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野軼事十年燈 李天葆
看《武俠》之前的掙扎,是執著於配音問題——一直聽說此間上映的是粵語版,後來發現此版竟然也算是處理“妥當”,金城武口操的雖非四川話,但也屬於自身親自配音,有趣的是一般人是粵語聲道,而所謂窮凶極惡的七十二地煞都是普通話聲道,縱使像惠英紅角色,相信也是配音的——這種安排倒是饒有趣味,陳可辛在聲音版本中做點手腳文章,可能另有寓意,也頗有心思;至少像我這種堅持觀賞原音的觀眾,暫時平息了怒火,不再耿耿於懷。
所謂“武俠”之名,類型卻未必屬性武俠——看了自有分曉,如徐百九這人物自可窺探一二了,他的旁白一如王家衛電影人物,絮絮叨叨,將內心剖析開來,自有一種略微睿智的幽默感,然後又分化另一個自我在暗處,冷冷觀察自己, 不是精神分裂病患者,但肯定是自我鬥爭強烈,等於某種程度左手打右手,用醫理穴道分析周遭,刻意理智的壓抑感性。其實類似人物並非特別,只不過安插在武俠電影裡算是試驗性,而金城武一身造型,很是儒雅中帶著喜感,尤其處處印證謎樣的甄子丹功夫底細,如何下手,如何吐納氣息,拍攝等於是偵探劇的手法,幾乎懷疑是精致版的今田一;怎樣的“案件重演”,巨細靡遺,血水飛濺,牙齒脫落,都不曾放過。一般期待招式百出的看官想必願望落空,這是個參雜了其他元素的正劇,不是復制看慣的江湖武林,而是多了一份人性懺悔的參照。
殺害人命的殺手逃離過往,重新再生,自尋常人生裡隱姓埋名——這種故事也絕非稀罕。導演在描述民風人情自有一套,宗祠長老,百姓對於不滿之事都一致采用唱衰開來,以歌嘲諷,口伐宣泄,又或幾歲子弟穿衣俗例,舉行儀式,一切一絲不苟,並非虛擬架空,這正與後段地煞兄弟知悉唐龍喪命,不禁高亢呼嘯招魂,北方西夏族是否如何,似不可考,但豪邁悲情與村落風俗遙遙對照。湯唯飾演的再嫁村婦,有新意,但也不脫溫婉凄哀,惠英紅半途殺出,狠勁十足,可惜跳入江流,後半段交由王羽接力——廉頗老矣,不過陰森凶狠力道很夠,非常符合地煞教主頭銜,一時慈眉善目,一時殺機頓現,雷霆萬鈞。甄子丹角色收斂而悲辛,演得層次分明,絕不是一介武夫,當然就是內藏心事,背負一段故事的滄桑男人,武俠不武俠,仿佛離得很遠,只是道出萬物因緣有因有由,血案斬殺,千絲萬縷都有牽扯,無形中皆是同謀者——這跟一般的俠骨柔腸、兒女情仇有別,充其量是一段村野軼事,刻畫得讓人深省,還沒到武俠故事的核心。可是就屬一新耳目的新類型,新風格,有點像推理小說加司馬中原的意思。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