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過後,你會在哪裡?」
人人每日忙碌上班或上學過自己的生活,所謂環保的議題,不過是
電視偶爾掠過的不起眼新聞,氣候的異常變化如果與自己生活無關,
而且是發生在外國,那更沒有什麼好去注意的,只不過就是天氣有點
怪而已。
所以關於我們是否生活在一個生態逐漸改變的地球?或者我們是不
是已經過於強烈殘害自己的居住生態?而且讓自然環境已經忍無可忍?
全球暖化問題到底是什麼?溫室效應是否一直在產生? 好像都離我們
太遠了,我們自然的忽略這些問題,反正自己切身生活的問題比這些
重要而且煩人許多,其實哪裡有這個閒功夫去管。
於是看到「明天過後」之後,我不由自主的想起這些問題,並且揣
測是否導演要觀眾們思考人與生活環境,與我們居住這個地球之間的
關係。
當然片中除了突顯自然氣候的變化成為浩劫時,人類是如此的無力
與渺小之外,導演還是以浩劫做為背景,而人做為主軸的故事,並且
表達了人在面對災難危險時,還是會有能夠應付變化的機智產生,以
及顯現出不顧自身安危幫助他人的人性光明面,當然還有親情與承諾
的可貴。雖然說還是不免小小灑些狗血,但是感覺不會太過份。
當中比較爭議性的是因為片中美國遭受災難重創,反而要求助於平
時瞧不起的第三世界,算是削了平時自視甚高的老美一頓,或許也讓
反美的國家或人士都感覺大快人心吧。
有人認為這部片有些虎頭蛇尾,沒有將這災難做個交代,不過我在
想這樣的災難要如何結束? 除了上帝怎麼會有誰有能力對這樣的災難
去做個終結? 導演真的也沒有答案吧,至少他想要表達而且最重要突
顯的主題,是要警覺災難的預防和對生態的重視;這樣的意念已經能
夠傳達就夠了。
在看此片的時候,有一幕是男主角和他太太以電話告別要出發去找
他兒子,當時心裡為那位太太感到實在幾近流淚的悲傷,因為他太太
除了要承擔失去兒子的可能,還要面對丈夫也有可能失去的哀慟,自
己也感受到那種沈重悲傷的心情,不知不覺已經流下淚來。
文章定位: