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6-10 19:13:08| 人氣4,38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André Mathieu - The Child Prodigy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真的是一部好片!!很高興可以知道並認識André Mathieu的音樂。當天讓我揪著心一路回到家,有一種說不出的感傷 ~ ~ ~

 

1929218出生於加拿大André Mathieu (安德烈馬修)雖自小就顯露出天才、6歲開始發表自己的創作、7歲與樂團合作演出他自己的Concertino No.1但自始自終極至心思努力作曲的身影令人讓人動容。天才更是需要家人老師的細心培養。父親Rodolphe Mathieu是作曲兼鋼琴老師,母親Wilhemine Gagnon-Mathieu大提琴家兼大提琴老師。

 

母親看他從小天份不凡就一直計劃著讓他辦音樂會:「可以此鼓勵他~」。父親的看法卻不同:「我們要栽培的是作曲家、不是鋼琴家 ~」。

 

有著充沛的作曲才能及無限的想像力,對他影響最大、讓他決定以作曲為終身職志的應該算是他的鋼琴啟老師,也就是他的父親。父親臨終時是在散了滿地、滿桌的譜曲頁旁的沙發上~這讓已潦倒不堪的André深刻省思並燃起創作鬥志。

 

父親帶著他去上國外教授的課,看著小小的André彈得自創曲不亦樂乎,教授A一面聽一面看著譜:「不錯,不過這個地方的曲目結構應該是斷音才是,為什麼要三連音呢?把三連音拿掉 ~」。小小年紀的André一臉困惑,在一旁作口譯的父親似乎也不解,最後André天真外加一些淘氣:「如果不能三連音,那就不是我的作品了阿 ~

 

這一幕讓我由衷地發出微笑 ~ 讚阿!

 

若創作需要一定依照規、理論走,怎麼會有創作這種東西呢?所以常常我不喜歡聽到「理論」這兩個字,因為這不能拿來適用每一個場合、更不能100%套用藝術創作上。以前也分享過,回歸到零是讓幫助面臨瓶頸的局面找到出口,「理論」也是如此,只能是參考並非「墨守」。國內外的學院派都有這樣情況,嚴重與否罷了。

 

蓋房子一定都得打地基,如果打了地基,然後都要蓋一樣大小、一樣顏色、一樣角度的房子,那有什麼創作可言!

 

André帶著些酒意到音樂教室上課,教授B帶些擔心,要他不要帶著醉意來上課,然後又帶些挑釁的神情問:「你今天要帶什麼給我?」

 

André:「你想聽什麼?---呵,多狂妄的人! 但他卻有說這樣話的資格。

 

一開始散漫的琴音到最後飆速‧順暢‧動人的旋律,精湛的演奏博得教授B及後來進來一票同學的讚賞,曲畢瞬間André迫不及待問:「你覺得這個曲子如何?」

 

驚喜到無法置信的教授B:「你的演奏實在太精讚了…你一定可以成為偉大的鋼琴家...」還來不及說完‧‧‧

 

André氣憤、失望地對教授咆哮:「我感興趣的作曲!會演奏的鋼琴家到處都是!」後,頭也不回地離開。

 

他在乎的是用自己靈魂所創作出的曲子能否找到知音、而非那消失得快的掌聲與讚美!

 

喜歡片中他與街頭音樂人的互動,可以感受到他對音樂的靈敏度好奇及純真的心。 André真心把他當朋友還送他兩張票邀請他去看他的登台演出,這是多麼美好的友誼。但大家萬萬都沒有想到這不起眼的街頭音樂人卻是拉赫曼尼諾夫的弟子,他選擇在高峰時引退。這讓我想到一位年輕的小提琴家(忘了他叫什麼了)在出名之後,有一天心血來潮在紐約的某一地下道拉提琴,來來往往的人很多但卻沒有人認出他來且還有人打賞。

 

