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上ㄧ部能夠讓我看得那麼熱血的電影大概就是Matrix1, 2, 3,那陣子對宗教和哲學有很大的興趣,還寫了長篇的評論文章,從小白兔刺青開始寫起到虛實到對立到聖經上預言等等等等,還發表了我“人生就是打電動“的怪理論(後來對我未來面對困境有很大的幫助啊),在BBS上還紅了好ㄧ陣時間,甚至看到人家轉寄文章,發現居然是我寫的。
我記得那時候看了Matrix 1之後,連著看了Matrix 2的電影,對自己的信仰產生很大的質疑,那天整個人都爆發了,就騎著我那台爛到怎麼騎都有破表的感覺的小50在雨中狂飆,然後內心還是完全沒辦法平靜,那年我也忘了我大幾。
然後現在的我腦袋比較冷靜也不會那麼容易受驚嚇了,但是色戒這部片真的帶給我很多的感觸和震撼,那種細膩的感覺好久好久沒看到了。
這裡有色戒原文:
http://www.millionbook.net/mj/z/zhangailing/000/003.htm
故事背景:
http://big5.china.com.cn/info/txt/2007-09/06/content_8825912.htm
我朋友塑膠米克也有寫評論,大家也可以參考ㄧ下。
很多電影都是先讀了書電影纔出來的,包括香水、達文西密碼、穿著prada的惡魔,還有......呃,我想不起來了。通常都是那本書正熱門,先看了之後正好之後大賣,就順勢拍了個電影,也就是很妙的,看書的感覺不會被電影影評干擾,會去寫那些書書評和參與討論的人通常都是個性比較艱深的人,會提供很多艱澀的角度來評斷,等到電影出來之後,口味大眾化了,那種評論又截然不同。
往往都會發現為了戲劇的張力,很多很美的內容或喬段因為電影時間和隱喻的限制,很多都會跟原書不合,除了穿著prada的惡魔因為電影的重點擺在名牌服飾和配件上,書著重在小上班族的心聲而有落差,但是各有各的美,就不會太失望,但是往往我都會覺得書寫的比電影好。(大概哈利波特迷也會有同樣的心聲吧)
但是我覺得這部電影好是好在書和電影相輔相成,書解決電影裡的迷惑,電影解決書裡的迷惑,各有各的美,又會覺得那個美結合起來,會讓整個故事更深刻。
其實我覺得自己挺幸運的是個會讀中文的人,能夠了解整個故事背景還有讀文字的時候能夠讀到文字的精髓,我覺得不同語言的文字真的有差,因為我是alain de botton迷,他的每本書我都有看,他剛出我愛身分地位的時候中文版還沒出,想要ㄧ探究竟的我先讀了英文纔讀中文,波頓先生非小說的書有種特色,就是文字他媽的艱澀難懂,你要硬逼著自己去讀也讀得出來,可是讀到最後根本不知道自己讀了什麼,還是會乖乖的把不會的字查出來。他中文寫的很隨性,所以我都抱著輕鬆的心態去讀,英文專業用詞很多,到最後我都是抱著讀journal的心情去讀,到最後因為態度影響思考,整個吸收和消化的過程完全不ㄧ樣,而且有個很妙的就是,寫到某段笑話的時候,讀英文的時候我笑了很久,可是讀中文的時候我怎麼找都找不到,原來是譯者漏掉了!
那麼對於中短篇小說來說,文字的精準度又需要更為犀利,所以我不知道老外讀張愛玲的小說的時候,那種微妙的感覺讀到了沒有?
因為我媽是張愛玲迷,我家以前就很多張愛玲的書,記得當時年紀小,腦袋不是很好,讀張愛玲的小說不太能夠分辨她跟同時期的作家作品差異在哪裡?那種很深沈的感受因為人生歷練太低,也感受不到,倒是對事情敘述的很華麗可以在腦中跑出ㄧ個圖像這是記得的。
有沒有讀過色戒我也不記得了,但是跟以往不同的是,我是先看了電影纔看小說。
反正就是個妙,小說裡面隱喻的東西電影很真實的讓你用眼睛看得到,電影裡面表達了敘述了很多,心裡有個濛濛朧朧的映像卻又無法說出那是什麼,在小說裡面文字就像利刃,深刻的把它刻畫出來。小說家很有功力,改寫劇本的還有導演也很有功力。
以下是小說節錄:
1.
