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3-01 12:38:19| 人氣44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省思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省思(獻給特別的妳)

這是一個開始。
就像維新運動般,當革新的口號一響起,所有人就警覺性地開始動了起來。
初來到中國附設醫院,踏進醫院急診部,沒有氣派的裝潢,循著地上的血跡進入急診室,頓時可看見,忙碌的醫護以及佔滿急診室的病患,臉上有焦急的,等待的,哭喊的,還有極端的冷漠。這樣的景象迄今仍深印腦海,我想,我來到的是一個聚集人類最多淚水的地方。

來了三個月後,例行性地看到相同的畫面,類似的情景也不斷的上演,漸漸地,如此的人間悲劇就形同看連續劇般,與我無關。 工作的忙碌讓臉上不自覺堆上一層冰冷,來不及看清楚與我擦肩的每一個人,就連坐電梯一定搶先比坐輪椅的阿公仔先進,沒辦法,我趕時間,送完公文還要趕銀行3:30匯款還要...,忙碌的情緒就連等候他把輪椅滑進電梯的時間都不耐煩,更何況是帶著笑臉問「請問您到幾樓?」我想,我不是百貨公司裡的電梯小姐,即使躹躬哈腰,薪水也不會多一點。

因為無意中聽到的一段話「妳們身處行業的特性不同其它,應該更具有服務的精神,以及關愛的心」。
我想,我們的情緒需要收拾整理;其中包括的有關愛的以及冷漠的。
每每以為做好職責份內的事,就算一位優秀的員工;但情況卻不是如此,我想,中國附醫呼喊的口號,應該不只是口號,「視病猶親」需要由員工本身做起。請在穿著整齊的制服上掛上一點笑容,這樣整體才有生命力;脆弱的病人需要這一點點的友善,而不是冷漠的冰霜。 雖然剛開始很不習慣,有點僵硬,也被同事嘲笑很假,但是這個小動作卻讓心情也不自主愉悅起來了!試問,在工作上,您有多久沒笑過了?
在網路上流傳這麼一則故事:
「作者在紐約地鐵搭車的時候,有一個小男孩在車廂裡又哭又鬧, 而看起來像爸爸的男人,卻坐在原處文風不動。大家對這個現象非常反感,但都敢怒不敢言。作者挺身而出質問那個男人:「你沒看到你的孩子這麼吵鬧嗎?你應該管管他啊!」 男人這才回過神來:「對不起!我這孩子的媽媽兩個鐘頭前在醫院過世,我正在想以後要怎麼辦?所以...真的對不起!」作者突然間好後悔自己的殘忍。

我們習慣身邊來來去去的人,習慣每天的一成不變,卻沒有讓自已停下來,好好看待週遭的人事物,我們也總是很輕易地去責怪別人,少了什麼?不過是一顆寬容的心。
在此澄清,我不是慈濟委員也不信佛教,但是,我想,秉持良善的心,上天堂的機率應該會比較高。

我見過最優秀的護理人員在Trauma Team,她的臉上是絶對永遠的微笑,她的笑容就像一座磁鐵,吸附著旁邊的人,幸福是可以感染的,我想每個人都喜歡跟她說話的舒服與自在。光是外表是不夠的,最重要的是,她對病人的關愛與照顧。看著因忙碌而日益消瘦憔悴的她卻喜悅地說:「換藥很辛苦,一天幫數十個病人換藥下來雖然累,但這卻是我最快樂的時候,我可以一邊換藥一邊衛教,花幾分鐘時間傾聽病人的心聲及各種疑問。」頓時,我覺得應該站起來向她以90度以上的躹躬敬禮。
曾經接到一通家屬給她的留言:「..爸爸已經仙逝了,我們全家人都很感激醫師對我爸爸的醫治,最感激的是梅芬您對爸爸的辛苦用心照顧,爸爸在臨終前還惦念著妳,一直交代我們要打電話親自向妳道謝...」
這份感動,至今仍縈繞在心中不去。

從她身上散發出來的自信與快樂,以及病患的肯定,我看到了榮耀,而這份榮耀,不單單是屬於梅芬姊的,而是屬於Trauma Team的,更是屬於中國附醫的。這是我們需要學習的楷模,不衹是在職責上盡心盡力,更需要有一顆熱誠服務的心。您,有嗎?

台長: sophia
人氣(44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作品發表 |
此分類下一篇:危險情人
此分類上一篇:生命線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