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完全無法了解這個演出的重點 ~ 哈,然而有趣的是,如此抽象如劇名「迷幻戰境」中的「迷幻」一樣,卻不會有離開場內的想法,只能說佩服導演的布點功力,能讓觀眾在愈悶氛圍中,漸漸想躺在椅上好好放鬆休息之際仍會對接下來的演出有所期待,直到結束,一張張散渙的神情..
這個製作以歌劇方式呈現,說是歌劇卻不是那麼西方,因為是唱日文(驚訝!),整體音樂雖平調些卻是有韻味的,讓我一直想到能劇,呵…
如此的東西結合,那麼接下來我應該可以期待威爾第的弄臣或茶花女VS歌仔戲、莫扎特的費加洛婚禮VS日本能劇•狂言 ~ ~ 應該有朝一日 ^0^
「迷幻戰境」設有一個上下共六大格框間的舞台設置,每個框間站有幾位演出者,框台前則置放了8~9張椅子。開始女歌手(僅此一位女樂)進場,手上拿著一個似音樂盒的小盒子,打開的同時也開始她的聲樂歌聲,聲音真的很棒,約莫20幾分鐘(?)後才輪到框間內的演出人員,完全不知他們是否全為聲樂歌手,或是大部份是演員,歌手只有幾名? 沒有任何演戲戲碼,最多就是互換位置及依每個Piece擺不同的POSE…..褡配音樂及多媒體投影。當中有2~3段,男歌手站在框間內演唱同時,女歌手走向進舞台,慢慢地將椅子一張張地撤離,原以為接下會有什麼劇情產生時……結果並沒有 ~呵。
這個作品仍是以多媒體投影為主,在舞台的上的前後有兩層透明薄幕,投影其上,人、舞台裝置與投影重疊中又展現出不同的風貌。在後半段時,有那麼一個Piece,整個舞台在浮動 ~ 瞬間心裡真的有些激動 ~ 哈,該怎樣說呢,把多媒體放在舞台上並把玩到如此程度真的蠻厲害的…。
這個部份也讓我想到多年前在LV看KA時,下半段女舞者跌落海中,浮沉漫舞於海中的設計,藉由懸掉女舞者,再以投影創造出在海中漂浮的幻景,那時真的讓我看傻了。但KA的舞台是設有多重機關,但「迷幻戰境」卻是從頭到尾依賴多媒體 ~~。
如同看愛倫坡的黑貓時的一樣想法,「迷幻戰境」演出應該是在國家音樂廳的,怎麼會在戲劇院呢 ?? 完全不是戲劇阿 !
將來應該再設個多媒體演出中心,類似這樣的演出應該有其專屬的表演廳才是 !
========================
飆破八大藝術,引爆藝術新浪潮!
丹麥惡女導演同時也是 Hotel Pro Forma 劇團藝術總監 Kirsten Dehlholm 在2011年於拉脫維亞推出《迷幻戰境》前衛視覺音樂劇場,旋即獲得紐約時報、丹麥政治報(Politiken)、英國Bachtrack古典音樂網站佳評如潮,被更被與羅伯·威爾森(Robert Wilson)及菲利普.葛拉斯(Philip Glass)之《沙灘上的愛因斯坦》(Einstein on the Beach)相提。
創立於1985年的丹麥 Hotel Pro Forma 劇團致力於跨界藝術的實驗及裝置,並以製作融合大量視覺效果的新歌劇馳名。他們的作品顛覆傳統文本概念,多取材自對現今世界的感官與認知交織而成的概念,迄今已累積製作超過50 部作品。
《迷幻戰境》是融合戲劇、音樂、裝置設計元素的前衛視覺音樂劇場,由葛萊美獎得主拉脫維亞廣播合唱團(Latvian Radio Choir)擔綱演出。
本劇之作曲、歌詞與視覺設計皆受到日本漫畫與能劇影響,舞台上12位歌手在精心設計的舞台燈光下,身著丹麥知名服裝設計師 Henrik Vibskov 作品,以古典美聲唱法吟唱迷幻如電子樂的古日本能劇詩文,結合大型漫畫式投影,以詩意美學娓娓道出戰爭在人類歷史的一般性,陰鬱冷峻地捕捉戰爭的殘酷。
藉由「戰士」、「士兵」、「間諜」,三個核心人物的故事,以及貫穿三部曲的迷樣黃衣女子,勾勒哀傷的音樂史詩,看似溫柔卻充滿力道地衝擊觀眾感官,徹底顛覆八大藝術界限! 飆破八大藝術,北歐惡女前衛視覺歌劇劇場!
*
*
*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