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6-22 16:56:23| 人氣7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如何移動富士山】の讀後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基本上這本書宣傳與趣味的效果大於實際運用,

如果有求職者從工具書的角度,想試圖從中習得

擠身知名企業的<技巧>,那他肯定要失望的,

因為事實上,書中所提供的東西很難改變一個

思考僵化、缺乏創意者,讓他能馬上脫胎換骨,

因此,單純複製某一種行為是極危險的,

如果沒有從邏輯與思考模式上重新調整起,

那將跟死背考古題沒什麼兩樣,而實際上,

重複出題的機率是不高的,況且書中提供的解題

參考很多地方其實也十分牽強或謬誤,是得小心被誤導的。

書中提供了微軟等大企業的面試考題,不過,

說真的,我並不認為真的有任何實質效果。

不過如果從企業執行面的切點來看待,

配合上今週刊四月份的資料,我們倒也不難彙整出

一些心得,或者說是一些提醒,而這些要點的確對招募執行面有若干助益:

一、單純拷貝其他企業的招募模組是不智的:
1.缺乏自身的文化特質與核心價值
2.本身的招募人員不見得有能力善加操作執行、解讀分析或運用
3.企業本身是否具備足夠吸引力讓應徵者接受複雜或繁瑣的測試?
4.即便嚴格的篩選出優秀人才,企業能否提供對等的誘因?

二、尋找最適合的人才而不見得是最優秀的人才

三、創意招募的公關特色與實際效果應該仔細區別


四、完整且符合需求的考選方案
1.基礎流程
2.不同職類職缺應有所區別
3.從招募到任用的合理性與效率
4.HR的角色定位

五、測驗或面試都只是招募程序當中的一個環節

六、千萬別說謊
1.修飾、拒絕或迴避
2.一致性的版本
3.神情、態度與語氣

七、第一印象的影響(先入為主V.S.公正客觀)
1.小心歧視的言論與觀點
2.留意資料細節與關聯性
3.善用電話過濾
4.專業簡報與個案分析有其效果

八、「聰明就像美,其定義無限廣」的盲點

九、「除了IQ,什麼都不重要」的迷思


十、如何從「做過什麼」看出「能做什麼」

最後,我要提醒大家對書中在很多測驗論點延革上,

所提供的證據與論述是偏頗的,小心被誤導哦!

台長: Desmon
人氣(7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