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墓葬考古
人类将死者的尸体按一定的方式放置在特定的场所,称为葬。用以放置尸体的固定设施,称为墓。中国考古学上两者合称为墓葬。古代墓葬为考古调查发掘的主要对象。因时代等级不同,墓葬结构类型也不同。
The fact that people place corpus at special sites in a certain way is called burial, while the facilities for placing corpus are called tombs. Ancient tombs are main targets for archae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excavation. Different periods and ranks result in different tomb structures and types.
新石器时代墓葬考古 / Archaeology of the Neolithic Tombs
约1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
彩绘龙纹陶盘 / Painted Pottery Plate with Dragon Design
新石器时代(约1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
直径35cm
山西省襄汾县陶寺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龙山文化。彩绘龙纹陶盘代表了这类题材原始绘画作品的最高水平。龙虽卷曲而不呆板,虽静胜动,不怒而威,正所谓龙蟠虎踞之妙。盘中画面色彩耀目,线条流畅,造型生动有力,错落的鳞纹和盘曲的龙身,使画面充满了古朴的装饰趣味。陶盘是黄河中游龙山文化陶寺类型的陶质礼器。学术界认为朱绘龙可能是氏族部落的标志,可能这就是古代先民最初所要表达的一种原始氏族崇拜。
玉神人面饰 / Jade Ornament with Immortal's Face Design
新石器时代(约1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
山西省曲沃县羊舌墓地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裸体女神像 / Statue of a Naked Goddess
新石器时代(约1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
辽宁省朝阳市牛河梁遗址出土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在红山文化的大型建筑群址中出土了20余件陶塑人像,包括两件小型裸体孕妇像,此为其中一件。女像的头部、右臂及膝下已残缺,体形肥硕的一件表面磨光,着红彩,说明原为全身像。东山嘴红山文化大型建筑群址出土的陶塑女神像,表现了先民对生育的原始崇拜。这与当地自然灾害、瘟疫、战争等因素有关,反映了氏族部落渴望新生命诞生的需求。
马蹄形玉箍 / Jade Hoop in the Shape of a Horse Hoof
新石器时代(约1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
辽宁省朝阳市牛河梁遗址出土
这类器物在红山文化墓主人头骨旁被发现,因此推测其为用于固定发式的发箍。
夏商周时期墓葬考古 / Archaeology of the Tombs of the Xia 2070 B.C. ~ 1600 B.C.), Shang (1600 B.C. ~ 1046 B.C.) and Zhou (1046 B.C. ~ 221 B.C.) Periods
妇好墓 / Fuhao Tomb
妇好墓是1928年以来殷墟宫殿宗庙区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也是殷墟科学发掘以来发现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该墓南北长5.6米,东西宽4米,深7.5米。墓上建有被甲骨卜辞称为“母辛宗”的享堂。
The Fuhao Tomb is located in the southwest of the C Group foundation sites. It is on e of the most imp ortant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in the palace and temple zone at the Yinxu Ruin since 1928. It is also the on ly tomb of the member of the imperial family of the Shsng Dynasty that is preserved well among tombs discovered since the scientific excavation of the Yinxu Ruin. The tomb is 5.6 meters long from north to south, 4 meters wide from east to west and 7.5 meters in depth. Over the tomb, there was a memorial hall named Muxinzong in oracle bones.
