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12-16 19:25:02| 人氣3,58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星際效應 INTERSTELLAR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再怎麼高超的科技,只有在大愛的基礎下才有可能突破一切,我想這是本片要傳遞的重要主旨!! 對地球的愛、對人類的愛 XO XO XO XO XO 

神奇的宇宙,科學家的推演、理論與概念也太有魅力,真是會讓人想去鑽研一番,呵呵。

前年開始定期去天文館報到 ~ 本只想去放鬆舒解一下工作壓力,卻更迷戀那宇宙的浩瀚,即便無法搭真的太空船,但能體驗神遊一下星際倒也滿足,心情愉悅。如果真的有『戰爭遊戲』中的訓練營,一定去報名,哈 !

雖然目前所提出的說法很多都是為一種概念,但蠻有趣的,回顧一下宇宙論 :

墨菲定律 à ~11維空間 à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à 重力à 黑洞(Black hole) à  蟲洞Wormholeà黑洞可能也是蟲洞 à 關於電影 à 世界上真的有所謂的「未來人」嗎?à 大突破 發現「平行宇宙存在」首批確鑿證據!


<以下整彙自相關網頁>

 墨菲定律

摩菲定律是指「凡是可能出錯的事均會出錯。」(Anything that can go wrong will go wrong.)。也就是任何一個事件,只要具有大於零的機率,就有可能會發生。『If anything can go wrong, it will.』 『If it can happen, it willhappen. 』 『Everything that can possibly go wrong will go wrong.

在科學和演算法方面,它與英文所謂的「worst-casescenario(最劣情形)」同義,。實驗上證明了最劣情形不會發生,並不代表比它輕微的情形就不可能,除非能夠很有信心的推論事件的機率分佈是線型的。

如同CEO在制定目標和執行時,不可能100%保證絕不會出錯一樣。如果一個危機將要發生就是會發生,所以需要時時刻刻做好萬全準備以面對可能會到來的失誤與失敗。這就是為什麼游泳池等場所也會備有滅火器等設備的原因之一。

藉由墨菲定律會幫助我們將事情做得更嚴密些。最重要的就是平時就要準備好,將小問題一一解決,消除不安隱憂患,以降低不好事情發生的概率。

人類即便越來越聰明也永遠無法了解萬事萬物,且人類也容易犯錯誤,正是這兩個原因,世界上才會發生大大小小的不幸事故、災難。

歸根到底,錯誤與我們一樣都是這個世界的一部分,狂妄自大只會讓我們自討苦吃,我們必須學會如何接受錯誤、不要企圖掩蓋它,並不斷從中學習成功的經驗。

*墨菲定律帕金森定律彼德原理並稱為二十世紀西方文化三大發現。

 

~ 11()空間

我們所居於的時空有四個維(3個空間軸和1個時間軸),根據愛因斯坦的概念稱為4D時空,我們的宇宙是由時間空間構成,而這條時間軸是一條虛數值的軸。有些理論預言我們所居於的宇宙實際上有更多的維度(通常1011 26 個)。但是這些附加的維度所量度的是次原子大小的宇宙。

零維空間 :

一維空間:由點形成一直線
二維空間:由線形成平面(x=面積)
三維空間:由平面形成立體(xx=體積)
四維空間:立體+時間軸。也就是我們所生存的空間(包括時間在內)。四維空間包括過去小時候的我跟未來的我。但是我們不能在時間線上面任意移動,只能隨著時間而前進,無法回到過去。已發生的就是會發生,歷史不會有任何改變。

五維空間:可以在過去與未來之間穿梭,可依不同的選擇有不同發展的可能性(也有一說立體+時間軸+心靈)。如果要回到小時候,就需要把四維空間捲曲進到五維空間,然後回到小時候。

假設自己若要從現在的棒球投手變成發明家的話,那就要回到小時候,觸發不同事件,讓自己在後來成為發明家。假設四維空間是一條線,不同四維空間的連接點一定是過去某個時間點。所以如果要看到不同的歷史發展,必須回到某個時間點,觸發一些事件,讓歷史往另一個方向發展。