在酒巴20幾小時馬拉松的彈奏‧‧‧太糟蹋糕自己了嗎? 我並不這麼認為 ~ 其實並非是那些在場一點也不關心音樂的人 而是從中也更讓André自己更加清楚市井人民現實生活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他要將自己的音樂置定在哪個層面 ~ ~如果因為那些人的冷淡回應他就放棄音樂,那就不會有這部記錄片了。 常常我們生活上所面對的不就是這些、、、藝術家也是如此,一旦給了人負面印象就永不得翻身,再怎麼才情縱橫,機會不給就是不給 ~這是非常現實的!在現實中繼續堅持自己的理想與夢想是需要更大的毅力。

 

長江後浪推前浪,輩輩都都有人才出,然而最令人感傷、會擊倒人的不是那些可畏的後浪而是沒有一個可以讓自己揮灑的舞台、機會。

 

最後一幕 他回想著他初次登台的景況 是懷念 ~ 但更多的是嘆息 ~

 

小時候後登台大家會驚豔鋼琴演奏技巧及作曲的能力,世上缺的、世人更需要的是作曲家,但為什麼大家注意的卻只是在演奏技巧而非一個有能力作曲的作曲家呢?

 

由此可見人類雖偉大,但大都是淺見、膚淺的 ~ !!

 

 

我不喜歡這中文片名,不同時代造就不同的音樂人、有不同的貢獻,為什麼要拿他跟莫札特比呢??要比什麼?只是比個誰年紀小就能作曲或登台 ~ ??且英文片名又沒有莫札特、、、直接就用「André Mathieu狂奏波瀾人生」之類更貼切,畢竟遺留下2000多首作品可是不容易,本來就該提高他名字的曝光率!

 

 

 

 

 

<以下摘自相關網頁>

 

延續貝多芬、蕭邦、李斯特、拉赫曼尼諾夫等浪漫樂派血液
20世紀最具代表性的加拿大作曲家
安德烈馬修 André Mathieu19292181968年6月2

資驚人、才華難抑,6歲舉辦作品演奏會!
安德烈馬修是加拿大鋼琴家兼作曲家,1929年生於魁北克省蒙特婁,他的父親侯道夫(Rodolphe Mathieu)是音老師兼作曲家,母親薇蓮敏(Wilhemine Gagnon-Mathieu)是大提琴家和老師。相較大部分的孩子,安德烈異常早熟,四個月大就會說話,未滿七個月便會走路。

起初,安德烈的父親認為從事音樂難以生存,不但不讓他學音樂,更不准他碰琴。即便如此,安德烈的天賦強大到令人無法忽視,他的父親不忍埋沒他,遂辭去教職,專心栽培他成為作曲家。甫習琴,4歲的安德烈就會作曲。

19352256歲的安德烈便在蒙特婁的麗思卡爾頓酒店(Ritz Carleton Hotel),舉辦了首場作品演奏會。隔年,更登上加拿大廣播公司(CBC),在遍佈全國的廣播網上,獨奏他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當代音樂巨人盛讚:「他的天才,遠勝於我。」
安德烈的才華受到廣大矚目,魁北克政府特別資助他出國深造,於是他和家人來到巴黎,和法國鋼琴大師納特(Yves Nat)、梅登(Mme Giraud-Latarse)學琴,並向作曲家拉培勒(Jacques de la Presle)研習和聲與作曲。193612月,安德烈在普雷葉音樂廳(Salle Chopin-Pleyel)舉辦了一場作品音樂會,並於1939326在巴黎嘉禾音樂廳(Salle Gaveau)再次舉辦一回。

他的音樂會均受到巴黎樂評們熱烈回響,大家一致認為他就是加拿大的小小莫札特,連俄國偉大作曲家拉赫曼尼諾夫(Rachmaninov)都不禁讚嘆:「他的天才,遠勝於我。」

12
歲贏得紐約愛樂作曲首獎
緊鄰的夏暑,安德烈和家人回蒙特婁度假,之後因為戰爭爆發,讓他們無法返回歐洲。安德烈的父親不願就此放棄,不但讓他在加拿大和美國舉行了一系列的音樂會,並在194023於紐約市政廳(Town Hall)獻出了一場非凡的表演。

安德烈和家人在紐約待到1943年,期間與莫里斯(Harold Morris)學習編曲,並舉行了幾場廣播音樂會。1941年,未滿12歲的安德烈,一舉奪下紐約愛樂樂團100週年紀念作曲比賽首獎,並在卡內基音樂廳(Carnegie Hall)演奏他的第二號鋼琴協奏曲,更風光地在作曲家聯盟(League of Composers)音樂會上演奏自己的作品。

1943年,安德烈回到蒙特婁舉辦了數場音樂會,演奏了貝多芬、蕭邦、李斯特、德布西、拉威爾,以及自己的作品,事業輝煌,前途無量!

