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玩交友網站?每當新聞出現這樣的話題,內容一定就是某個小朋友又在線上交到壞朋友,被騙財騙色,被引誘犯罪,然後要逃家、休學、甚至自殺…結論就是,小朋友不要迷網路。然後,我們雖不會明說「大人也不要迷網路」,但大家對網路的印象脫不了「讓人愈來愈宅」,甚至說,就是因為有網路,這世界上才有宅男、宅女?
上周,MSN專欄卻出現另一個驚豔的新結論──沉迷網路,竟能對一個人,產生了極佳的正面助益,並且暗示,這正面助益好大,因此父母應該開始讓孩子玩網路。
因為,網路能讓「人際能力」改善,尤其是對害羞的小朋友,助益最大!
心理學家稱網路上交友的方式為「鬆綁效應」(disinhibition effect)。「鬆綁效應」就是在說,網路由於看不到人、不認識人、大家平等、一切都像在遊戲,因此人們在線上真的可以將自己完完全全的「鬆綁」,一些在實際世界很害羞或有社交閉鎖症的,可以輕意的在線上「變成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人」,說一些平常說不出口的話,和其他人產生實際上做不到的互動。這些宅男宅女在網路上一陣「鬆綁自我」以後,信心大增,最大的收穫不是成為「線上人氣王」,而是回到實際的世界變成「線下人氣王」!
這才讓我們驚醒,原來,這十年來,網路靜靜的改變了許多人,尤其是害羞的人。
不是嗎?
她提的數字,像海浪般層層的疊過來,簡單的道理,卻是我們從沒思考走過的邏輯。她引用的實例都是小朋友,小朋友從中學到大學,對他而言是很長的時間,對大人而言不過就是短短5年內的事情,但這五年對於網路研究者而言,已經看出了網路對一個人社交能力的巨大影響。譬如有個12歲的小女孩Jessica就說,她小學時是個非常害羞的小女生,在學校獨來獨往,不敢交朋友。自從來到MySpace與好幾位陌生人結成朋友,現在在學校也比較能交友了。他們自信來源很簡單──假如能在線上做到,線下也可以!
有趣的是,這位專欄作家從頭到尾其實都是以MySpace為例,直攻「parenting MySpaer」這個領域。它引用一連串最近的研究顯示,高達55%的小朋友在網路上與陌生人對話,但她說,父母怕什麼!據最新加州州大心理學對482位青少年作研究,只有12%真的曾經與陌生人「見面」,而且,高達70%的小朋友「正大光明」,並不怕父母跑來看他們的個人首頁以及他們在上面與陌生人的對話,有些小朋友,甚至將父母的MySpace檔案也加入他們的「朋友名單」。不過,父母這邊卻對兒女的狀況很不熟悉,有高達三分之一的父母,從來沒看過兒女的MySpace個人首頁,剩下的有75%只有一個月看一次。我認為,顯然這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父母的問題。
這件事,暫時無法在大人的世界裡被顯示出來,在網路上的大大們,很少願意承認或許以前是害羞的、交友困難的。不過這一個簡單的結論,我覺得可視作一個很大、很有意義的創業機會,這機會分成兩邊:
第一,用網路來教害羞小孩:大家都想在亞洲做出一個Facebook,卻沒人想在亞洲做MySpace。目前90%以上的大學生有Facebook帳號,但人家MySpace專攻更年輕族群,據同文章, 12~17歲的初中高中生之中,竟有高達80%每周都會上一次MySpace。怎麼沒人在亞洲做出一個本土的MySpace?至少做一個「幫害羞孩子走出來的MySpace?」?
第二,用網路來教害羞大人:這點很深遠,大人們現在若可以開部落格的可能都來開了,剩下還好一大半,不覺得自己會寫作,也對3C沒興趣,對電腦不熟,現在家裡還在用Pentium III,假如他們沒有想在網路上把妹釣魚,或者成天只把實體做不到的轉到網路上來發洩,他們就永遠得不到那些好處,永遠想不到,網路這個負面的地方竟有如此正面的效果。
將「鬆綁效應」推廣到所有需要「鬆綁」的人身上,他們會開始愛網路,網路也會改變他們,挖夠了33歲的白領上班族的網路創業家,可開始想想如何讓網路解脫8歲兒童,想想網路如何解脫53歲的中年人?做出來以後,有人自然會將你的站帶到他們面前。
轉載自Mr.6
文章定位:
人氣(189) | 回應(1)|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