六維空間:從棒球投手變成發明家,靠五維空間的方法太慢。在六維空間裡可以從棒球投手的世界直接前進到已經是發明家的世界,無須回到小時候觸發任何事件。也就是說,宇宙大爆炸後可以產生所有可能的發展,這可視為一個六維空間。一個宇宙就是一個六維空間

七維空間:指的是在同一個六維空間裡面,盡管擁有各種可能,但物理定律是一樣的。不同的六維空間,代表不同的宇宙大爆炸,有不同的初始值,可能彼此的光速不一樣、重力不一樣、所有的物理定律都不一樣。

八維空間:把一個宇宙視為一個點,八維空間就是多個宇宙()並存的 平面

九維空間:包含所有點的宇宙的一個立體空間(即超宇宙)
十維空間:超宇宙的立體空間+時間軸。

十一維空間:超宇宙的所有可能性。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這一篇雖然作者一開始提到釋迦牟尼所描述的宇宙,但對愛因斯坦相對論的介紹很清楚,易懂,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選參考看看。à http://www.buddha.twmail.cc/1-3/time_and_space.htm

重力

GravitationGravity),又稱萬有引力(Universal Gravitation),是指具有質量的物體之間相互吸引的作用,也是物體重量的來源。

重力與電磁力弱交互作用力強交互作用力一起構成自然界的四大基本交互作用。在這四種基本交互作用中,重力是最弱的一種,但同時也是一種長程有效作用力。在現代物理學中,重力一般由廣義相對論來精確描述,認為重力反映了物體的慣性彎曲時空中的表現。而古典力學中的牛頓萬有引力定律則是對重力在通常物理條件下的極好的近似描述。

地球上,重力賦予了物體的重量,並使物體落向地面。在宇宙中,重力讓物質聚集而形成天體,同時也讓天體之間相互吸引,形成按照軌道運轉的天體系統。此外,月球對地球上海水的重力,形成了地球上的潮汐

地球重力--各個行星天體,包括地球,都具有其自身的萬有引力特性。假設一個球形對稱的物體,對一特定位置的重力強度和物體質量成正比,和位置和物體球心的距離成反比。一位置的重力場強度等於一物體放置在該位置時,受影響而產生的加速度。地球表面的自由落體加速度被表示為g,可以用以下的標準重力表示:根據國際度量衡局BIPM)的資料,標準重力為9.80665m/s2或者32.1740ft/s

這表明,如果忽視空氣阻力的影響,在地表附近正在自由落體的物體速度每秒將增加9.81 m/s(大約22mph)。因此,一個從靜止開始下落的物體在一秒後的速度將達到9.81 m/s,第二秒將達到19.62 m/s,以後的情況也將依此類推。

若一質量和地球相當的物體(圖中較小的圓)接近地球(圖中較大的圓),則可以觀測到地球因受吸引而產生的加速度。根據牛頓第三運動定律,地球同時也受到下落的物體等值反向的力的作用,意味著地球也將加速向物體運動。但是,由於地球巨大的質量,這個加速度小到難以察覺。

黑洞(Black hole)

根據廣義相對論預言、在宇宙空間中存在的一種質量相當大的天體星體(非一個「洞」)。黑洞是由質量足夠大的恆星核融合反應的燃料耗盡後,發生重力塌縮而形成。黑洞的質量是如此之大,它產生的重力場是如此之強,以致於任何物質和輻射都無法逃逸,就連傳播速度最快的光(電磁波)也逃逸不出來。由於類似熱力學上完全不反射光線的黑體,故名黑洞。在黑洞的周圍,是一個無法偵測的事件視界,標誌著無法返回的臨界點。

當星體發生超新星爆炸時,中子之間強烈的互相排斥力量無法抵擋外界推擠力量,將中子星擠壓成更高密度狀態,同時在沒有其他力量足以抵擋如此強大壓力的情況下,整個星球會不斷地縮小,最終形成「黑洞」。直至目前為止,質量最小的黑洞大約有3.8太陽質量

黑洞無法直接觀測,但可以藉由間接方式得知其存在與質量,並且觀測到它對其他事物的影響。藉由物體被吸入之前的因高熱而放出紫外線X射線的「邊緣訊息」,可以獲取黑洞的存在的訊息。推測出黑洞的存在也可藉由間接觀測恆星星際雲氣團繞行黑洞軌跡,來取得位置以及質量。 

