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最讓人關注的健康新聞,莫過於武漢肺炎病毒,台灣昨天也成立了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面對即將到來的春節假期,有出遊計畫的家庭難免有些擔心,該怎麼因應或準備?(文末有持續更新內容全紀錄)
© 由 華人健康網 提供 黃瑽寧:關於武漢肺炎,帶你看懂2019新型冠狀病毒(資訊更新中)
最近新聞不斷報導有關武漢肺炎病毒的消息,為了避免大家恐慌,我來跟大家說一說我對此病毒的看法:
-
武漢肺炎正確的命名,叫做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大家要知道,曾經/現今人類間流行的冠狀病毒,目前已知的大概有7種,其嚴重度大致分為兩大類型。
-
第一類型的冠狀病毒,屬於症狀比較輕的類型,理論上「每個人」都曾經感染過。這些病毒感染之後可能毫無症狀,或輕微感冒症狀,但也可能造成類流感症狀,如發燒、咳嗽、氣喘等等,少部分形成肺炎。這一類型病毒的重症機率低,死亡個案少,就算發生,也是在老人、慢性病人、或免疫不全的人身上。第一類病毒包括HCoV-229E(原始宿主為蝙蝠),HCoV-OC43(中間宿主為牛),HCoV-NL63(宿主為蝙蝠和靈貓),HCoV-HKU1(中間宿主為老鼠)等等。請大家記得NL63病毒,後面會特別提到這一隻輕症冠狀病毒。
-
第二大類是屬於傳染力沒有那麼強,但是得到之後重症機率極高的,比如大家所熟知的SARS-CoV(死亡率約6-15%),和MERS-CoV(死亡率約28-35%),這兩種病毒人傳人能力較差,但只要成功感染到人類身上,無症狀的機率不高,幾乎都來勢洶洶,非死即傷。
-
上面說了6種病毒,所以第7種可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就是這隻武漢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專家們目前都想知道,這隻病毒會是屬於第一大類(可人傳人,大部分症狀輕微,少數重症)呢?還是第二大類(有限人傳人,但死亡率高)呢?
-
如果是屬於第一大類的冠狀病毒,那大家就不用太擔心,防護的方式跟一般感冒相同:勤洗手,進出公共場合戴口罩,以及平時增強抵抗力即可。但如果是第二大類病毒,那就要減少進出醫院,甚至戴N95口罩才能安心了。
(2020/1/28更新)2020年的今日,流行病學與病毒分析的進步程度,已非2003年SARS時候的緩慢。從當初寫這篇文章的第一版到現在,短短不到一周時間,病毒的序列已經解碼,呼吸道受體已經公佈,疫苗已經開始進行,全球許多專家也使用各種數學模式,來猜測這隻病毒的未來發展,每天都有新的進展和突破。我的責任是努力幫大家讀書,把一些艱深的訊息排除,丟掉那些網上亂傳的謠言,整理並定期更新在這篇文章中。
目前看起來,這隻病毒介於第一類型(死亡率低、傳染力高)和第二類型(死亡率高、傳染力低)之間,還有一些不確定性。解釋如下:
1. 傳染力不算太高:跟流感病毒類似,再低一點點。
網路上大家可能聽過一個詞叫做R0值,這個R0值意思是一個人感染到某種病毒之後,可以傳染給身邊多少個人的意思。R0值越大,病毒散佈越快越廣,R0值小於1,表示這個病毒最後會自己消失,很難變成全球性疾病。但是要特別注意,R0值的解讀有非常多的but,也就是說這個數值有很多但書,是浮動的,而非固定的一個數字。
舉例來說,台灣的流感疫苗接種率高,所以流感病毒的R0值在台灣相對就比較低,因為病毒傳不出去,四處碰壁。再舉例來說,當初對武漢病毒不了解的時候,武漢人進出醫院都不戴口罩,所以R0值超級高;但如今大家都勤洗手戴口罩,R0值立刻就下降了,這也是另一個影響的因子。
現在中國能夠發掘的病例,大多數都還是發燒、肺炎等等重症病患,還有成千上萬沒有明顯症狀的病人,被排除在醫院之外,自己慢慢就痊癒了。所以在沒有真實「輕症+重症」病人數的明確資料,2019-nCoV武漢病毒的傳染力到底有多強?R0值是多少?答案是:不知道。