安阳小屯晚商宗庙宫殿区鸟瞰 / Bird Eye View of the Temple and Palace Zone of Late Shang Dynasty, Xiaotun, Anyang
妇好墓墓框复原图 / Plan of the Fuhao Tomb
妇好大铜钺 / Bronze Battle Axe
商代(公元前17世纪~前11世纪)
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钺,中国古代用于劈砍格斗的冷兵器。钺形体薄,刃部宽且成圆弧形。大多铸造精良,钺身上刻有人面或兽面纹饰,形象狰狞而华美,给人一种威慑力。作为仪仗之用的钺是军权的象征。这件铜钺身呈斧形,平肩,两面靠肩处均饰有虎扑人头纹,人头居于两虎之间,虎作侧视形。钺身一面中部有铭文“妇好”二字。妇好是商王武丁最为宠幸的一位王后和女将,曾率兵征伐夷、羌、土等方国,战功卓著。铜钺作为仪仗之用,是墓主人“妇好”生前地位、权力的象征。
玉螳螂 / Jade Mantis
商代(公元前17世纪~前11世纪)
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玉龟与石龟 / Jade Turtle and Stone Turtle
商代(公元前17世纪~前11世纪)
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骨蛙 / Bone Frog
商代(公元前17世纪~前11世纪)
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玉四足兽 / Jade Monster with Four Feet
商代(公元前17世纪~前11世纪)
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铜头玉体虎 / Tiger Shaped Ware with Bronze Head and Jade Body
商代(公元前17世纪~前11世纪)
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虎头、肢遍镶绿松石片。头末端镶淡青色玉柱,中有一圆孔,内有朽木。铸造极为精细,是嵌插在漆木上的装饰品,为贵族举行典礼时所用。这件精致的艺术品反映出武丁时期的青铜铸造技术与精湛的琢玉工艺。
夔凤头笄 / Hair Pin with Dragon and Phoenix Design
商代(公元前17世纪~前11世纪)
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玉梳 / Jade Comb
商代(公元前17世纪~前11世纪)
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玉戈 / Jade Dagger-axe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
陕西省张家坡西周墓地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戈为兵器,作勾、刺用。此戈全身饰水波弦纹,通体磨制光滑,给人以锋利之感。玉戈为礼器中的仪仗器,始见于二里头文化,其后流行于商、周两代,由于玉石本身质地坚脆,无法将玉戈用于实战搏击,且大量出土的玉戈无使用痕迹,可知商周时期的玉戈应是一种仪仗器。
龙凤人物玉雕 / Jade Carving with Dragon, Phoenix and Figure Pattern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
陕西省张家坡西周墓地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青铜牺尊 / Bronze Ware in the Shape of a Monster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
高38.8cm
陕西省张家坡西周墓地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此器身为一站立怪兽,器背置盖,盖纽为一立鸟。器盖平面为圆角长方形,顶部隆起如龟背状,鸟状把纽位于顶盖中部。怪兽形器之项背附着一虎,胸及臀部各附一龙。虎作凶猛状,龙好似蓄势待跃的蛟龙。其造型栩栩如生,所谓龙蟠虎踞之妙即在于此。在其盖内底及器体腹内底各有铭文2行6字。
三联璜玉组佩 / Jade Pendants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
山西省绛县横水墓地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燕侯旨爵 / Bronze Jue Cup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
山西省翼城大河口墓地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在今山西地区发现燕侯的铜器,对于研究西周时期燕国封地所辖范围以及考证燕侯世袭关系提供了新的材料。
燕侯旨提梁卣 / Bronze You Pot with a Loop Handle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
山西省翼城大河口墓地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晋侯墓地 / Graveyard of the Marquis of the Jin State
晋是西周初期分封的重要诸侯国。晋侯墓地位于山西省南部天马-曲村一带。遗址面积之大,与西安的沣西与沣东遗址的总和相当,超过北京琉璃河燕国遗址面积两位以上,是目前为止面积最大的西周遗址。
The Jin State is an imp ortant enfeoffed state during the early stage of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The Graveyard of the Marquis of the Jin State is located at Tianma - Qucun, southern area of Shanxi Province. The area of the ruin, over twice than that of the Yan State Ruin at Liulihe, Beijing, is as large as the total area of the Fengxi Ruin and the Fengdong Ruin, Xi'an. So far, it is the biggest ruin of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1046 B.C. ~ 771 B.C.).
