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這是不是叫成熟了?還是應該叫做世俗了,現實了?
可能以前看愛情小說太多,總認為愛情是完美的、偉大的,容不下一點瑕疵,不能談到金錢等這些現實條件,亦不能接受當一方有事患難時,另一方離他而去。“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是我最最最最最最不能接受的現實。如果看到一方為另一方犧牲這犧牲那,然後成就了一段偉大可歌可泣的愛情,我或會拍手叫好,或會感動落淚,這就是我心目中的理想愛情。
記得前一段時間看<<一公升的眼淚>>時,覺得傻傻的男主角非常可愛,為女主角挺身而出,處處保護女主角。最後發現女主角染上不能治的病時,他亦想堅持,但他父親對他說了一番話,大意是人生很現實,他還年少,許多事情不如他想像中簡單,許多包袱不是他這個年齡可以扛得起。男主角經過一番考慮後,放棄了女主角,雖然深愛,但承認自己確實承受不起以後可能要面對的事情。還記得看到這裏時,著實非常生氣,總認為男主角應該排除萬難,執意跟女主角在一起,共同去面對將來的困境,這才是我心目中的Happy Ending。
今天的我,再回看這劇集,忽然認同了男主角的做法。或許之前幾個月的經歷,已經推翻了我一直以來的想法和執著。愛情不是生命中的全部,雖然在我生命中愛情佔的比例很重,但愛情已經不是虛幻的,不是兩個相愛的人走在一起這麼簡單的事。相處需要智慧,柴米油鹽醬醋茶、買樓供車等話題已經無可避免地談及,這是現實,是兩個人需要共同面對的一堆煩瑣事情,不能再活在象牙塔裏空幻想。
再者,有時候不得不承認,有些情是自己承受不起的,應付不來的。以前看到前路太崎嶇,定會選擇繼續走下去,絕不會打退堂鼓,因為這才轟轟烈烈,這才可歌可泣,這才不枉此生啊!不過現在發現,如果路太難走,可以預見的將來都是充滿不穩定因素,走下去亦未必會幸福快樂的話,是不是應該停下來想一想,到底是否必須走下去?自己又是否承受得起將來所需面對的困境?放棄是否就代表了不愛或不夠愛?現實的種種狀況會將人擊倒,與其給了對方滿口承諾,有事時才“各自飛”,不如好好想一想,才下決定。轟烈的愛情,並不是必須品,留給承受得起的人好了,現在的我真的未必有這種勇氣去接受。
人果真要有經歷才會長大,這三個月的一切,讓我知道,要玩一個遊戲,要開始一段感情,所需要的不光是欲望和任性,不可以隨感覺而走。許多現實條件要好好衡量,承受得起才好去實行。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