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是熱愛午睡,每週運動不到兩小時,或偶爾會迷失在高脂肪食物中,都有研究挺你。
1. 不吃早餐
早餐並不是非吃不可。先前一般認為,跳過早餐會造成體重增加,但最近研究發現正好相反。禁食或偶爾跳過幾餐,或許其實有助減肥,也就是所謂的間歇性斷食。
最受歡迎的間歇性斷食是16/8斷食法,也就是禁食16小時、吃東西8小時,這樣一來多數人的進食時間就是下午12點到晚上8點,跳過早餐。
大型研究發現,就減肥而言,間歇性斷食其實跟傳統飲食一樣可靠,幾項動物研究證實間歇性斷食還有其他好處,例如降低特定癌症風險,甚至延長壽命,不過還未在人類身上證實。
2. 喝咖啡
3月,一位加州法官判決,星巴克及其他咖啡連鎖店必須在產品上加註癌症警示。儘管如此,有大量研究指出定期喝咖啡與癌症風險減少及其他健康好處有關,如對抗糖尿病、促進心臟健康等等。
醫生建議每天咖啡因攝取量限至在400毫克,或大約3-4杯濾掛咖啡。
3. 吃蛋
風水常常輪流轉,富含膽固醇、脂肪、蛋白質、好幾種關鍵維他命和礦物質的蛋,已經被汙名化很多年,但是蛋其實非常健康,而且為了避開卡路里、脂肪和膽固醇只吃蛋白,其實完全沒有必要。
整顆蛋富含一些你不太容易從其他食物中獲得的重要維他命和礦物質,例如維他命B12、磷,也富含能燃燒肌肉的蛋白質和飽和脂肪。
而且,蛋中的膽固醇似乎並不會造成健康民眾高膽固醇。就像吃脂肪不會轉化成脂肪一樣,最近研究證實吃膽固醇也不一定會造成你高膽固醇。
4. 放縱地吃高脂食物
成千上萬的美國人聽從1990年代美國農業部的建議,為了減肥尋求低脂高澱粉飲食,他們選擇人造奶油取代奶油、無脂取代全脂,也克制少吃油膩的食物,但並沒有見效。
一項牽涉近5萬名女性的8年研究發現,其中約半數採低脂飲食的女性並沒有降低乳癌、大腸癌或心臟病風險,而且也沒有減掉太多肥。
新建議指出,來自堅果、魚類、酪梨等食物的健康脂肪,其實適量對你是有好處的,所以你可以把這些食物加回你的飲食之中。
5. 使用社群媒體
常用社群媒體、低頭滑手機一直被視為有害健康,但很多支持這項論點的研究並不完整。多數證據顯示,有些情況下,使用智慧手機或許有好處。
《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去年一項研究檢視12多萬英國青少年滑手機的影響,結果發現社群媒體對多數青少年無害,有時還幫助他們的交誼、從同儕那兒獲得情感支持。
該報告說:「整體而言,證據指出適度使用數位科技本身並不有害,或許在互相連結的世界還有好處。」
6. 喝能量飲料
你是否曾因為喝紅牛而被婆婆媽媽白眼碎念,說那東西太化學了、會害死你?其實,紅牛(至少無糖版本)並沒有那麼糟,除了只有10大卡、不含糖,它只含有80毫克咖啡因,大約是星巴克中杯的1/3。至於其他成份如維他命B和牛磺酸,科學研究已經發現兩者都安全無虞。
7. 喝一兩杯酒
什麼東西吃太多都有害,酒精也不例外。
但部分研究指出,民眾適度飲酒(也就是一天一、兩杯紅酒或啤酒)或許能有健康好處,例如減少老化造成的認知衰退風險。
《阿茲海默症期刊》(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去年刊登的一項研究發現,定期喝酒的人,比起完全不喝酒的人,到了85歲時還沒出現認知衰退跡象的機率高出許多。另一項回顧74項研究的調查,也做出類似結論。
8. 打開訊息通知
在Google最近的I/O開發者大會上,揭露許多戒除「科技成癮」的功能,其中一個是封鎖通知的新功能,因為許多用戶認為通知會讓人焦慮、降低生產力。
但有研究指出,為了解決焦慮完全關靜音,反而會讓人壓力更大。
解決方法或許不是完全關掉通知。根據這項研究,比起正常接受通知或完全不收通知的人,不是即時接收通知而是一批批接到通知的人,壓力比較小,也比較快樂。
9. 放棄長時間健身
你不一定非得一次在健身房流汗好幾個小時,才能變得健康。研究顯示比起其他運動,7分鐘健身、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等密集的高強度訓練,或許對於練肌肉、保護心臟更有益。
運動心理學家喬丹(Chris Jordan)說:「比起傳統上時間較長、強度適中的健身,高強度間歇訓練可以提供類似或更好的效果。」
10. 午睡
午睡不代表你懶,有些研究顯示午睡可能與重大健康好處有關,特別是如果你常睡眠不足。
若你很容易想睡、常常比應該上床的時間更晚睡、難以控制飲食習慣或減肥、很難集中注意力、精力衰退、性慾下降、身體這裡痛那裡痛,很可能就是睡眠不足的警訊。
《大腦、行為與免疫》(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期刊一項小型研究,比較刻意睡眠不足的人午睡30分鐘與睡10小時的健康效果,發現兩種做法似乎都有助於免疫力恢復至正常水準。
哈佛學者史提克勾(Robert Stickgold)也認為,午睡甚至有助人們解決精力與專注力的問題。
(資料來源:Readers’ digest、Insider)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