黑洞是天文物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題材之一,在科幻小說、電影甚至報章媒體經常可見將黑洞作為素材。迄今為止,黑洞的存在已被天文學界物理學界的絕大多數研究者所認同,天文界並不時提出於宇宙中觀測發現到已存在的黑洞。

目前公認的理論認為,黑洞只有三個物理量可以測量到:質量電荷角動量。也就是說:對於一個黑洞,一旦這三個物理量確定下來了,這個黑洞的特性也就唯一地確定了,這稱為黑洞的無毛定理,或稱作黑洞的唯一性定理。另一方面,黑洞一旦形成,則在黑洞形成之前兩其他物理信息即告丟失,黑洞上不存在如立方體椎體或其他有凸起的形態,這是黑洞無毛定理的另一種理解方法。

但是這個定理卻只是限制了古典理論,沒有否認可能有其他量子荷的存在,所以黑洞可以和大域單極或是宇宙弦共同存在,而帶有大域量子荷。黑洞具有潮汐力,越小的黑洞潮汐力越大,反之,越大的黑洞潮汐力越小,旋轉的黑洞有內視界和外視界,並會有一個奇異環,一切越過視界的東西最終都會落向奇異點,越大的黑洞從視界到奇異點所花的時間越長。

事件視界又稱為黑洞的視界,事件視界以外的觀察者無法利用任何物理方法獲得事件視界以內的任何事件的資訊,或者受到事件視界以內事件的影響。事件視界是造成黑洞所以被稱為黑洞的根本原因,是黑洞的最外層邊界,在此邊界內連光都無法逃脫。天文學家於20127月稱,觀測於距地球超過50億光年遠發現類星體編號3C 279,它體內包含了一個質量高達十億倍太陽質量的黑洞,成為首個「事件視界」被觀測存在的直接證據。

光子球是個零厚度的球狀邊界。在此邊界所在位置上,黑洞的重力所造成的重力加速度,剛好使得部份光子以圓形軌道圍著黑洞旋轉。對於非旋轉的黑洞來說,光子球大約是史瓦西半徑的一點五倍。這個軌道不是穩定的,隨時會因為黑洞的成長而變動。

黑洞外圍假想表面是包覆著的光子球層,如果光線與光子球層以切線方式擦身而過,那重力便能抓取光子將之沿著光子球層,永遠繞著黑洞旋轉,類似衛星繞地球旋轉一般。其他的緻密星如中子星夸克星等也可能會有光子球。

★動圈(Ergosphere,又稱Frame Dragging或是Lense Thirring Effect,「蘭斯-蒂林效應圈」),轉動狀態的質量會對其周圍的時空產生拖拽的現象,這種現象被稱作參考系拖拽[15]「旋轉黑洞」才有參動圈,也就是黑洞南北極與赤道在時空效應上有所不同,這會產生一些奇妙的效應來讓我們有機會斷定其實實在在是一顆黑洞的特徵之一。

觀測者可以利用光圈效應及動圈,觀測進入或脫離黑洞的光子的運動,透過間接的手段,例如粒子含量的分佈及潘羅斯過程(「旋轉黑洞」的能量拉出過程),來間接了解其重力的分佈,透過重力的分佈重新建立出其動圈。這種觀測方式,只有雙星以上的系統才能夠進行這樣的觀測。

★黑洞周圍由於重力強大的因素,理論預期會發生「時間場異常」現象,這包含了周圍的「參考系拖曳圈」及「事件視界」效應。此外,由於時間物理學尚未發展,時間意義失效的區域,目前物理學還無能力進行探討。

★黑洞的合併會發射強大的重力波,新的黑洞會因後座力脫離原本在星系核心的位置。如果速度足夠大,它甚至有可能脫離星系母體。


  



蟲洞Wormhole

又稱愛因斯坦-羅森橋,是宇宙中可能存在的連接兩個不同時空的狹窄隧道。蟲洞是1916奧地利物理學家路德維希·弗萊姆首次提出的概念但利用蟲洞讓物體穿越時空這個想法,最先是由愛因斯坦經過計算後提出來的。