目前科學家對武漢病毒R0值的估計,從1.4 - 3.8都有,我可以保證3.8肯定是高估的,不要理它,1.4或許差不多。1.4這個數字代表每一位患者,平均可以傳染給1.4個身邊的人,和流感病毒在沒有打疫苗的狀況下很類似,因此你可以說:2019-nCoV的傳染力跟流感很像,再低一點點。所以,只要勤洗手戴口罩,就能有效降低被感染的風險。
但冠狀病毒會隨著時間,慢慢適應(愛上)人類的體內環境。也就是說,傳染力可能還會增加。要怎麼知道2019-nCoV的傳染力變強呢?請大家密切追蹤台灣、美國、越南、新加坡等等境外病例,若本土病例越來越多,就表示此病毒的傳染力提升了。而當每個國家都有本土病例發生時,這隻病毒變成全球性病毒的日子也不遠了,就跟流感一樣。
(今天最新消息是日本和台灣各出現一個本土病例,台灣的本土病例是夫妻互相傳染的。就讓我們繼續觀察下去。)
© 由 華人健康網 提供 黃瑽寧:關於武漢肺炎,帶你看懂2019新型冠狀病毒(資訊更新中)
2. 重症率和死亡率不太高:也跟流感病毒類似,中老年人會高一點點。
媒體這幾天常常使用錯誤的解釋,說2019新型冠狀病毒死亡率15%,這句話是錯的。正確的說法應該是:一項小規模統計,疫情爆發剛開始時,2019新型冠狀病毒「重症後死亡率15%」。是重症死亡率,不是真實死亡率。
2019-nCoV感染後,真實死亡率是多少?答案是不知道,但肯定小於4%,一般預估是在2%左右。目前確診人數已經將近五千人,死亡人數大約100人上下,而這五千人幾乎都是發燒、肺炎患者,輕症患者根本沒有機會就醫,也無法被篩檢出來。
所以整體來說,可以估計:2019-nCoV感染後的重症率與死亡率,跟流感病毒也是差不多,中老年人會再高一點點。中老年人重症率比流感病毒再高一點點的原因,是因為每個人身上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流感病毒的抗體保護自己,但卻都沒有武漢病毒的抗體。
3. 病毒繁殖速度,和抗體產生的賽跑:
武漢病毒和SARS病毒有一個極大的不同點,所以真的不應該再拿SARS病毒來預測這隻新型冠狀病毒。這個最大的不同點,就是病毒本身跟人類肺部受體的黏著度(affinity)有很大的差異:SARS病毒很黏,但2019-nCoV不黏!
目前已知有三隻冠狀病毒,使用肺部的一個蛋白質hACE2,當作進入人體的大門。這三隻病毒分別是:SARS病毒,武漢病毒,以及輕症為主的NL63病毒。
SARS病毒一看到肺部的hACE2蛋白質,就餓狠狠的扒上去不肯下來,進入細胞後快速的繁殖,所以SARS的疾病嚴重度比較高。但是另一隻NL63冠狀病毒,雖然也頗喜歡hACE2蛋白質,但沒有那麼的黏,所以病毒繁殖速度比較慢,症狀也因此比較輕微。好消息是,武漢病毒(2019-nCoV)對於hACE2蛋白質的愛慕程度,也不是這麼的黏,所以可以預測這隻病毒的嚴重度,會偏向較輕微的NL63病毒,而非恐怖的SARS。
大家一定很好奇,那麼這隻NL-63病毒,會造成的症狀是什麼?在兒童,HCoV-NL-63會引起細支氣管炎,哮吼等兒科病,而在老年人則是一樣會引發呼吸衰竭,肺炎等等。但是因為大部分的老年人,在兒童時期或許得過NL-63病毒,在身上都已經有部分的保護抗體,因此重症不多。
然而武漢病毒不同,它是一隻新的病毒,所以所有人身上都沒有抗體,兒童感染之後,應該還是輕症為主(原因不明,有很多可能原因,就不贅述了),但老人或有慢性疾病的人,挑戰就比較嚴峻了。
總而言之,武漢病毒感染後的嚴重度,取決於病毒繁殖速度,和自身抗體產生的一場賽跑;這隻武漢病毒繁殖的速度沒有SARS來得快,但我們的免疫反應也要加把勁兒,只要跑贏它,就會是輕症,或是無症狀。
4.我是兒童感染專科醫師,論文專長是病毒相關研究。這幾天有各種流傳未經證實的消息,讓家長們心生擔憂,事實上,大部分的臆測都是沒有必要的。大家只需要鎖定疾病管制署的官方訊息,以及加入疾管家LINE群組,獲得最正確的資訊即可,不要在其他的LINE群組道聽塗說,自己嚇壞自己,對疫情毫無幫助。
