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過外遇問題的夫妻跟英國《心理學》雜誌的婚姻治療師告白,若自己能早點知道以下五件事,或許可以預防外遇的發生:
一、外遇不全是由於「性」的滿足,還有一大部分是情感上「被愛」、「被欣賞」的需求。但如果房事不頻繁,導致一方陷入強烈的欲求不滿,容易提高「出軌」的風險。專家也解釋,在一夫一妻制、只允許與伴侶發生性關係的社會,減少性生活頻率就像減少沙漠的供水來源,若這裡沒水,另一伴只好到別處去找。
二、關係中也許沒有任何變化,另一半也沒做錯任何事,而是外遇者在原來關係中找不到「自己」。外遇者本身陷入低潮,卻將自己的消極歸咎於現有的關係,渴望變動,因此容易被「與現況不同的人事物」吸引、煽動。
三、在關係中得不到滿足,從偶爾的挑剔逐日演變成隨時都有「雞蛋裡挑骨頭」的傾向,與另一半的交流形式也變成「代辦事項」,對話中只剩下「小孩誰去接?」「晚餐誰負責?」「銀行帳戶去處理了沒?」等流水帳,忘記關心對方。
四、早一點覺察另一半的所做所為並非是為了他自己。如果每回另一半跟你談起自己「很寂寞」或「性生活不滿足」,最後兩方總是以吵架收尾,碰了一鼻子灰的另一半自然會覺得自討沒趣,往後乾脆閉嘴不做任何溝通。不過,他/她心中日積月累無以宣洩的怨懟,很可能會以出軌的形式爆發。
五、出軌的一方通常都在外遇發生後,才知道這件事對另一半的心理創傷有多大。在事發之前,他們似乎會自我麻痺對這方面的覺察。
結論是:若想維持幸福婚姻,每個人都還是得為自己的快樂與身心狀態負起一定責任。除了好好經營與另一半的關係,讓自己的生活過得充實、有趣,婚姻保持在「活水」狀態的機率較高,如此自然不需再從另一段新關係中尋求靈感與滿足。
✽ ✽ ✽
【推薦讀】
如何面對外遇後的婚姻 文/賓靜蓀
放棄一段損壞的關係可能是最簡單或最合理的解決方式,可以讓雙方從希望的折磨中解脫。但也可能意味著逃避成長,逃避面對攸關人生、愛與自己的痛苦真相,逃避承擔改善關係的重責大任。」--珍妮絲‧史普林《走出外遇風暴》
婚姻,在一方外遇後,必然產生質變。不論是一夜情或長期的情感糾葛,外遇侵犯了婚姻中的全然信任,違背了承諾,也遏阻了親密情感的發展。外遇逼迫婚姻中的雙方,誠實檢視自己及另一半,真實看待婚姻中的問題,探究「對於愛,我能有什麼期望?」、「我應該信任自己的感覺嗎?」、「要如何分辨另一半適不適合我?」
《走出外遇風暴》一書作者、美國臨床心理治療師珍妮絲‧史普林,以治療痛苦夫妻長達三十年的經驗提醒,面對要留下或離開的抉擇,雙方除了傾聽自己的心,更重要的是,「深思熟慮後才做決定……要去質疑隱藏在感覺背後、催生感覺的假想——關於另一半、關於愛和忠誠的假想。」不論時間長短,決定前、後的過程都不容易,而且依然要承受懷疑、矛盾、失望、恐懼和傷痛的折磨。
需付出代價與勇氣的三大選擇題
長期帶領配偶外遇成長團體的成蒂分析,外遇後的婚姻大致有三種走向:復合、維持原狀、離婚。「選擇任何一種都需要勇氣,都要付出代價,」成蒂強調,「選擇前都要很清楚認識自己,要怎樣的親密關係?底線在哪裡?忍受不忠的程度在哪裡?每個人都不同。」
選項一:復合
雙方承認,婚姻出狀況彼此都要負責,願意重新修補信任和親密關係。先決條件是,外遇那方(承諾)真正放棄外遇對象。復合過程中,要真誠面對外遇的前因後果,跨越再次受傷、受挫的恐懼,雙方都需要學習,給彼此更深的承諾和支持。徵信業者江梅綺觀察,「外遇的男人常找不到回家的路,」妻子若能調整改變自己,「築起一座橋,無形的可以慢慢讓他回頭。」
楊雲華(化名)的先生在結婚五、六年後有了外遇,她覺得很受傷、很難堪,曾經酗酒、吃藥麻醉自己,也曾經搬出去、換了工作、重新改造自己。在一次雙方攤牌的儀式裡,她表達了自己的底線,將先生和外遇對象的所有照片撕掉,丟進水溝裡。先生反而如釋重負,因為終於不需要再隱藏祕密了,並且當場要求,不要分開,要再試試。
楊雲華本來抱著「是你做錯,為何我要搬走?」的心情搬回去,但她漸漸發現,情況有了轉化,兩人感情愈來愈深。當先生看到努力想有孩子的她,一次次流產,終於體察到有可能因此失去她的痛苦,在病床前對她說,「有孩子不見得幸福,但是我的生活裡不能沒有你。」她很感動,也漸漸想開了,「婚姻不需要靠孩子來維繫。」從此兩人更知道彼此的需要,更依賴彼此。