玉螳螂 / Jade Mantis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
长7cm
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M63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铜兔尊 / Bronze Zun Pot in the Shape of a Rabbit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
高13.8cm,长20.4cm
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M8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晋侯僰马壶 / Bronze Hu Pot with Horse Design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
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村墓地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虢国墓地 / Graveyard of the Guo State
虢国墓地出土的大量葬玉中玉但有缀玉面罩、玉握,而且还有玉踏等,这些应是汉代“金缕玉衣”的前身,为汉代葬玉制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广义上讲,葬玉泛指一切随死者埋入墓葬中的玉器,这样就将装饰用玉和礼仪用玉等也包括在葬玉范围之内。目前我们所说的葬玉是指那些专门为保存尸体而制造的随葬玉器。
Among the burial jade wares unearthed from the Graveyard of the Guo State, there are not on ly jade masks and jade handles, but also jade pedals, etc. These objects, providing the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ncient Chinese burial jade system, could be regarded as the embryo of the jade suit with gold threads of the Han Dynasty (202 B.C. ~ 220 A.D.). Generally speaking, the burial jade wares refer to all jade wares buried together with the dead. So, the decorative jade wares as well as the ritual jade wares are also included in the range of the burial jade wares. Today, the burial jade wares we mentioned refer to those made specially for preserving bodies.
虢国墓地出土文物一组 / A Set of Cultural Relics Unearthed from the Graveyard of the Guo State
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藏
“善叔”铜盨 / Bronze Container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
盨是盛放饭食的器皿,体呈椭圆方形,敛口、鼓腹、圈足,附双耳,盨盖可仰置盛食物。盨的组合一般为偶数。盨由簋发展而来,流行于西周时代晚期,春秋时代初期以后消失。这件铜盨制作精美,出土时色泽光亮,通体基本无锈,是西周晚期青铜器中少见的精品。器身椭方形,垂腹,兽首 耳有螺角。盖可卸置,盖上有两组不相连接的翼形钮。矩形圈足外侈,前后两侧有壸门形缺口,沿部饰带状重环纹,由中线分左右。器身及盖中部饰瓦纹,盖顶饰夔龙纹,其中心兽目突起。
“虢仲”盨 / Bronze Container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
虢仲为虢国墓地2009号墓主人,是周厉王的虢公长父。虢仲是辅助周厉王征伐淮夷的权臣,也是“国人暴动”的罪魁祸首,死后谥号厉公。虢仲墓的发现,为研究西周晚期历史,特别是周厉王时期征伐淮夷、国人暴动、虢国东迁以及虢国墓地的年代和性质等重大问题,都提供了珍贵的新材料。
发笄 / Hair Pin
耳饰 / Ear Rings
口含玉 / Jade Kept in Mouth
玉项饰 / Jade Necklace
腕饰 / Wrist Ornament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
由小颗红色或橘红色玛瑙珠、料管、绿松石珠串系而成。
玉握 / Jade Handle
玉握或称握玉,为死者手中握的玉器,属于葬玉。在葬玉类中,该墓出土的两件玉握最为典型:左手握为和阗青白玉,呈圆角方管状,周身饰8周弦纹,两端分别饰4只蝉纹,为商代遗物;右手握为和阗青玉,呈圆管状,周身饰旋转龙纹,是西周时期的典型器物,此为其中一件。玉握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殷商时代的墓葬中死者两手常握贝,周代握玉,汉初贵族墓死者手中多握璜形玉器,东汉流行以玉豚为玉握。
玉圭 / Jade Tablet
玉圭是从史前时代的农具-耜发展而来,是古代贵族朝聘、祭祀、丧葬时所用礼器之一,被广泛用作“朝觐礼见”标明等级身份的瑞玉及祭祀盟誓的祭器。考古学界将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的许多玉铲及方首长条形玉器都定名为圭。圭被视为“瑞玉”,是所谓“六瑞”之一。
