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雖然國內疫情趨緩、相關防疫政策已逐步鬆綁。但在疫情衝擊下,你我的生活往往也多少受到疫情影響而被打亂,使人更容易產生不安、焦慮等情緒。面對後疫情時代來臨,你我該如何調適呢?
© 由 華人健康網 提供 在疫情衝擊下,你我的生活往往也多少受到疫情影響而被打亂,使人更容易產生不安、焦慮等情緒。面對後疫情時代來臨,你我該如何調適呢?
「職能」從食、衣、住、行、育、樂日常生活下手,幫你維持身心平衡
台北市松德院區職能治療師賴冠宇表示,面對疫情來襲,除了個人防護不可少,勤洗手、戴口罩、每日量體溫之外;大家不妨可藉此檢視自己生活型態,做適當的生活調整、盡可能的維持身心平衡,就是幫助重拾健康生活的方式之一。如果民眾對於維持身心平衡一事感到有困難、不知從何下手?那麼適度就醫尋求職能治療師的協助,也是不錯的選擇。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職能治療科主任李淑君表示,依據世界職能治療師聯盟(The World Federation of Occupational Therapists, WFOT)的聲明,職能治療師的專業係促進人類心理衛生及健康安適感,並極力預防心理疾病的發生及促使心理障礙者的復原。
並利用全人性(holistic)、生物-心理-社會模式(bio-psychosocial)及以個案為中心等原則,在日常生活中來增強個案的能力及強化個案優勢來回到正常的生活。職能治療的「職能」指的是個案每天所有日常生活活動,包括:食、衣、住、行、育、樂及工作、娛樂、休息等。
© 由 華人健康網 提供 檢視方式為,拿出一張紙和一枝筆來做練習,在紙上畫下一個大個鐘,將一天的每個小時及活動均詳細列出。 接著在圓鐘下方寫下工作、休閒娛樂、睡眠休息、自我照顧和其他,總共5大類別。
你的「職能」平衡嗎?一張紙、一枝筆,畫個圓就能看出端倪
除了分享什麼是職能治療,以及職能治療師擔任的角色為何外,賴冠宇職能治療師也進一步分享給民眾,如何透過一天職能的檢視,評估自身是否身心平衡的方法。檢視方式為,拿出一張紙和一枝筆來做練習,在紙上畫下一個大圓鐘,將一天的每個小時及活動均詳細列出。
接著在圓鐘下方寫下工作、休閒娛樂、睡眠休息、自我照顧和其他,總共5大類別。並分別計算各類別的總時間,檢視一下自己「職能」是否有達到平衡?是否有達到工作8小時、睡眠休息8小時、休閒娛樂、自我照顧及其他8小時的平衡狀態。如果發現5大類中有嚴重的失衡的情形,則建議應做適當的生活調整。
疫情擾亂你我生活,常感焦慮、不安?這樣做過好生活、維持身心平衡
不過,即使發現問題所在,民眾又可以如何調整、落實職能平衡呢?賴冠宇職能治療師建議,大家可以試著重新檢視自己的日常,先列出原來預計的工作或規劃,再重新一一檢視其重要性或急迫性,如此一來會發現,其實真正需要立即處理的事情有限;有許多非必要的工作或是活動可以先略過,在做完必要的安排後,心就可以先安定下來。
接著則是以維持自己的生活常規,不要被疫情衝擊原本維持平衡的生活為原則來著手。賴冠宇職能治療師鼓勵大家一定要照顧好自己,尤其是在疫情時期造成情緒焦慮、不安感時更要善待自己,適度調整生活,留出時間休息、讓自己平靜,做好自我照護。
© 由 華人健康網 提供 可以每天安排一些自己喜歡的活動以維持健康,如果無法外出,則以可以選擇適合在自己家裡就能完成的活動。例如,放鬆運動、呼吸練習、冥想…等正念活動的靜態活動都是不錯的方式。
可以每天安排一些自己喜歡的活動以維持健康,如果無法外出,則可以選擇適合在自己家裡就能完成的活動,例如:著色畫、書法、認知促進活動(賓果、數獨、填字遊戲、成語接龍…等)、閱讀書本雜誌、電影欣賞、音樂欣賞、手工藝類(摺紙、串珠、膠珠…等)及正念活動(放鬆運動、呼吸練習、冥想…等)靜態活動都是不錯的方式。。
或動態活動,像是體操(拉筋伸展、伏地挺身、仰臥起坐、帶動唱、深蹲、弓箭步…等)、瑜珈(墊上瑜珈、滾輪、彈力帶)…等。活動前可以先做從頭到腳的各個關節的伸展運動,每個關節活動時要慢且角度盡量做大,以達到充分運動放鬆的目的。賴冠宇職能治療師建議每日至少運動半個小時,不但有助放鬆身心,更能幫助你我強化自己的免疫系統及心肺功能,益處良多。
【專家小叮嚀】:
最後,賴冠宇職能治療師也提醒大家,面對疫情要注意、要謹慎,但是不用緊張、焦慮。建議大家對於疫情不用過度關心,所有防疫資訊依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告為準,以避免資訊誤導;並且盡可能達到充實有意義的職能生活,都有助降低內心的焦慮、不安感。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