信了佛教的楊雲華也懂得隨緣,為婚姻盡最大努力,但是「要變質就變質了,強求不來,」她說,懂得放手,愛情和婚姻反而進入另一種境界。當時、當下最痛苦,但是拉開時間長河,所有事情都會過去。
「如果婚姻是花瓶,外遇讓這只花瓶變成了鐵,更經得起考驗,」十幾年過去,楊雲華再也不害怕了。
選項二:維持原狀
這種情況最多。從外表看,對全家的變動可能較小,但是外遇的一方不願表態、無意溝通,或者持續外遇關係,「人在心不在」,另一半可能要付出身心健康受損的代價。「要問自己,留在婚姻中的理由是什麼?為經濟、生活上的享受、為孩子、期待一個完整的家、或某某夫人的光環?」成蒂抽絲剝繭。有人做此選擇,但身心抽離,心理上已離婚,把自己過好就好。看清「空殼子」的本質,不會有期待,也不需努力維繫,方向就比較清楚。
章玉慈(化名)和先生是青梅竹馬,大家眼中的天作之合。九○年代夫妻倆就帶著兩個孩子到大陸打拚。很快的,經常出差的先生有了外遇。章玉慈覺得很丟臉,不敢跟任何人說,當時也不相信大陸的心理諮商,滴酒不沾的她只能藉威士忌入睡。十幾年來,要合要分的決定反反覆覆,孩子都已成人,先生跟同一外遇對象的關係卻愈來愈緊密。他已經明講,之前的人生為別人,現在起要為自己,要更大的自由。章玉慈看盡各種婚姻,也認為離婚再找對象還是得面對同樣問題,因此不敢、也不想做太多改變,決定繼續當「大老婆」。在同一屋簷下,努力過自己的生活,同時,還在期待他會回來。
她和先生相處並沒有惡言相向,只是「不搭理、不說話」。儘管如此,她依然會「跟自己過不去」:去查他出差的行程、電話帳單。每次確認「他們每晚通話一兩個小時」後還是很受傷,每件事都干擾她。長期下來,她發現自己腹部脹氣很嚴重。
章玉慈承認,不願離婚,也和自己的不甘心有關。她不願放棄「做少奶奶的便利和特權」,也不甘心只分到現在一半的財產,「他賺的我都要一半」。有時,她變得連自己都不認識,也瞧不起先生。
選項三:離婚
根據《親子天下》的網站調查,「如果另一半外遇,你怎麼辦?」超過半數的回答是「馬上離婚」。但有時離婚不見得能解決問題。成蒂提醒,離婚前要想清楚,「真的要一個人走這條路?或者只是生氣、想報復對方?如果是後者,就要暫緩。尤其如果還愛這個人,真的還想要這個關係,就千萬要三思,免得後悔。」
配偶外遇後,男性通常在很短的時間內離婚;女性則多選擇留在婚姻內一段時間,試圖挽回。
建志無意間和前妻在網路上認識的男友講了電話,憤怒之下動手打了她。事後他立刻帶她去醫院驗傷,從此,「怕她走掉,隨時把她帶在身邊,」他以為這樣就會沒事。但是後來發現前妻依然藕斷絲連,他忍不住又動粗。兩個月內,兩人就開庭和解離婚。事過境遷,他承認離婚責任大部分在他身上,是他的「大男人、佔有慾、沒自信、又容易妒忌」的個性造成,但也明白,「被背叛的傷痕很難恢復,心理總有陰影」。
離婚後他帶著兩個幼稚園和小學的孩子,不知如何教養,參加了「人本教育基金會」的講座,才看到原生家庭打罵教育的局限和對自己的影響,開始改變自己,也展開新的戀情。和前妻的關係也有改善,可以共同出席孩子的家長會。
蔣安琪(化名)曾和前夫一起創業,共同度過以公司為家的艱辛期。但從他收到一封女性來信後,家暴的陰影就籠罩她的婚姻。別人眼中的好先生、好爸爸,因為自己有問題、會害怕,就很兇,不是動手、就是語言暴力。有一次蔣安琪坐在床上痛哭、起不來,憂鬱症爆發。「可是因為我太想要這個關係,還花了五年拚命去救,」蔣安琪回憶。痛苦之至,她也曾站在頂樓想往下跳,「但和孩子連心,他們是知道的。」女兒擔心,還曾要她承諾,自己十八歲以前不能死。
她後來回想,自己在這婚姻中其實不快樂,一直扮演「媽媽」的角色;一直試圖挽留前夫,而他早已去意甚堅。六年前,她終於死心,帶著孩子搬出來,並一步步爭取自己的權益,辦了離婚。
一路走來,蔣安琪現在唯一後悔的是,把那五年花在前夫身上,而不是在兒子身上。因為自己情緒不穩定,無法照顧孩子,有一陣子將兒子送去住宿學校。「兒子看很多課外書,其實是要把自己跟現實隔離,他其實在受苦,」她對現已上大學的兒子始終愧疚。上過很多成長課程的蔣安琪,覺得現在自己看懂很多事,「因為承受過比別人多痛苦,相對也比別人快樂,」她笑中帶淚的總結。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