理論上,蟲洞是時空的隧道,能夠為長途的宇宙旅行創造出一條捷徑。問題只是,在愛因斯坦的理論中,即使蟲洞存在,它們保持打開狀態的時間長度仍不足以讓人們、甚至單一粒子穿越它們。這種關閉狀況即稱為「隧道崩塌」(Collapsing tunnel)

 

如果有人可以從未來發訊息回來,告訴我們明天的「大樂透」號碼。或者是,如果可以以發一封簡訊給遙遠星星上的都教授,那該多好。這聽起來有點像是痴人說夢,但劍橋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指出,在理論上這是有可能的,如果薄薄的蟲洞保持打開狀態的時間夠長的話,人們即可以使用光脈衝穿過時空的兩端傳遞訊息

 

1988年,加州理工學院的物理學家基普・索恩(Kip Thorne)認為,透過稱為「卡西米爾效應」(Casimir effect)的負能量(negative energy),或許可以讓蟲洞保持較久的開放狀態。

 

「卡西米爾效應」是由荷蘭物理學家亨德里克卡西米爾(Hendrik Casimir)1948年提出,此效應隨後即被偵測到,並以卡西米爾為名紀念他。其根據量子場論的「真空不空」觀念:即使沒有物質存在的真空仍有能量漲落,而提出此效應。真空中兩片中性(不帶電)的金屬板會出現吸力。這種效應只有在兩物體的距離非常之小的情兄下才可以被檢測到。

 

根據現代物理學,真空裡充滿波動的不同波長電磁波,可能創造出肉眼看看不見的大量能量。在真空中兩個平行板(parallel plates)之間一些能量波可能會太大,以至無法創造出「卡西米爾效應」。但布徹(Luke Butcher)教授最新的報告卻提出一項理論:如果蟲洞的長度比它的寬度大很多,裡面自然產生的「卡西米爾能量」,將可以讓蟲洞保持更久的開放狀態。

 

布徹告訴英國《每日郵報》說:「因為蟲洞是管狀結構,我的研究就是蟲洞本身能否創造出跟平行板一樣的效應。我的計算顯示,如果蟲洞的長度比它的寬度大很多,蟲洞的中心就可以產生負能量。」

布徹指出,蟲洞保持開放的時間長度,足以讓一個光子(photon)穿越時空。理論上,這個光子可以把我們想要傳遞的訊息內容,傳送到未來、或是遙遠的過去。





 

 

黑洞可能也是蟲洞

 

蟲洞是連接兩個時空的彎曲通道。左為我們宇宙的蟲洞入口,右為在另一個宇宙的蟲洞出口。一項最新研究指出,科學家認為的黑洞天體很可能就是產生其他宇宙的蟲洞。如果事實的確如此,那麼它將幫助揭開一個名為「黑洞資訊悖論」的量子謎題,但批評家認為它也可能引發新的問題,例如蟲洞最初是如何形成的。

 

黑洞是內部具有強大引力場的天體,這樣強大的引力使得即使是光也無法逃逸。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認為,當物質被擠壓成非常小的空間時,就會形成黑洞。儘管黑洞無法被直接觀測到,但天文學家已經鑑別出很多很可能是黑洞的天體,主要是基於對環繞在其周圍的物質的觀測。

 

法國高等科學研究所的天體物理學家蒂博達莫爾(Thibault Damour)與德國不萊梅國際大學的謝爾蓋索羅杜金(SergeySolodukhin)認為,這些黑洞天體可能是實為蟲洞的結構。

 

蟲洞是連接時空織布中兩個不同地方的彎曲通道。如果你將宇宙想像為二維的紙張,蟲洞就是連接這張紙和另一張紙的「咽喉」通道。在這種情況下,一張紙可能是一個單獨的宇宙,擁有自己的恆星、星系和行星。達莫爾與索羅杜金研究了蟲洞可能的情形,並驚訝的發現它是如此的跟黑洞相似,以至於幾乎無法區分兩者之間的差別。

 

★霍金輻射

物質環繞蟲洞旋轉的方式,跟環繞黑洞是一樣的,因為兩者扭曲環繞著它們時空的方式是相同的。有人提出利用「霍金輻射」來區分兩者,「霍金輻射」是指來自黑洞的光和粒子輻射,它們具有能量光譜的特性。但是這種輻射非常微弱,以至於它可能被其他的源完全湮沒;例如宇宙大爆炸後殘餘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因此觀測「霍金輻射」幾乎不可能。