39
年波瀾一生,激撞無數經典樂曲
1946年,安德烈再度回到巴黎,與奧乃格(Arthur Honegger)研習作曲,也和朱瓊堤(Jules Gentil)學琴。可惜他對老師感到失望,過程和想像落差太大;另一方面,異國生活的寂寥和拮据,更讓他心力交瘁。

安德烈在1947年返回蒙特婁,但環境正如他本身,早已有所變化。為了找到新定位,他不顧家人反對參加了鋼琴馬拉松,21小時不間斷彈奏自己的作品,狂破世界紀錄!

在餘下的歲月中,安德烈投注在音樂教學,並持續不停創作。他在1968年辭世時年僅39歲,然而他所遺留下的作品,不但深廣豐富,數量更是可觀。

1976年蒙特婁所舉辦的夏季奧運中,迎賓曲和官方主題曲皆節錄編排自安德烈的作品;今日的魁北克,不但有以他為名的音樂廳,在幾個城市當中,更有以他為名的街道。安德烈為後世留下的藝術資產,世上無人取代。

    ★傳奇音樂神童 安德烈馬修 狂奏波瀾人生

音樂,是我的一切 一切,是我的音樂

燃燒生命之火,凝鍊天堂琴音
舉世讚譽「比莫札特更出色」的音樂神童─安德烈馬修,4歲開始作曲,6歲開演奏會,年紀輕輕便展露過人的演奏技巧與驚人的創作天賦。他的演出旋風式地席捲巴黎、紐約等地,擄獲了廣大聽眾,沸騰全球音樂廳。然而天才的世界,超乎常人理解。

     自幼便背負養家重任的安德烈,無法像同齡小孩,享受年少的單純美好。另一方面,音樂市場的迅速變遷,讓他的事業遭遇瓶頸,他也不願只當個演奏家餬口度日。就在生命陷入胡同之際,蒙特婁建城325周年的音樂會向安德烈招手,讓他重見曙光。究竟他能否再創經典、撼動世人?

12歲時,安德烈馬修就得到了紐約愛樂樂團100周年作曲比賽冠軍,並且累積了許多作品,而莫札特於同樣年紀時尚未有任何作品發表過。只可惜,安德烈馬修雖有才華,但未能珍惜上天給予的天賦,時運不濟加上情緒的控管能力的影響,因而英年早逝,死時才39歲,比莫札特晚了3年,兩位天才的際遇同樣令人扼腕。

華人鋼琴小天王VK克特別應邀出席電影特映會,VK克特別推薦《蒙特婁的莫札特》給家中有學音樂的孩子的家長,他認為:「天才不同一般人,培養音樂神童,需要用心而非給予壓力。」同時驚訝馬修的音樂天賦如此驚人,電影中所有的配樂皆來自馬修作品,優美的旋律線條串起電影中每幅場景,浪漫詩意的背後,有深度而充滿力量。

身為作曲家,VK克學生時代也曾為了應該用哪個音符而跟老師據以力爭,他說:「馬修讓我看到最感動的地方,就是他身為作曲家的堅持,也因為有他的堅持,後人才會聽到這麼多寶貴的藝術作品。」

安德烈馬修所遺留下的音樂作品,深廣豐富,數量更是可觀,《蒙特婁的莫札特》電影中裡的所有配樂皆來自於馬修作品,片商特別情商台灣的雙木林唱片代理電影原聲帶來台,屆時,喜愛安德烈馬修的觀眾,就有機會欣賞神童巨作。

 

 

台長: DJ
人氣(4,38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音樂電影 |
此分類下一篇:James Blunt 詹姆仕布朗特:上尉詩人的樂壇傳奇
此分類上一篇:交響人生-Le Concert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