玉猪 / Jade Pig
新石器时代(约1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
高4.8cm,宽2.2cm,厚2.0cm
玉鸮 / Jade Owl
商代(公元前17世纪~前11世纪)
青玉,颜色淡绿色,玉质温润透明,圆眼,双面雕刻,通身饰透雕卷云纹,尾部丰满,身体部分有沁色。鸮在上古时期被认为是通神灵的动物,有为墓主人护身辟邪的作用。在红山文化飞禽类的玉雕中,玉鸮造型最为突出,在仰韶文化中也常将祭器做成鸮的形状,就是期望借助鸮来通达神灵。
玉牛头 / Jade Bull Head
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
玉鹿 / Jade Deer
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
通高5.5cm,宽6cm,厚0.1~0.4cm
巨冠玉鸟 / Jade Bird with a Big Comb
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
方孔纱 / Textile
东周(公元前770~前221年)
江西省靖安墓出土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铜虎形灶 / Tiger Shaped Cooking Stove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山西太原金胜村赵卿墓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战国时期灵寿城及王陵分布图 / The Distribution Map of the Lingshou City as Well as the King's Mausoleums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绳纹陶筒瓦 / Tube Shaped Pottery Tile with Rope Pattern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河北省平山县中山墓出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铜“山”字形器 / W-shaped Bronze Ware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河北省平山县中山墓出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器呈“山”字形,其上部属三尖峰,两下角延伸回旋成雷纹,下部中间有圆孔銎,出土时残存木灰,说明它原插在木柱上,形如大型铜戟。这件器物是象征王权的礼器。
铜板兆域图 / Bronze Tablet Map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河北省平山县中山墓出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此图为战国中期中山王釁陵园平面规划图。因铜板上刻绘了陵园及其相关建筑的范围、结构线图,故称“兆域图”。陵园最初的设计中含有五座墓及其享堂:王墓及享堂居于中央,其两旁分别是两座后妃墓及其享堂,享堂为重檐楼阁式建筑。铜板一件从葬,另一件藏在王府。其出土证明了当时设有专职官员负责国王陵园建设。铜板兆域图的发现对研究中国建筑史具有重要的价值。
中山王釁墓、外藏坑及陪葬墓分布图
错金银铜虎噬鹿屏风座 / Bronze Screen Base in the Shape of a Tiger Devouring a Deer and Inlaid with Gold and Silver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高21.9cm,通长51cm,重26.6公斤
河北省平山县中山墓出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 / Square Tray Stand with Dragon and Phoenix Decoration and Gold and Silver Inlay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通高36.2cm,上框长47.5cm,环座径31.8cm,重18.36公斤
河北省平山县中山墓出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金质刀首 / Gold Knife Head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山东省青州市西辛战国墓出土
山东省青州市博物馆藏
玉剑璏 / Jade Sword Ornament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山东省青州市西辛战国墓出土
山东省青州市博物馆藏
玉剑珌 / Jade Sword Ornament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山东省青州市西辛战国墓出土
山东省青州市博物馆藏
齐刀币 / Sword-shaped Coin of the Qi State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山东省青州市西辛战国墓出土
山东省青州市博物馆藏
汉唐时期墓葬考古 / Archaeology of the Tombs of the Han Dynasty (202 B.C. ~ 220 A.D.) and the Tang Dynasty (618 A.D. ~ 907 A.D.)
漆案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25年)
北京市石景山区老山汉墓出土
