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看完了兩部日劇,Orange Days及大和拜金女。
什麼?大和拜金女,是啊~因為接觸日劇晚,有不少賣座的戲都沒看過,直到自己假期閒賦在家,看完一齣日劇剛好夠三四天的消磨,所以才弄來看(汗~這變成沒耐心看韓劇的原因)。
大和拜金女某方面而言是部充滿理想化的片子,女主角崇拜金錢,以金錢多寡做為選擇另一半的條件,為了接近有錢人成為了空姐,也幸運遇上一位全心愛著自己的有錢少爺-東一條,能躲掉拜倒在櫻子魅力之下男子的糾纏,能得到同事真心的祝福及協助,而男主角不有錢,擁有數學才能,但最後能讓女主角在金錢迷咒中明白自己的真愛,幸運因得獎而名利雙收。
著迷於劇中有趣的片段,也為男女主角為對方的付出卻被誤解而焦急,在看完戲後,卻有些空虛,因為這故事像極了標準王子與公主在一起後,過著甜蜜快樂的童話故事結尾。
小說的本質都是滿足於人對於現實生活的空虛或缺憾吧?看完大和拜金女猶如看完一本言情小說的感覺,過程誘人但結果夢幻,雖然我們都不是絕世美女,但我們也能在現實生活中找到Mr. Right吧^_*(雖然過了四年才看這齣日劇,但女主角的衣服依然很得體啊!)
看Orange Days是面臨到與室友貓分離的前一個禮拜,一天看一集,一邊玩貓一邊咀嚼男女主角的感情。
面對別人的不幸,如何才是最好處理的方法?男主角的前女友(簡稱A)選擇讓女主角看清自己處境的方法,而男主角是順應女主角的喜好去幫助她,心高氣傲的女主角在拒絕A的幫忙後,而在心靈上依賴著男主角。
四肢及五官的損失都會照成日常生活的不便,劇中女主角因為聽力減弱,而被迫放棄原來前途看好的音樂家生涯,在無法與人共同演奏下,在痛苦決定下才放棄小提琴;而男主角在幫助女主角的過程中回想起自己就讀學系的目地,放棄原找到的工作而成為助理復健師,但卻因為這決定而和A分手。
分手,在Orange Days及大和拜金女有個相同的台詞:我看不見你的未來,同樣都是由男主角前女友對男主角說。對進入職場女性而言,在交往過程中,對方值不值得託付終身,是一項常被長輩及女性評論的課題。
有些決定都是被迫促成。面對別人不幸,能以真正的同理心去面對當事人嗎?在出口的話中是不是都帶了幾分的同情?而同情會是對方所希望得到嗎?
在決定的同時,也注定要放棄一些什麼,才能得到因改變而來的結果,選擇是一種放棄的途徑。太過期待的事物,往往也成為困住自己的陷阱。
誠實面對自己想要的,如愛情、如工作,劇中人物最少都以自己想要的方式活著。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