另一個可能存在的不同之處是:蟲洞可能沒有黑洞所具有的「事件視界」(Event Horizon 一種時空的曲隔界線)。這意味著物質可以進入蟲洞,也可以再次出來。實際上,理論家稱有一類蟲洞會自我包裹,因此並不會產生另一個宇宙的入口,而是返回到自身的入口。

 

★勇者的遊戲

即便如此,這也沒有一個簡單的測試方法。由於蟲洞的具體的形狀不同,物質跌入蟲洞之後可能要花費數十億年之後才能從裡面出來。即使蟲洞的形狀非常完美,宇宙最古老的蟲洞目前也尚未「吐出」任何物質。

看起來似乎只有一條探尋天文學黑洞的途徑:就是勇敢的向它縱身一躍。這絕對是一個勇者的危險遊戲,因為如果跳入一個黑洞,其強大的重力場將會撕裂人類身體的每一個原子;即便幸運的進入了一個蟲洞,其內部強大的引力仍然是致命的。

假設你僥倖存活下來,而蟲洞恰好是不對稱的,你會發現自己處在另一個宇宙的另一邊。還沒等你看清楚,這個蟲洞也許又把你吸回到所出發的宇宙入口了。

 

★溜溜球運動

達莫爾說:「太空船也能做這樣的溜溜球(yo-yo)運動。但是如果使用自己的燃料,你就能從蟲洞的引力中逃逸,然後探索另一邊的宇宙。」

不過在宇宙另一頭的朋友,也許要等上數十億年才能再次見到你,因為在蟲洞裡的穿越時間將會非常漫長。這樣的延滯,使得在蟲洞兩邊的有效通訊變得幾乎不可能。索羅杜金說,如果能夠發現或者構建微觀蟲洞,這種延滯可能縮短至幾秒鐘時間。

研究黑洞形成和蟲洞特性的美國俄勒岡大學尤金分校的史蒂芬許(Stephen Hsu)認為,利用觀測區分黑洞和蟲洞之間的差別,幾乎不可能,至少憑目前的科技是不可能實現的。

 

★外來物質

史蒂芬許說:「黑洞最重要的特性,就是讓落入黑洞的物體『有去無回』的事件事界,對此我們目前還無法進行測試。但目前被認為是黑洞的天體,也可能的確是黑洞而非蟲洞,這種情況也並非不可能。目前存在不少關於黑洞形成的可行情景,例如大質量恆星的坍塌,但有關蟲洞是如何形成的則仍是未知數。」

蟲洞可能跟宏觀的黑洞有所不同,它需要一些外來的物質保持自身穩定,而這種外來物質是否真實存在,又是個未知數。

索羅杜金認為蟲洞的形成方式,可能跟黑洞相差無幾,例如同樣來自於坍塌的恆星。在這種情境下,物理學家一般認為會產生黑洞,但索羅杜金認為量子效應可能會阻止坍縮形成黑洞的過程,轉而形成蟲洞。

 

★微觀黑洞

索羅杜金稱此一機制在更完整的物理學理論下,將不可避免,後者統一了重力和量子力學的理論,它是物理學界長久以來的夢想和目標。如果此一理論是正確的,那麼以往我們認為會形成黑洞的地方,就可能會形成蟲洞。

此一猜想並不是沒有方法對它進行測試。有物理學家認為未來的粒子加速器實驗,將能夠產生微觀黑洞。這種微觀黑洞有可能放射出可以計算的「霍金輻射」,以證明產生的是黑洞而非蟲洞。

但是如果索羅杜金所猜的是正確的話,那麼形成的會是一個微觀蟲洞,因此將不會產生任何輻射:「透過這樣簡單的測試,就能辨別產生的是黑洞還是蟲洞。」

 

蟲洞的另一個優點在於能夠解決所謂的「黑洞資訊悖論」。黑洞唯一能夠釋放出的就是「霍金輻射」,但這些「霍金輻射」將如何攜帶最初落入黑洞天體的原始資訊,目前還尚不清楚。這種混亂效應與量子力學相衝突,後者禁止這種資訊的遺失。