首都博物馆藏
古人席地而坐,饮宴时以漆案置放饮食器具。目前所见的案以战国时代的为最早。案多以木胎涂漆,并加彩绘,是为漆案。案的基本形制为长方形,案面四边起沿,平底,下有足。老山汉墓出土的漆案长240厘米,宽100厘米,高35厘米,是迄今出土的秦汉时代最大的漆案。
玉仙人骑马 / Jade Immortal Riding a Horse
汉代(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
陕西省新庄汉代元帝渭陵西北汉代遗址出土
陕西省咸阳博物馆藏
玉鹰和玉辟邪 / Jade Eagle and Talismanic Monster
汉代(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
陕西省新庄汉代元帝渭陵西北汉代遗址出土
陕西省咸阳博物馆藏
玉熊 / Jade Bear
汉代(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
高4.8cm,宽5cm
陕西省新庄汉代元帝渭陵西北汉代遗址出土
陕西省咸阳博物馆藏
玉狮 / Jade Lion
汉代(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
陕西省新庄汉代元帝渭陵西北汉代遗址出土
陕西省咸阳博物馆藏
玉俑头 / Jade Figurine Head
汉代(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
陕西省新庄汉代元帝渭陵西北汉代遗址出土
陕西省咸阳博物馆藏
玉乐舞俑 / Jade Figurine of a Dancer
汉代(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
陕西省西安市北郊井上村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熊形陶尊 / Pottery Zun Pot in the Shape of a Bear
汉代(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
陕西省华县南关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龟趺鸟磬架座 / Stone Base for L-shaped Musical Instruments in the Shape of a Bird Standing on the Back of a Turtle
汉代(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
陕西省泾河工业园光明饮品厂工地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陶磬 / Pottery L-shaped Musical Instrument
汉代(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
陕西省泾河工业园光明饮品厂工地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编磬是成组悬挂在磬架上按谱敲击的成套乐器。
盘龙形钟架座 / Bell Base in the Shape of a Dragon
汉代(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
陕西省泾河工业园光明饮品厂工地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陶编钟 / Pottery Bells
汉代(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
陕西省泾河工业园光明饮品厂工地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性器一组 / A Set of Dildos
汉代(公元前202年 ~ 公元220年)
陕西省西安市北郊汉墓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这老家伙当年莫非是开成人用品店的)
凤鸟金钟 / Bronze Pot with Phoenix Shaped Decoration
西汉(公元前202年 ~ 公元25年)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文景路枣园汉墓出土
陕西西安博物院藏
凤鸟鎏金铜钟出土于西汉时代前期的大型积炭墓,铜钟高达78厘米,通体鎏金,盖顶伫立朱雀,朱雀口中衔珠,昂首翘尾。此铜钟系目前发现的西汉时代最大的铜钟。铜钟内储存着26公斤西汉时代美酒,酒香浓郁,翠绿清澈。这是迄今所知保存最好、存量最多的古酒,是研究中国酒文化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汉阳陵出土文物一组 / A Set of Cultural Relics Unearthed from the Yangling Mausoleum of the Han Dynasty
汉代(公元前202年 ~ 公元220年)
陕西省汉景帝阳陵出土
陕西省汉阳陵博物馆藏
阳陵军阵发掘现场 / The Excavation Site of the Army of the Yangling Mausoleum
阳陵外藏坑发掘现场 / The Excavation Site of the Outer Storage Pit of the Yangling Mausoleum
阳陵排水渠 / The Drainage Channel of the Yangling Mausoleum
汉代陶俑
汉代人物陶俑取材受到当时社会的政治文化影响。汉代经常遭到西北游牧民族的侵扰,攻打匈奴是当时重大的军事活动。另外,丝绸之路的开拓打开了中西交流的新纪元,当时从西域地区传来了各种歌舞、乐器、杂技,在社会生活中得到风行,因而汉代人物俑的创作题材多以军事和歌舞活动作为表现内容。
铠甲武士俑(左三) / Figurines of Armoured Warriors