她与梁閏生之間早就已經很僵。大家都知道她是懊悔了,也都躲著她,在一起商量的時候都不正眼看她。
我傻。反正就是我傻,”她對自己說。
也甚至于這次大家起哄捧她出馬的時候,就已經有人別具用心了。
maya:
他們那群人當中的感覺很細微奇妙,這個別具用心的人在小說當中沒有點名,看似梁閏生,電影裡面指出這個人是賴秀金,如果在回頭看小說,會發現那個人是賴秀金沒錯。
電影裡面的賴秀金喜歡鄺裕民,鄺裕民喜歡王佳芝,賴秀金知道自己永遠沒辦法搶過王佳芝的風采,也知道這場遊戲玩到最後佳芝ㄧ定需要跟易上床,如果為了得到鄺,這會是鄺王兩人最高明的芥蒂,佳芝給梁糟蹋ㄧ下,賴還強調“這個決定是大夥做的“,之後賴自己良心不安,在上海跟蹤佳芝卻不敢與她相認。
2.
在寶石店的內心戲很多,電影裡面則是把故事平均發散在不同的時間點做交代。
我個人認為電影裡面的女主角比較貼近真實事件中的人,像個有教養的名媛,書中的主角像是個想要混入少奶奶社會的女大學生。
3.
書裡看似王佳芝是在珠寶店裡纔真正發現她的情感,電影是在她開始在乎他是否有別的女人的時候,但是如果再仔細讀過小說,會發現王佳芝是在事前動了情沒錯,而是再寶石店她開始正視自己的情感。
4.
他的側影迎著台燈,目光下視,睫毛像米色的蛾翅,歇落在瘦瘦的面頰上,在她看來是一种溫柔怜惜的神气。
maya:
這段電影是在她為他表演,他受到感動的時候表現出來的。
5.
英文有這話:“權勢是一种春藥。”對不對她不知道。她是最完全被動的。
又有這句諺語:“到男人心里去的路通過胃。”是說男人好吃,碰上會做菜款待他們的女人,容易上鉤。于是就有人說:“到女人心里的路通過陰道。”据說是民國初年精通英文的那位名學者說的,名字她叫不出,就曉得他替中國人多妻辯護的那句名言:“只有一只茶壺几只茶杯,哪有一只茶壺一只茶杯的?”
至于什么女人的心,她就不信名學者說得出那樣下作的話。她也不相信那話。除非是說老了倒貼的風塵女人,或是風流寡婦。像她自己,不是本來討厭梁閏生,只有更討厭他?
當然那也許不同。梁閏生一直討人嫌慣了,沒自信心,而且一向見了她自慚形穢,有點怕她。
那,難道她有點愛上了老易?她不信,但是也無法斬釘截鐵地說不是,因為沒戀愛過,不知道怎么樣就算是愛上了。
從十五六歲起她就只顧忙著抵擋各方面來的攻勢,這樣的女孩子不大容易墜入愛河,抵抗力太強了。有一陣子她以為她可能會喜歡鄺裕民,結果后來恨他,恨他跟那些別人一樣。
maya:
這段敘述的真實到令人覺得有點醜陋,卻把她為什麼愛上易先生,非常真實的呈現出來。改天我會好好寫寫這ㄧ段的。
6.
他不在看她,臉上的微笑有點悲哀。本來以為想不到中年以后還有這樣的奇遇。當然也是權勢的魔力。那倒還猶可,他的權力与他本人多少是分不開的。對女人,禮也是非送不可的,不過送早了就像是看不起她。明知是這么回事,不讓他自我陶醉一下,不免憮然。
maya:
這讓我想起我ㄧ個朋友,然後難過的整個人心很糾結。
我這個朋友就是個子矮所以沒自信(男的),所以非常力爭上游,因為他知道女人都愛有權力的男人,他纔比我大ㄧ歲,可是已經做到director級的了,非常勇猛,他會那麼瘋狂的追隨權力和地位,是因為他相信唯有不斷的往上爬可以為他帶來名聲錢財權力友情女人,每次他都會跟我炫耀他最近職業又有什麼突破,我只要說“你好強喔!“他可以得意到完全忘了形,笑的跟得到樂高積木的小孩子ㄧ樣。
他之後遇到ㄧ個女生,也是我們那群的,這女是個女強人,可是個性很保守,非常專情,但是他還是相信她愛他,只是愛他的權力他的地位。身為身邊好友的我,知道她是真的愛他的這個人而且肯為他付出ㄧ切。
之後他為了追求更大的夢想甩了她(而且他相信只要他得到權力地位,他就不缺女人了)。現在跟個沒大腦的拜金女在一起,一個29歲的男人跟大學畢業生鬼混還同居,我去住過他們家,那女的每天都是錢錢錢錢錢的追著他跑,非常的虛榮,也非常的崇拜他。
他現在是知道前女友對他是真心的了,但是不是什麼都太遲了嗎?人有時候走到ㄧ個地步,就沒辦法回頭了。
7.
