅族人來到此地時,因沿溪地帶多處斷崖,附近山腹地勢陡峻,在建立部落的時候即以「達歐拉斯」稱之;「達歐拉斯」即是泰雅族語中「斷崖」的意思。
水濂洞是白楊步道的終點,源源不絕的水從魆黑的洞內傾洩而出,許多遊客在此折返。經驗老到的遊客,知道要準備雨衣與手電筒,才能入洞探險。臨時起意走步道的我和Kiko,自然是毫無裝備。起初沿著右側略為高出水面的石板路,走不到十公尺,就被洞內轟然雷動的水聲嚇得打退堂鼓。Kiko認為既然來了一定得進去瞧瞧,平生謹慎不曾弄險的我非常猶豫,最後仍不敵她的興致,硬著頭皮走進去。黑暗中,手摸著右側凹凸不平的石壁緩緩前進,左耳畔聲似雷鳴的水濺濕衣服,增加雙腳可能踩空的恐懼。一直不停地問自己:為什麼要走進來?
慌張的腳步,走到洞的盡頭,一座山擋住了去路。拍了幾張照,照片中驚魂未定的表情是到此一遊的最佳佐證。步出水濂洞,沒有美猴王身處花果山的「自以為是」,只有唐三藏躲過劫難的「如獲重生」。
我的心得是:下次一定要帶雨衣和手電筒。
(圖/水濂洞的另一端景觀)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