汉代(公元前202年 ~ 公元220年)
高57.2cm,肩宽8.7cm
高56.5cm,肩宽9.3cm
高58.3cm,肩宽9.4cm
陕西省汉景帝阳陵出土
陕西省汉阳陵博物馆藏
俑身著铠甲。在阳陵东南部“南区”第20号从葬坑中,出土了大量铠甲武士俑。学者认为,这些铠甲武士俑可能与汉长安城的“南军”、“北军”有关,也可能是送葬军队的象征。
宦官俑 / Figurine of a Eunach
汉代(公元前202年 ~ 公元220年)
陕西省汉景帝阳陵出土
陕西省汉阳陵博物馆藏
宦官俑出土于汉景帝阳陵东侧第18号从葬坑,高52厘米。所谓宦者是指男性被阉割后服务于皇宫内廷的人员。汉代宦者机构主要隶属于少府,少府为皇宫的大总管。阳陵出土的宦者俑是我国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同类实物资料,它对中国古代宦官史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侍女俑 / Figurine of a Palace Maid
汉代(公元前202年 ~ 公元220年)
陕西省汉景帝阳陵出土
陕西省汉阳陵博物馆藏
粉白色宫女俑 / White Figurine of a Palace Maid
汉代(公元前202年 ~ 公元220年)
陕西省汉景帝阳陵出土
陕西省汉阳陵博物馆藏
阳陵出土彩绘侍女俑 / Painted Figurine of a Palace Maid Unearthed from the Yangling Mausoleum
秦汉陪葬坑人俑现场 / The Burial Pit with Figurines of the Qin (221 B.C. ~ 206 B.C.) and the Han (202 B.C. ~ 220 A.D.) Dynasties
汉阳陵动物俑陪葬坑 / The Burial Pit with Pottery Animals of the Yangling Mausoleum of the Han Dynasty
在汉阳陵的从葬坑中发现了近千件动物俑,应当与祭祀有关。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祭祀所用的牺牲,行祭前先饲养于牢,因此这类牺牲称为“牢”。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汉阳陵从葬坑的动物俑品种丰富,有公鸡、母鸡、鲤鱼、狗以及成群结队的牛、羊等,分区分片,成群结队,更多的意味“享用”。总之,汉阳陵动物俑数量之大,种类之多,造型之精美,居全国陵墓陪葬之首位。
彩绘陶狗 / Painted Pottery Dog
汉代(公元前202年 ~ 公元220年)
长30.8cm,宽10cm,高21cm
陕西省汉景帝阳陵出土
陕西省汉阳陵博物馆藏
彩绘陶猪 / Painted Pottery Pig
汉代(公元前202年 ~ 公元220年)
陕西省汉景帝阳陵出土
陕西省汉阳陵博物馆藏
(赞叹一下:这猪太传神了)
彩绘陶绵羊 / Painted Pottery Sheep
汉代(公元前202年 ~ 公元220年)
陕西省汉景帝阳陵出土
陕西省汉阳陵博物馆藏
彩绘陶山羊 / Painted Pottery Goat
汉代(公元前202年 ~ 公元220年)
陕西省汉景帝阳陵出土
陕西省汉阳陵博物馆藏
彩绘陶牛 / Painted Pottery Buffalo
汉代(公元前202年 ~ 公元220年)
陕西省汉景帝阳陵出土
陕西省汉阳陵博物馆藏
彩绘陶马 / Painted Pottery Horse
汉代(公元前202年 ~ 公元220年)
陕西省汉景帝阳陵出土
陕西省汉阳陵博物馆藏
魏晋时期墓葬出土文物 / Cultural Relics Excavated from the Tombs of the Wei (220 A.D. ~ 265 A.D.) and Jin (265 A.D. ~ 420 A.D.) Period
陶鹿尊 / Pottery Zun Pot in the Shape of a Deer
西晋(公元265 ~ 317年)
长33.5cm,宽6.5cm
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区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陶羊尊 / Pottery Zun Pot in the Shape of a Goat
西晋(公元265 ~ 317年)
长38cm,高24cm
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区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玻璃盎 / Glass Vessel
北燕(公元406 ~ 436年)
高4.3cm,口径13cm,壁厚0.2cm
辽宁省北票县冯素弗墓出土
辽宁省博物馆藏
淡绿色玻璃,较透明,气泡明显,表面稍有因侵蚀而形成的贝壳光泽,以吹管法成型,体宽矮,直口向外卷沿,外沿画一周弦纹。腹下采用粘贴法,用玻璃液引出玻璃条粘成圈足,遗留有粘疤痕迹。关于其产地,有国产和舶来品两说。从器物形制看,冯素弗墓的玻璃盎和景县北魏封氏墓所出玻璃碗及各地晋墓所出的铜碗、瓷碗外形类似,推测可能是我国南方烧制。
侈口玻璃杯 / Glass Cup with Trumpet Mouth
北燕(公元406 ~ 436年)
辽宁省北票县冯素弗墓出土
辽宁省博物馆藏
玻璃杯口略残,深绿色,质地纯净,色泽润丽。北票县冯素弗墓共2座,为十六国时期北燕官僚贵族冯素弗和其妻属的墓葬。冯素弗为北燕天王冯跋之弟,官至大司马。墓中出土的物品贵重,品类繁多。
贴金彩绘菩萨立像 / Gilded and Painted Standing Statue of Bodhisattva
北周(公元557 ~ 581年)
陕西省西安市出土
陕西省西安博物院藏
唐代墓葬出土文物 / Cultural Relics Unearthed from the Tombs of the Tang Dynasty (618 A.D.~ 907 A.D.)