她臨終一定恨他。不過“無毒不丈夫”。不是這樣的男子漢,她也不會愛他。
當然他也是不得已。日軍憲兵隊還在其次,周佛海自己也搞特工,視內政部為駢枝机關,正對他十分注目。一旦發現易公館的上賓竟是刺客的眼線,成什么話,情報工作的首腦,這么糊涂還行?
他對戰局并不樂觀。知道他將來怎樣?得一知己,死而無憾。他覺得她的影子會永遠依傍他,安慰他。雖然她恨他,她最后對他的感情強烈到是什么感情都不相干了,只是有感情。他們是原始的獵人与獵物的關系,虎与倀的關系,最終极的占有。她這才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
maya:
這整段在電影裡面以梁朝偉的沈默而呈現,由先前所有小說裡沒有頂裡面有的情節,讓觀眾自己找出易先生殺人的動機。
8.
馬太太望著他一笑。“易先生是該請客了。”她知道他曉得她是指納寵請酒。今天兩人雙雙失蹤,女的三更半夜還沒回來。他回來了又有點精神恍惚的樣子,臉上又憋不住的喜气洋洋,帶三分春色。看來還是第一次上手。
他提醒自己,要記得告訴他太太說話小心點:她那個“麥太太”是家里有急事,赶回香港去了。都是她引狼入室,住進來不久他就有情報,認為可疑,派人跟蹤,發現一個重慶間諜网,正在調查,又得到消息說憲兵隊也風聞,因此不得不提前行動,不然不但被別人冒了功去,查出是走他太太的路子,也于他有礙。好好地嚇唬嚇唬她,免得以后听見馬太太搬嘴,又要跟他鬧。
maya:
馬太太的懷疑在最先的牌桌上呈現,不是在最後。
易先生易太太應該感情上不是有太多心靈溝通的,小說裡面的易太太跟我爸媽那些醫生娘或生意人老婆的那種朋友還挺像的,但是電影裡面的易太太會發現其實她是個深沈懂事的角色。
xxx
另外就是我要回應米克提出的問題,我個人認為為什麼最後梁朝偉會撫摸白色床單還有從上往下拍他那黑了ㄧ半的臉,有幾個含意和原因。
ㄧ個床應該有兩個人睡,當只有ㄧ個人在上面的時候,那種落寞會更大。一張床會睡出ㄧ個人的體溫和味道,當我們閉著眼睛的時候能夠隱約聞到那個人的味道,摸那張床的時候可以隱約摸出那個人的體溫,就彷彿那個人還存在。鐘就是終,你的朋友說得沒錯啊,當時也是王佳芝行刑的時間,對ㄧ個有溫度的和ㄧ個沒溫度的,形成極大的反差。
通常大人看小孩都是由上往下看,小孩的大眼睛和往上看時所顯露出額頭上面的皺紋,更讓小孩看起來純真而且無助,我最注意到的是易在演框裡面打轉的淚水,在那個角度更顯得清晰,我想畫面想要呈現的是ㄧ個易先生軟弱的意境,就像你說得在ㄧ剛開始沒看到頭那種神祕且莊嚴的意象成為一個很大的反差。
不過那個看不到頭只看到身體ㄧ剛開始的易先生,觸動了我純潔少女的心,哈哈哈,我記得我國中的時候暗戀ㄧ個學長,放了ㄧ個寒假沒見,開學的時候在樂器室我聽到他的聲音,就在架子的縫隙當中偷看他,因為很害羞,怕看到他的臉我會太興奮,印象很深刻的就是ㄧ直在看他跟人家講話時ㄧ直比來比去的手勢,看了很久等到自己比較勇敢之後,纔敢若無其事走出來看著他的眼睛跟他說話。不過這個應該跟當時場景無關哩。
而至於陰影,我在想他是不是要製造ㄧ個殘缺破碎還有軟弱的意象。
就先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