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
你的勝利號角是什麼?為了全力衝刺,完成最後一哩路,會用怎樣的想法或是信號激勵自己?你有沒有一套吹響號角的固定流程?如果沒有的話,你該怎麼幫自己建立?(本文摘自《下一球會更好》一書,以下為摘文。)
說到熟悉的傳奇名將,你可能會想起拿破崙、漢尼拔、凱撒,以及亞歷山大大帝。
亞歷山大從不怯戰。但在某一場戰役,他的軍隊陷入困境。他向來以與將士並肩作戰聞名。他觀察完戰場,決定最好的策略是撤軍。活下來才能改日再戰,留下來只會傷亡慘重。亞歷山大示意位於後軍的號角兵吹響「收兵號」,通知全軍撤退。
亞歷山大繼續戰鬥,可是等了幾分鐘,收兵號還沒響起。亞歷山大再次示意,還是沒聽見收兵號。這可是名符其實的生死關頭。亞歷山大親自前往後軍,命令兵士把號角兵帶過來。號角兵一來即心虛的解釋,由於軍隊總是打勝仗,他太習慣了,所以沒有帶收兵的號角。
戰事還在進行,亞歷山大的軍隊還在節節敗退,他一定要趕快想辦法。
他想到了:既然我們只有勝利的號角,那就吹響勝利的號角。
© 由 遠見雜誌 提供 亞歷山大大帝。取自維基百科 亞歷山大大帝。取自維基百科
後來怎麼了?
沒想到勝利的號角一響起,原本以為必敗無疑的亞歷山大軍隊,竟然重振旗鼓,反敗為勝。
亞歷山大的軍隊對於號角的心理反應是個關鍵。士兵們各自看不見整個戰場的情況,但整支軍隊都受過訓練,聽得懂勝利號角的意思,知道只要眾將士傾盡全力,再拚最後一次,就能澈底解決敵軍。
這個故事跟你的工作有什麼關係?
想像一下你在某個上班日的最後一小時,在健身房的最後一場訓練,或是某個上學日的最後一堂課。你已經疲憊不堪,但知道只剩下最後一件事要做,無論是最後一通電話,最後一場會議,最後一個任務,還是最後一次訓練,我們只要知道終點線就在眼前,就一定能打起精神完成。所以你現在知道只要你想要或是需要,就能訓練自己盡全力「搞定」,至少可以擁有短暫的爆發力。心理訓練的目的,就是要讓這種爆發力,能在日常生活中正常發揮。
吹響你自己的號角
你的勝利號角是什麼?你為了全力衝刺,完成最後一哩路,會用怎樣的想法或是信號激勵自己?你有沒有一套吹響號角的固定流程?
無論你的答案是什麼,我們先來看看要怎麼建立信號與固定流程。
一、 選擇一個信號:
哪一個信號能告訴你,全力衝刺的時刻到了?你應該選擇一個你自己能完全控制的信號,一有必要就能吹響號角。身為運動員,我習慣在熱身時,在球衣外面穿一件短袖T恤。對我來說,脫掉那件T恤,就表示上場時間到了。
二、 建立一套固定流程:
把這一套流程想像成音樂會或戲劇開始之前,你在舞臺上架設攝影機、燈光,還有麥克風。等到聚光燈亮起,布幕升起,就是你應該吹響勝利號角的時刻。這一套固定流程是你的勝利號角的舞臺。身為籃球員,我有一套動態熱身運動:膝蓋抬高、迴旋踢、這兩種動作的動態伸展、臀部搖擺、動態腿筋伸展、小腿伸展。這一套做下來,我的身體就做好了上場的準備。既然已經是習慣動作,我不需要刻意思考也能完成,就可以專注在上場之後的表現。
三、 做功課:
歌手上場前要先校音,銷售人員報告前要先排練,演員也會彩排。完成這些準備工作,等到正式上場的時候,他們的大腦已經進入上場模式。身為籃球員,我嚴格遵守至少十比一的練習比賽比率,意思是說我每打一場比賽(不只是跟球隊一起參加的正式比賽,也包括半場的一對一,還有湊隊的比賽),都會單獨練習至少十次,提升我的實力。
© 由 遠見雜誌 提供 建立一些流程,幫助自己吹響勝利的號角。(僅為情境配圖,取自unsplash) 建立一些流程,幫助自己吹響勝利的號角。(僅為情境配圖,取自unsplash)
與勝利號角相反的,是你絕對不能吹響的負面號角。負面號角會趁你不注意,在你的潛意識自動響起,而你必須消滅這些聲音。負面號角包括:
• 放棄
• 事後批評自己
• 懶惰
• 自憐
認識這些負面號角之後,問問自己:負面號角在哪些情況時,會在我的腦中響起?
亞歷山大的軍隊受過訓練,一旦聽見號角,無論號角響起之前戰況如何,都能解決敵軍。
你想聽見你的勝利號角,就必須消滅那些無用的號角,也要排除那些會吹響負面號角的心理信號。
滅蟻行動
我這個過來人可以告訴你,家裡有螞蟻入侵真的不好玩。
螞蟻的身體很小,鑽得進任何有縫隙的地方。看到一隻螞蟻,就表示附近有無數隻。把家裡澈底清掃一遍,或是使用有效的殺蟲劑,都能消滅螞蟻,但你還是要再次確認過,家裡沒有任何會吸引螞蟻再度光臨的東西。
我們的大腦也有螞蟻(ANT),叫做自動負面思考(automatic negative thoughts)。這種螞蟻的壽命長達很多年,以啃噬你的思考為生。大腦的螞蟻比你自己還了解你大腦的地形,而且要消滅這種螞蟻可不容易。
你是否看過那種無論處在什麼狀況都會生氣的人?或是那種就算眼前出現一個機會,卻馬上聯想所有可能隨之而來的危險,以及會失敗的理由的人?而這只是諸多螞蟻中的其中兩隻。
自動負面思考會隨著反覆出現的念頭,進入你的潛意識。你的思考會受到你傾聽的對象、傾聽的內容、所處的環境,以及閱讀、收看的內容影響。自動負面思考會讓你習慣成自然,甚至入侵你的言談,除非你主動出手消滅,否則會永遠盤據在你的大腦。接下來我要介紹「滅蟻三部曲」。
第一步:抓出自動負面思考
消滅自動負面思考,永遠擺脫這種困擾的第一步,是要了解你的思考習慣。史丹福大學前醫學教授立普頓博士曾說,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思想,至少有百分之八十五來自潛意識的習慣。也就是說大多數的思想其實都不在我們的控制之下,我們甚至渾然不覺。
自動負面思考就像真正的螞蟻,想消滅它們,就必須搗毀它們的巢穴。若是發現自己對某個情況的反應很負面,就要有所警覺,也要思考負能量從何而來。答案會幫助你找到自動負面思考的老巢。
第二步:自動負面思考確實入侵?不要苛責自己!
如果你發現你有自動負面思考(一定會有,因為每個人至少都有幾隻這種螞蟻),那你至少已經知道自己具備發現這個問題的能力。大多數人連自己有這個毛病都不知道。而你現在就能出手解決。
第三步:消滅自動負面思考
你發現自己有了負面想法,就要馬上想起與眼前情況有關的至少兩個正面想法,來抵銷這個負面想法。用正面思考取代負面思考,你的大腦也會轉向理想的方向。
© 由 遠見雜誌 提供 《下一球會更好:練就專業運動員「投入賽局」的心理戰力,戰勝職場和人生各種不可能》一書,卓瑞·鮑德溫著,真文化出版。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