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到了大四進入實驗室進行專題研究,接受很多專業的訓練下,遇見了改變的契機。當時台大化學系的鄭淑芬教授讓我去台大化工系萬本儒教授的實驗室,進行奈米金對一氧化碳氧化的觸媒製作實驗牙痛原因。
我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進行這個實驗,耗費了不知多少的昂貴藥品,然而沒有一次的結果是成功的!為此,我感到非常挫敗,在離開實驗室之前,我向萬教授道別並歉疚的說:「對不起,做了這麼多次實驗、浪費了這麼多藥品,但是都沒有成果種牙推介。」
萬老師當天的回應讓我至今回想起來仍印象深刻。他說:
「為什麼你會說『沒有成果』呢?你做的那些失敗的結果,對我們來說都是很珍貴的,這代表我們不需要再重複一次你的設定,因為你已經告訴我們那不會成功,所以可以排除、另外想別的設定。」
現在回想起來,這段話對我來說意義極其重大,因為它打破了我十幾年來學習科學時,以為「題目就是要算對,實驗就是要做出正確答案才有價值」的思考習慣與價值觀。是啊,我過去從沒想過原來「失敗是有價值的」。
然而被升學制度制約已久的我,當時並沒有戲劇性的就此幡然醒悟,並狠狠的敲掉「迅速找到正確答案」的慣性,回轉到孩提時那個樂於嘗試、無畏失敗的自己超聲波掃描。
直到我當老師的這十幾年歲月中,萬老師的話才慢慢發酵,不斷的跳出來提醒我:應該讓學生在課堂裡有機會學習「怎麼失敗」。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