春節之前我曾經安慰大家,除了不建議前往中國之外,要造訪其他國家旅遊,可以按照原訂計畫出發。我也提醒大家只要記得在飛機上戴口罩,勤洗手,應該就可以放心無虞。春節已經到了尾聲,疾病管制署也對中國之旅遊疫情,提升至第三級警告(Warning),證實專家們的看法都是一致的。
最後提醒所有由中國返台的大人或小孩,如果出現發燒與呼吸道症狀,你們應該都知道該怎麼做了:戴著口罩,儘快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旅遊史、接觸史,以供醫師做確切診斷。就算返台後沒有症狀,也請不要到公共場所趴趴走,盡量居家自主健康管理14天。(消息隨時更新)
【小叮嚀】寒假再過不久就要結束,提供家長們參考:開學前後的防護建議及健康管理措施。
【(更新時間:2020/1/21 PM8:00)】疾病管制署對中國大陸武漢之旅遊疫情,提升至第三級警告(Warning),意思就是:如果沒重要的事,就別去武漢啦。如我文章所述,沒重要的事,可能也別去中國旅遊了,新病毒一定不只武漢有,大城市也應該都有。台灣已經確診第一例,但我猜測,死亡率不會太高,只是因為大家都沒抗體,嚴重度會比一般呼吸道病毒高一些。
【(更新時間:2020/1/23 AM8:30)】加拿大公衛學者摩尼爾.塔哈(Monir Taha)評估,2019-nCoV病毒的死亡率,可能和流感病毒類似,至於傳染力則較弱,甚至比SARS還更弱一些。但冠狀病毒會隨著時間,慢慢適應(愛上)人類的體內環境。也就是說,傳染力可能增加,但死亡率希望能不要上升。
【(更新時間:2020/1/24 PM9:30)】交通部、觀光局、旅行商業同業公會全聯會已取得共識,明日(1/25)凌晨0點起,將全面禁止旅行團赴中國旅遊;自由行方面則不受限制。
【(更新時間:2020/1/25 PM4:00)】媒體這幾天常常使用錯誤的解釋,說2019新型冠狀病毒死亡率15%,這句話是錯的。正確的說法應該是:某小規模統計指出,2019新型冠狀病毒「重症後死亡率15%」。是重症死亡率,不是真實死亡率。
流感重症後死亡率也是5-15%,而新冠狀病毒在人身上沒抗體(這是最重要的因素)、又沒疫苗、也沒特效藥,重症死亡率應該會比流感高一些,這很合理。
目前最新統計全球已經將近五千確診病例,稀釋了死亡率到4%左右,之後這個數字只會再往下。但確切的數字是多少?答案是:不知道。
目前重症死亡個案大多是老人與慢性疾病患者,兒童病例只有三例(很多兒童可能輕症,根本不知道自己罹病),更加證明了自身的免疫力,才是戰勝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關鍵。
【(更新時間:2020/1/28 PM8:00)】疾病管制署對全中國大陸(港澳除外)之旅遊疫情,提升至第三級警告(Warning)。看吧!我早說過了,沒事真的別去中國。
資訊持續更新中,最新消息請參考原文:黃瑽寧:關於武漢肺炎,帶你看懂2019新型冠狀病毒(資訊更新中)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1123-%E9%BB%83%E7%91%BD%E5%AF%A7%EF%BC%9A%E9%97%9C%E6%96%BC%E6%AD%A6%E6%BC%A2%E8%82%BA%E7%82%8E%EF%BC%8C%E5%B8%B6%E4%BD%A0%E7%9C%8B%E6%87%822019%E6%96%B0%E5%9E%8B%E5%86%A0%E7%8B%80%E7%97%85%E6%AF%92%EF%BC%88%E8%B3%87%E8%A8%8A%E6%9B%B4%E6%96%B0%E4%B8%AD%EF%BC%89/?page=1
黃醫師粉絲專頁連結:「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 https://www.facebook.com/Dr.TN.Huang/?epa=SEARCH_BOX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