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4-09 10:58:27| 人氣5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一帖催淚劑的必要性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懷疑,除了矯情的鄉土劇演員和失戀的癡男怨女外,還有多少人明白眼淚的價值;在ADSL寬頻下成長的孩子會不會除了符號外,都以為流淚是個虛擬的動詞。我是個扛著"男兒有淚不輕彈"十字架長大的半中古化青年,我也能行雲流水般地揮灑出一整篇嚴斥流淚是怯懦表現之類的刻板論述;但是,我內心理性與感性的博奕對峙與角力拉扯下,我赫然發現,流淚有其正面意義與功能性目的,且不論主被動,因此,適時地催淚自然具備其必要性,或許我們都長期被僵化教育地認為,流淚和太多負面情緒劃上等號,可是當你仔細省視自身的感官變化,你或許會發現,長此以往的以為竟是誤會一場。
常常一場話劇彩排般刻意催化出的流淚儀式,卻能讓我生理與心裡都獲得意想不到的解脫,甚至有更積極減壓與調節平衡的作用;或許藉助戲劇、或許利用音樂;可能在文本的字裡行間、也可能於特定時空氛圍下,我不覺得自己是個愛哭的人,但或許是太多人將哭和流淚過分正相關串聯,不過我的確習慣流淚,計劃性或週期性地享受之前的準備工作,和之後伴隨的暢快淋漓。
你或許很難相信,像我這般的六年級男子,催淚的秘笈會是梁祝的黃梅調錄影帶(凌波與樂蒂的版本),尤其是樓台會的橋段,每每讓我無法自抑,我也不曉得為何如此陳腐的劇情會觸動我的淚腺,但是我省下分析的功夫,只是去融入,無論是氣血窒礙的夜,空間狹隘的單人套房;或是觀眾扶老攜幼,磨頂放踵的是外蚊子電影院,我是一次次地涕泗縱橫,尷尬嗎?當然難免,但是,我更擔心如果有一天我遺忘了流淚的滋味,那種像是被離棄似的悲涼與無助,因此,我必須不斷反覆練習。
人如果要真正認識自己,便不應不熟悉各種身體與心靈的感覺,甚至應該進而運用各類感官反應去滿足功能化效益;有人說:每天三大笑,大病小病都避掉。我倒覺得流淚時不但能整理紊亂心緒、促進氣血循環、調整呼吸,更重要的是能讓你和自己的心意更貼近,聆聽到靈魂深處的音頻。
找一帖催淚劑訓練自己流淚其實很經濟實惠,喚醒自己沉睡已久的感受敏銳度與蟄伏多年對身體與生命的漠然,還是懷疑,無妨,至少你開始思考並試著了解,別人的模式或一直以為理所當然的規則到底適不適合你。


台長: Desmon
人氣(5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