索羅杜金說:「從理論上來說,蟲洞要比黑洞好的多,因此它不會發生資訊遺失。」由於蟲洞沒有視界,物體無需轉化成「霍金輻射」就能自動離開蟲洞,因此也就不存在資訊遺失的問題。

(摘自ETtoday新聞2013.05.23) 

原址: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30523/211422.htm#ixzz3JfS0diun 

 

關於電影

太空船造訪的第一顆行星(Miller's Planet)上的一小時相當於地球的7年。

這一網站的說明介紹蠻酷的,呵。http://blog.udn.com/DrVader/18880868 (火星軍情局)


 《星際效應》Interstellar已經再次於全球掀起了科幻電影熱潮,更讓許多科學網站、科學迷爭相討論片中相關理論。先前曾經介紹過,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相當不喜歡電腦特效及綠幕攝影,因此電影中的玉米田、太空畫面都是由美術、製作設計所打造出來的真實場面,再讓攝影機捕捉下來。

此外,劇照除了實地打造出一台一比一的漫遊者號(Ranger)外,為了拍攝永續號(Endurance)、遊騎兵號的太空鏡頭,也有製造出模型大小的版本。其實這些鏡頭都可以透過電腦後製完成,但別忘了諾蘭在《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中就在蝙蝠車追逐戲中使用了模型來取代電腦特效,《黑暗騎士:黎明昇起》中也實際製造出一台蝙蝠戰機,確實瘋狂。(文/Hsphere

【文 / 陸厚成】只要機率大於零,任何事都可能發生。 面對地球的逐漸枯萎,是諾蘭的末日世界預言。即使身處未來,科技也無法解決資源不足問題,地球不再適合農作物生長,各地都發生嚴重糧食短缺,像庫柏(馬修麥康納)這樣優異的飛行員、工程師,只能回家務農,為食物爭取明天。

《星際效應》的世界觀設定,目的要讓人類遷徙太空的計畫成真,與其說令主角為生存而冒險,地球的終結還沒那麼急迫。庫柏之所以答應參加NASA「拉撒路計畫」,探索銀河中適合人類居住星球,這趟近乎有去無回的旅程,也是為了下一代庫柏的兒子和女兒著想。

 《星際效應》對克里斯多福·諾蘭而言,充滿了許多重大意義,作為新一代晉身電影殿堂的大師,諾蘭終於追隨著其他導演的腳步:庫柏力克、雷利史考特、大衛芬奇、史蒂芬索德柏格,將他自己對太空世界的想像,呈現觀眾面前。

微妙的是,即使《星際效應》描繪出超磅礡的宇宙視野,卻罕見在電影談論「愛」,這是諾藍過去作品從未出現過的,他甚至提出一個超越理論的觀點:不管時間、距離相隔多遠,愛足以穿透一切。當庫柏一行人克服種種困難,包括穿越蟲洞,在平行宇宙的星際間探索人類新家,他的心裡仍掛念地球上的家人。庫柏在離開時對女兒說過:父母都是孩子的鬼,意思是對親人的思念,無論是否在身邊,關心都將一直存在。這句話也成為貫穿電影脈絡的關鍵。

在情感的描繪上,諾藍讓在星際航行的庫柏及身處地球的家人,透過物理學的論點,表現出人類濃厚的感情、思念。比如,在時間位移的效果下,某些星球的時間和地球是不對等的,即是當庫柏探索的第一個星球,待上一個小時,等於地球的七年。三個小時過去,庫柏自己沒甚改變,但是他在地球的兒子和女兒都將步入中年。這就像縮時攝影,人的一生變成瞬間,出生、成人、結婚、死亡,做為父親的庫柏還無暇陪伴,轉眼間即刻經歷一切。誰能承受這龐大的瞬間。甚至電影裡談論到的二進位算式、三次元空間和觀眾首次見到的第五次元超立方世界,也唯有愛的存在,人類才得以拯救人類。 

至於諾蘭對於太空的種種設定,不可思議地在向史丹利庫柏力克的《2001太空漫遊》致敬。電影出現的環形太空站永續號、蟲洞穿越時的景象都是精彩的仿效,最高段的是《2001太空漫遊》裡出現的黑色神秘塊體,在《星際效應》裡變成了機器人凱斯,更成為人類得力助手並肩負電影中搞笑的任務。