天王俑 / Figurine of a Son of Heaven
唐代(公元618 ~ 907年)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紫薇工地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天王俑是唐代新出现的俑种,其造型源自佛教的护法天王,主要用于镇墓辟邪。它富于充沛的力量感,是唐人力量型文化的典型,同时也把中国古代借用自然力和宗教力去表现强者的传统推向了极致。
镇墓兽 / Figurine of a Monster Warding off the Evil in Tombs
唐代(公元618 ~ 907年)
陕西省西安理工大学新校区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粉彩偏髻女立俑 / Standing Female Figurine with Inclined Hair Worn in Bun
唐代(公元618 ~ 907年)
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区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女陶俑的出现突出反映了唐代宫廷生活。唐代是一个女性比较受重视的朝代。这些女俑取材多样,大多塑造的是参加奏乐、起舞、宴饮和狩猎等社交活动的女性形象。
跪拜俑 / Kneeling Figurine
唐代(公元618 ~ 907年)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紫薇工地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彩绘陶舞俑 / Painted Pottery Figurines of Dancers
唐代(公元618 ~ 907年)
湖南省洛阳市邙山徐村出土
河南省洛阳博物馆藏
粉彩披发女立俑 / Female Figurine with Shoulder-length Hair
唐代(公元618 ~ 907年)
高74cm
陕西省蒲城唐惠陵李宪墓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粉彩高髻女立俑 / Female Figurine with Hair Worn in a Bun
唐代(公元618 ~ 907年)
陕西省蒲城唐惠陵李宪墓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粉彩男装女立俑 / Standing Female Figurine in Male's Costume
唐代(公元618 ~ 907年)
陕西省蒲城唐惠陵李宪墓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仕女俑 / Figurine of a Palace Maid
唐代(公元618 ~ 907年)
陕西省西安市出土
陕西省西安博物院藏
彩绘胡商俑 / Painted Pottery Figurine of a Foreign Merchant
唐代(公元618 ~ 907年)
高23cm
河南省洛阳市出土
河南省洛阳博物馆藏
“胡商”主要指来自中亚、西亚和南亚国家的商人,有时也指中国北方和岭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商人。这件彩绘胡商俑高鼻、深目、浓眉、阔口、络腮胡,头戴尖帽,身着翻领右开襟长袍,腰间系带,系一小香囊,左手执壶,肩背行囊。胡商面部表情深沉复杂,生动地表现了那些来往于中国内地的胡商们劳碌奔波于丝绸之路上的形象。这些商人对研究唐朝的经济状况和东西方贸易以及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胡人女俑 / Figurine of a Minority Woman
唐代(公元618 ~ 907年)
河南省洛阳市出土
河南省洛阳市文物工作队藏
彩绘骑马吹奏俑 / Painted Figurines of Musicians Riding Horses and Playing Musical Instruments
唐代(公元618 ~ 907年)
河南省洛阳偃师唐柳凯墓出土
河南省洛阳博物馆藏
三彩胡人牵马俑 / Tricolored Pottery Figurine of a Minority Person Pulling a Horse
唐代(公元618 ~ 907年)
陕西省西安市出土
陕西省西安博物院藏
此俑白色陶胎,面部敷粉画彩,身施黄、绿、白三色釉。深目高鼻,胡人形象。头戴折沿尖顶帽,身穿窄袖长袍,领口外翻,腰后系一包袱,下着裙,足蹬长靴。双手握拳,姿势呈拉缰绳状。马周身以黄釉作为主色调,马首略昂,作肃立状。腰身略长,四腿直立于长方形托板上。这组唐三彩俑造型和谐,神情生动。“胡人”是古代汉人对西北少数民族的称呼,并扩而大之,涵盖中亚、西亚等少数民族与国家。
三彩胡人牵驼俑 / Tricolored Pottery Figurine of a Minority Person Pulling a Camel
唐代(公元618 ~ 907年)
高66cm
河南省洛阳关林出土
河南省洛阳博物馆藏
胡人骑骆驼俑 / Tricolored Pottery Figurine of a Minority People Riding a Camel
唐代(公元618 ~ 907年)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出土
陕西省西安博物院藏
蓝釉驮骡 / Blue Glazed Pottery Figurine of a Mule
唐代(公元618 ~ 907年)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西安制药厂出土
陕西省西安博物院藏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