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9/22 觀賞完「零度複數」後,更深刻感受到阿喀郎‧汗曾說過的「知道不代表什麼,能想像才是一切。」。
這部舞作讓我最驚喜的是 1)兩男舞者的互動與默契 2)在編舞上的細膩之處,從頭到腳上的每個腳指頭 3)現場音樂 - 後來在座談會中才知阿喀郎‧汗的舞作都是現場音樂!。
西迪拉比的身體柔軟度倒讓我眼睛為之一亮呀 (呵)
兩位主角,一個時時在思索著,一個則是漫不經心地以不同的舞蹈技巧在傳遞舞作訊息,兩舞者在表現上的差異讓我覺得特別!
當下DJ腦中有個想法「一位優秀的編舞家真要有敏銳的觀察力、且真的要有高度的想像力。而那想像力是能夠與現實結合一起的,否則舞作精神就會是空洞!」。現場音樂及吟唱真的讚到極點!
這齣舞作的爆點雖然有些溫和,但能掠取觀眾的眼神、觀眾的心。
欣賞完後,沒有激動的情緒,有的只是可以常存舞作畫面於心、就像是一盤可以不斷回味的佳餚。
這支舞碼讓我更想看西迪拉比 (Sidi Larbi)的其他舞作,呵,
他對舞蹈的接受及包容度真的蠻高的,很好奇他的作品!
這齣舞碼跟之前阿喀郎‧汗為北藝大編的「迷失之影」(酒駕自殺的故事)截然不同,但都讓DJ感受到作為一位編舞家的風範,同時也認為編舞家也需要是一位勇於嘗試的實驗家。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djspirit/3/1283967507/20070411180902/ (迷失之影)
******* (以下摘自相關網站)
新舞臺慶祝十週年壓軸檔,請來當紅舞蹈金童阿喀郎 (Akram Khan)與摩洛哥裔比利時編舞家西迪拉比 (Sidi Larbi)合作長篇舞作「零度複數 (zero degrees)」。傳達一個旅程的起點的想法,探索人類由生到死的歷程。
這齣舞集結了陣容整齊的「四大天王」組,除了阿喀郎與西迪拉比之外、還有當今英國最具原創力的作曲家尼汀‧索尼 (Nitin Sawhney)的配樂,與英國具有歷史定位的雕塑名家安東尼‧貢姆雷 (Antony Gormley)貢獻與舞者真人大小的矽膠雕塑作品。
阿喀郎喜歡用舞蹈上說故事,《零度複數》從在火車內發現屍體談起,由他及比利時舞者西迪拉比(Sidi Larbi)共編共舞。
《零度複數》創作靈感是阿喀郎親身經歷。九年前他搭火車穿越孟加拉與印度邊界,邊境警衛沒收他的護照,心中不平尚未退去,卻又在車廂內發現屍體。
阿喀郎驚嚇之餘,也詫異車廂內其他人對屍體的冷漠。
這趟旅程,讓阿喀郎開始思索生死的關係。他說,人活著時呼吸,死後屍體開始分解,生與死的交界是什麼呢?這種「中間狀態」(in-between)的概念,十分吸引他。
阿喀郎以「零度」詮釋生死交界點,「複數」則是旅程起點,整隻舞探索由生到死的歷程。
兩個男人演出的《零度複數》,視覺上十分。阿喀郎與西迪拉比兩人在舞台前緣坐下,宛如設定好的同步機器人,一起說同一個故事,隻字未差,連遲疑停頓的節拍都一模一樣,肢體表情也都同步。
不過當他們開始跳時,觀眾開始發現兩人的差異。阿喀郎打赤腳,西迪拉比穿鞋。兩人的動作相同,感覺不一樣。阿喀郎展現完美身體線條,西迪拉比則像是瑜珈、嘻哈、街舞的表現。
阿喀郎是孟加拉裔,而西迪拉比是摩洛哥裔,這兩位舞者的生涯都處在不同文化族群間成長。「我們一樣年輕,一樣徬徨於自有的傳統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