自從1968年後,也許再沒人能突破庫柏力克留給後世的影史觀,既浪漫又極端的超越。至今仍是我最愛的一部電影。另一個小發現,馬修麥康納飾演的庫柏Cooper,名字與美國情境喜劇《宅男行不行》(The Big Bang Theory)的主角Cooper相同。這群宅男各個都是物理學家、天文學家,時常把理論與搞笑橋段結合,大概諾蘭在找資料時,同樣也愛上這部電視影集。

電影裡最牽掛的是,遠在光年外的庫柏與地球上家人取得連繫,就像庫柏女兒的名字墨菲,源自於莫非定律,只要機率大於零,再微小的可能,都有機會實現。這大概是諾蘭拍電影以來最偉大的真情告白,觀眾看完電影勢必不甚了解這些理論的根據,但當所有電影中的理論、異象串連在一起,思念的情感在我們眼前穿越了時間與空間,在無垠且縹緲的太空中,讓愛再現。


世界上真的有所謂的「未來人」嗎?

你相信世界上真的有所謂的「未來人」嗎?有位自稱為2036年美國軍人的男子John Titor,聲稱自己受美國國防部指揮,於千禧年搭乘時光機來到地球執行軍事任務,並於2000112日至2001324日期間在網路上與網友對話。John Titor完成任務後隨即重回他的2036年未來世界,但他在網路上留下的種種預言,包括狂牛症會席捲美國、美國以搜尋大規模殺傷力武器為由攻打伊拉克、造成至少10萬人死亡的大海嘯等,卻逐一獲得證實,成為美國最富爭議的預言家,甚至連精準預測南亞海嘯的台灣著名神準占星家瑪法達也聲言,John Titor的預言夠堅實。 

真的有這麼神奇嗎?自稱是未來人的John Titor,於20001125日預言狂牛症將席捲美國,200312月美國就爆發大規模狂牛症;20012John Titor再度預言,美國政府將以搜尋大規模殺傷力武器為理由,對伊拉克發動攻擊,果真20033月布希政府就以此為由,發動第二次美伊戰爭;John Titor甚至曾在2001129日就大膽預言,「遠遠的島嶼受苦的人,會有10萬人死去。」結果200412月發生了死傷慘重的南亞大海嘯。 

自稱是未來世界美國軍人的John Titor,被美國國防部委派任務,搭乘時光機回到1975年拿回一部IBM5100電腦,以在2036年替一些「舊式」電腦程式「除錯」。由於John Titor所使用的UNIX系統在2038年可能會發生類似2000年千禧蟲問題,因此John Titor穿越時空的任務就是要取回這部電腦,好把某些古老的IBM系統程式翻譯到UNIX上。除此之外,John Titor還搭乘時光機回到2000年去探望自己的爸媽,以即當時還是嬰兒時期的自己,他自稱出生於1998年。 

這段期間,John Titor也樂於在網路上與網友做交流,很多人覺得John Titor的故事可信之處在於,他有非常清晰的理論用以解釋為何能做「時間旅行」,而且這些理論和已知有關時間旅行得概念以及黑洞機制相符,此外,他的「多條時間線」(平行宇宙)理論也符合哲學與社會學理論。JohnTitor至還提供自己的「時間機器」照片,他宣稱這部「C204時間移動機」是通用電器公司製造,並裝設在一輛1966年的黑色標準款雪佛蘭敞篷車內。 

John Titor
強調,在他所處的時代中,人們對於時間旅行早已司空見慣,2001324日他則宣佈準備回到自己的時間年代,並不再John Titor的名義發表文章,甚至還有一段影片紀錄時間機器消失的過程,影片中,JohnTitor宣稱將時間機器換成更堅固的雪福龍卡車,據傳是20002001年期間在他父母位於佛羅里達的家中所使用的,但這段影片至今尚未公開。 

除了上述幾項已獲得證實的預言外,John Titor還留下包括,2004年美國大選結果會導致隔年各州間的不和,並慢慢形成美國內戰,時間可能持續達10年之久,至2015年甫結束;美國內戰期間,中東各國會展開核彈戰爭;2004年後奧運會將取消;2015年美國內戰結束,但俄羅斯會向美國投下核子彈,進而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在第三次世界大戰中,美國、中國、歐洲與俄羅斯間的戰役最慘烈,死亡總數恐達3000萬人;2007年時光旅遊的基本研究將完成等九大預言。John Titor所留下的九大預言會不會成真,恐怕只有「時間」能回答、證明了。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2009.11.28)

大突破 發現「平行宇宙存在」首批確鑿證據!


