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跟少年聊到唸書的時候,被霸凌的經驗,
少年告訴我,他念幼幼班的時候,因為吃東西很慢、食量又小,
常常幼稚園的點心都吃不完,有時候,吃太多還會吐出來,
那時,幼稚園有一位老師,常常覺得少年是故意搗蛋的,
對於少年東西吃不完都會很要求、強迫少年一定要吃下去,
有一次少年又吃不完點心、大哭之下東西吐出來,
那位老師竟然將少年關進廁所,要求少年將所有的東西吃完(包含吐出來的),才可以出來,
少年只好硬這頭皮,將吐出來有點酸酸味到的食物,硬吞下去,
之後,到點心時間,少年即使吃不下去也會硬吞,因為擔心有被關廁所,
我聽了其實很訝異,直問少年當時有否告訴父母或求救,
但少年表示都沒有,因為不敢說,
後來我們又聊到少年國小時候,被班上同學排擠,吐口水、東西莫名其妙不見、莫名被返所在廁所的事情,
但少年都選擇默默忍受,因為他覺得說出去只會更嚴重,忍下來之後就沒事了,
聊天的過程,我忽然想到我自己也有一個被排擠的經驗
我說,國二的時候,我被分到A段班,我們班是當時學校北聯的重點班級,屬於A+班
當時班上同學個個成績都很好,相較之下,我的成績變的不太理想,加上又是新班級,得重新認識新同學,成績的不起色,其實讓我蠻挫折的
有一次假日,我去班上一位同學家玩,跟他借了一本漫畫,打算下週一拿去學校還給他
怎知週一學校週會的時候,我們班導師竟然搜全班的書包,看看同學是否有帶違禁品
當然,我帶漫畫來學校的事就被老師知道了
老師很生氣的把我叫出來,問我為何要帶漫畫來學校
當時的我很害怕,沒有預料會被發現,就很誠實的回答,漫畫是某某同學的,我要帶來還給某某同學,結果,某某同學也被老師叫出來處罰,
記得那件事之後,班上同學就更加不理會我了
因為我犯了大忌,成了同學眼中的「抓耙子 」,抖出了某某同學
而我當時根本沒有想那麼多,只是想說實話而已
當所發現自己被排擠,似乎為時已晚,只能默默接受
我自己也沒有在被排擠的當下,回去告訴媽媽,因為很難跟媽媽講清楚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一方面我自己也講不清楚,一方面我也覺得自己做錯事,不該跟同學借漫畫書、不該帶漫畫書到學校........
講到這裡,我忽然懂了少年當時遇到霸凌的事情,為何不求救,其實那是多麼的不容易
不容易在於,當時小小的我,真的覺得自己做錯事了,倘若告訴父母,只會被罵的臭頭,只能默默吞下一切
而且,有時候講出來的結果,有時候常常是超出自己的預期結果,往往是那個超出預期,自己並沒有準備好要去面對,所以寧願選擇不講,因為不講至少只需要忍受現狀就好了
原本聽完少年被霸凌的故事,喚起自己被排擠的經驗,當下的我更懂的少年選擇不說的感受,但同時也卡住了自己,因為我的工作某部分也會去跟少年宣導,告訴他們倘若被霸凌,應該要勇於告訴師長,才不會姑息霸凌的同學
但孩子真正遇到事情會如何選擇,其實背後都有很多故事,
每個故事都會帶來一些決定,
這些決定我無權說是好或不好,但倘若我落入主流的價值觀,覺得說出來事情才會有解決,我就會急著想要解決問題,而忽略了這行為背後的故事
少年跟我說,他從來沒有跟別人說過小時候的這些事情
是因為我講到被欺負的字眼,少年才想起這一些過去得陳年往事
就像我透過少年的故事,想起了小時候自己的故事
因為故事,我們之間的關係,更拉近了一些
記得上次上治療心法,找尋自己的治療初衷,
我提到,我自己的經驗是,當自己的某些部分被看見了,被看懂了,就會慢慢的發光、發熱
而少年的故事,更提醒我,不急著為他找尋出路,
我可以慢慢的更去看見、看懂少年,
或許,當我可以看見少年不同樣貌的同時,
改變,就會慢慢一點一滴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