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8-07 14:07:59| 人氣39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瀑布上的房子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在誠品看到這本書《瀑布上的房子》,馬上就牽動出購買的慾望。儘管我四月才剛從美國扛回三大本圖文並茂的萊特作品集,儘管一旁的雪倫不停提醒我,不是快沒錢了嗎?

對於萊特,對於這座瀑布上的房子(Fallingwater),我,實在有著太多情緒,有話要說……

這本書的作者成寒當年就讀於ASU,大學時代就在甘米居音樂廳裡,在萊特設計的建築中,度過一段她的青春歲月。誠如她在書中所言,「我不是學建築的,但萊特開啟了我認識建築世界的一扇窗,也從此豐富了我旅行的內容;旅行,除了風景,建築其實也占了一大部分……」

因為地利之便,她從萊特晚年的作品開始,一步一個腳印的在全美各地追逐大師遺留下來的痕跡。而我,一樣完全不懂建築,卻是因為在中西部念書的地利之便,一開始接觸的便是萊特發跡和早年的作品。完全不同的方向,但歸結出的,仍是萊特。

萊特,Frank Lloyd Wright, 也許不像貝聿銘在一般台灣人心中那麼響亮的大名,可他對美國人和美國建築史而言,卻相當於一座民族英雄般的里程碑。

在萊特的Prairie Houses(草原住宅)系列灑落在中西部各州之前,即使已獨立建國逾百年的美國,各鄉鎮裡觸目可見的大多仍是來自原殖民地的維多利亞式建築,但是強調建築呈垂直水平線條沒有弧度的草原住宅,卻和一片平坦的中西部地形相互輝應,重新改造了那一地區的景觀風貌。萊特開啟了一個新的紀元,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裡,你可以見到屬於現代美國的那個展館中,專門為他闢了一個空間,而這也顯示出萊特在美國建築史上的地位。

其實,大師的地位於我何涉呢?要不是有他「有機建築」的理念,將自然與建築融合為一,否則即使如我這建築門外漢,對他再多的豐功偉業也不屑一顧。也正是因為他能擺脫傳統形式的束縛,自創新的建築語彙,才得以創造出草原住宅,創造出被世人譏為怪物的紐約古根漢美術館,創造出被喻為廿世紀美國十大築之首的落水山莊(Fallingwater),創造出他之所以成為大師的地位風範。

真正進入這位大師的殿堂開始接觸,是參觀他位於芝加哥Oak Park的故居兼Studio。我一共去過三次,在不同的解說員帶領下,聽過三場關於他生平、發跡等相關解說。可我的英文聽力並沒有好到足以完全消化,尤其中間一大段有關他的緋聞逸事及據說頗引人非議的私德部分,我實在沒有興趣了解。但是屋內極為東方風味,尤其是日式的佈置,讓人印象深刻。而他八角形的書房內,簡單明瞭的書架與工作桌的線條卻將暖氣和煙囪設備巧妙隱藏住的設計,在解說員的提點下換來的是我們忍不住的一聲:哇!

Oak Park附近一系列的草原住宅因為是私人所有,平常無法讓人進入參觀,只能從外面偷偷欣賞,不過Unity Temple倒是值得花點時間進去了解一下萊特所謂的「讓建築自己說話就夠了」。芝加哥週邊還有很豐富的萊特遺跡,像是芝大旁的Robie House,在萊特的作品中,這個算是早期就能讓他在彩繪玻璃上盡情揮灑的代表。

如果不捨近求遠,在我的宿舍附近就有萊特的作品。他曾為近十位MSU的教授設計住宅,就散落在我們每週必定得去採買日常用品的Meijer所在的Okemos,也就是Chingsen學長他們學英文的那位老教授家附近。後來我查閱萊特的作品集才知道,非常注重和客戶溝通的萊特,當年應這群教授所求,在經費有所限制而教授們又希望有個獨立的研究空間的情況下,特別在室內設計時不以一般的隔間阻斷,反而藉由線條和動線安排,在同一個大空間中區隔出起居室、書房和其他。

中西部之外萊特,我只有在旅行至紐約時,特別去朝聖了一番,至於晚期他最大的大本營Arizona則一無知。其他的應該算是電影上的萊特了,像是Rush Hour, Twin Peaks, MIB, 閃靈殺手、黑雨、終極警探等等,銀幕裡的萊特大多是晚期的作品,他不再強調中西部草原的垂直水平線條,反而重視圓弧外形、像馬雅古文明或未來科幻風格之類的設計了。

覺得很奇怪嗎?我一直沒有提到他最富盛名的作品──Fallingwater,世上最漂亮的私人住宅。唉!這座瀑布上的房子,我們說了好久好久卻始終無法成行。從密西根開車到賓州能有多遠呢?不只一次,我為此抱憾自己不會開車。而未能親自造訪Fallingwater和瞻仰那種「人在屋中坐,瀑布穿堂過」的美景,或許也是我那兩年留學生活最大的遺憾之一。

註:Fallingwater已於2001年11月起全面關閉整修。想看萊特的原始設計,只剩文獻資料而已了。(photo即為Fallingwater的陰刻圖)

Reference:
Fallingwater的官方網站
http://www.wpconline.org/fallingwaterhome.htm

公共電視台的萊特專輯
http://www.pbs.org/flw/

萊特基金會
http://www.wrightplus.org/


台長: 33
人氣(396)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戲劇/閱讀/展覽 |
此分類下一篇:消失的群像
此分類上一篇:我即生命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