「平行宇宙」示意圖。一,大爆炸發生時,其他宇宙對我們宇宙產生拖曳力。二,宇宙微波分布圖。三,圖上出現無法解釋的「冷點」。( 圖/取自網路)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科學家宣稱發現了其他「平行宇宙」存在的第一個「確鑿證據」。

宇宙學家研究了從普朗克衛星(望遠鏡)蒐集的數據,描繪成宇宙地圖。他們提出結論說,它顯示出的異常情況,只可能是由其他宇宙引力拖曳造成的。

這張宇宙地圖顯示目前仍能檢測到138億年前宇宙大爆炸產生的輻射,亦即「宇宙微波」的背景輻射。

科學家預測這種輻射應該是均勻分佈的。但這張地圖卻顯示在南部天空輻射更加密集,同時還存在著一個目前物理學無法解釋的「冷點」(Cold Spot)

美國北卡羅萊納州大學教堂山分校的理論物理學家蘿拉梅西尼-霍頓(Laura Mersini-Houghton)、以及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的李察霍德曼(RichardHolman)教授,早在2005年就預測了這種輻射異常性的存在,並且指出它們是由其他宇宙引力的拖曳作用造成的。

梅西尼霍頓博士研究了普朗克的數據後,宣稱她的假設被證實了。她的發現暗示著:除了我們所處的宇宙外,可能還存在有無限個平行宇宙。

她說:「這些異常情況,是宇宙大爆炸形成時,其他宇宙對我們宇宙的拖曳作用所造成的。它們是其他宇宙存在的首批確鑿證據。」
儘管有科學家對「有其他宇宙存在」的理論持懷疑態度,但上述發現的確是朝改變物理學觀點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操作這個耗資5.15億英鎊(253億台幣)普朗克望遠鏡的歐洲太空局表示:「由於普朗克地圖的精確性是如此之高,它能夠解釋某些奇特的、無法解釋的特徵,它可能需要新的物理學理解。」

 

英國劍橋大學的理論物理學家馬爾康裴瑞(Malcolm Perry)認為,這些發現可能提供了「 有其他宇宙存在」的真實證據。

劍橋大學天體物理學教授喬治艾夫斯塔休(George Efstathiou)說:「這樣的觀點現在聽起來可能非常古怪,正如一百年前提出宇宙大爆炸理論時引起的反應一樣。但是當我們獲得了確鑿的證據,它將徹底改變我們對宇宙的認識。

 

平行宇宙(Paralleluniverses),又稱多重宇宙(Multiverse),指的是一種在物理學裡的理論:在我們的宇宙之外,很可能還存在著其他的宇宙,這些宇宙的基本物理常數可能跟我們所認知的宇宙相同,但也可能不同。

平行宇宙這個名詞是由美國哲學家與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在1895年提出的。該理論經常被用以說明:一個事件不同的過程、或一個不同的決定的後續發展,存在於不同的平行宇宙裡。

這個理論也常被用於解釋其他的一些詭論,例如關於時間旅行的一些詭論:「一顆球落入時光隧道,回到過去撞上了自己因而使得自己無法進入時光隧道」。解決此一詭論,除了假設「時間旅行不可能」之外,另外也可以平行宇宙來作解釋裡。根據平行宇宙理論的解釋:這顆球撞上自己、和沒有撞上自己、是兩個不同的平行宇宙。


近代這個理論已經激起大量科學、哲學和神學的問題,科幻小說更喜歡將平行宇宙的概念用於其中。

(20130522(ETtoday)

(原址)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30522/210770.htm#ixzz3M3b8lUkn 


 

 



台長: DJ
人氣(3,58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電影‧音樂‧MV |
此分類下一篇:2015新年快樂 ~ One Direction
此分類上一篇:黃飛鴻之英雄有夢 / RISE OF THE LEGEND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