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忘了,到底我有多久沒有好好逛過書店,有多久沒有掏錢去買過一本自己真的愛的書。
今天因為某人肚痛,我忽然多了點時間,走到曾經很愛,但很久沒踏足的文采。還是那股味道,還是很容易找到我愛的書的位置。雖然前一陣子很想要王貽興的《幸福在右邊》,但上樓的時候確確實實沒有想起來,然後我看到它了。之前有在網上找過,知道他的售價高達一百二十多元後,我有點卻步。因為付出這個價錢的話,為甚麼不買我最愛的劉墉?為甚麼不買吳若權?為甚麼不...為甚麼要買一個我有點喜歡,但絕對談不上他粉絲的作家的書?看到書的那一刻,驚訝於它的厚度及封面之簡單潔淨,我喜歡上了。掙扎著要不要買的過程中,我看到了《倪震有話說》,倪震的書我就看過一本,感覺還真不錯,新作是散文。然後的然後,我又看到了林夕的《原來你非不快樂》,我從來沒看過林夕的書,也從來不知道原來這個大作詞家有出書(原來人家都出了好幾本了),也是散文,內容沒有倪震的街坊,有點玄,翻了幾篇,老子莊子孟子甚麼子的都看到。
我感覺,走的時候我一定會從他們三本裏面帶走一本。如果你問我為甚麼不三本都帶走,沒為甚麼,因為我沒準備進去要買書,也沒準備無端的掏三百多元買書,更沒想過要一次把三本帶回家給自己太大壓力。其實那兩本散文會是我的優先選擇,因為散文翻看的次數多,散文的內容廣,帶出的道理多,上洗手間也可隨手翻閱,不過我覺得這兩本再過一陣子,就可以在圖書館找到。雖然《幸福》是小說,可能看過一次就再也不會看了,又因為它的厚度不得不花去我至少兩本書的位置,但是我感覺那書圖書館不能借到,一番自我角力下,我拿走了《幸福》。
想走之際,想起某人上來找我後竟然陪我待這麼久都沒催促我,有點不對勁。找了下後面的一排椅子,還好沒人在睡。順利找到某人後,不知怎的兩人又去看了幾米,幾米的附近,放著龍應台的《目送》,上次她那本《孩子你慢慢來》超好看耶!不過我知道她有寫批評類的文學,那是我沒興趣的,看了下簡介,又是那類被我歸為“高水平育嬰書”的類目(也就是《孩子你慢慢來》那種)。忽然,我走過去放下了手中的《幸福》,帶走了《目送》。
其實,《幸福》才是我最初想要的,轉了一大圈,相互對比取捨後,我帶走了這個根本不在我選擇範圍內,突然殺出的程咬金《目送》!忽然間,我又覺得兩本書的名字很玄也很諷刺耶~我今天放棄了《幸福》,選擇《目送》,朋友,題目有沒有很有意境呀?掌聲鼓勵下嘛~~
P.S.本來還想貼些這幾本書的簡介,不過文章好長哦,有興趣的自己在網上找囉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